背景
和當時多災多難的國運一樣,成豐麵粉廠的發展遠非一帆風順。1924年,成豐再度增資擴建時,由於擴張太快,加上當時京津市場洋粉充斥,資金周轉一度失靈。同行趁機攻訐傾軋,到處傳揚著“成豐虧賠不堪”、“成豐已有危機”的流言,各銀行錢莊紛紛收回貸款,使成豐麵粉廠陷入了一場危機。苗杏村與苗星垣遂讓股東車百聞出面,向時任東萊銀行濟南分行經理的於耀西求助,於耀西以個人名義投資2萬元,東萊銀行給予信用貸款200萬元,使成豐麵粉廠渡過了難關——成豐麵粉廠則讓於耀西和苗杏村共同擔任董事長。
1929年,於耀西因“奸案”獄被免去銀行經理職務,但此時成豐麵粉廠已經羽翼豐滿,董事會進行了“改選”,撤銷了於的董事長職務。後於耀西無罪釋放但雙方關係已僵,於就把個人投資全部抽出。——就在麵粉廠蒸蒸日上之際,苗氏兄弟卻分手了。1932年,苗杏村租賃民安麵粉廠組建了成記麵粉廠,後出資53萬元買下了全部資產。苗杏村任董事長,其侄子苗蘭亭任經理。
戰爭時期
自成豐麵粉廠創辦到“七·七事變”前的十幾年,成豐麵粉廠成為當時濟南產量最高的麵粉廠,也是苗家在工業領域獲得大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1937年12月27日,日軍鐵蹄踏進濟南。1938年1月3日,成豐麵粉廠被日軍“軍管”,1942年又被迫與日商合辦,改名為東亞麵粉廠,由苗星垣任中方副經理。現在仍殘存在成豐廠房大樓上的菊花標誌就是當時日本鬼子占領時的有力印記。
1945年抗戰勝利後,東亞麵粉廠由國民政府山東田賦糧食管理處接管,1947年8月才將麵粉廠還給苗星垣,他以接收大員的名義接收了東亞麵粉廠,並恢復原成豐麵粉廠名稱。1948年9月濟南解放期間,成豐麵粉廠制粉樓被國民黨軍蓄意燒毀,全套設備化為灰燼。濟南解放前夕,苗星垣等人將資金及機器外調,直到解放以後才將鋼磨及設備調回。1949年12月15日,成豐麵粉廠重新開機生產,他仍任經理,1958年,他在濟南病故。
新中國成立後,成豐麵粉廠於1954年5月率先參加公私合營,而後成了國營企業,上世紀90年初停產。
成豐麵粉廠建成以後,由苗家出資鋪設了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命名為“成豐街”,沿用至今。成豐麵粉廠就位於這條街的25號。其舊址占地面積達15000多平方米,其中制粉樓、庫房、電工室、煙囪等都建於1922年前後,經歷了90年的風雨滄桑,見證了泉城一個世紀的變化。
文物現狀
廠區南端的辦公樓主體平面呈“凹”字形,具有巴洛克風格,由於使用了特殊材料,在室內說話室外的人聽不到,但室外有人說話室內則聽得很清楚。內有一個寬度達1.5米的大型保險柜,需四個人分別拿鑰匙從四個角上同時開啟才能打開,保險柜的一半砌在牆中,這說明早在設計時,就已考慮到保險柜的因素,屬於一體化設計和施工。
南倉庫和西倉庫都是單層木屋架形式,以石牆為基,以磚牆為體。其南、北山牆是建築裝飾的重點部位,曲線形的山尖和牆飾線腳都反映出建築裝飾的巴洛克風格的影響。電工車間山牆同樣表現出了巴洛克風格的傾向。雖已停產多年且牆殘壁斷,但成豐廠作為濟南現代意義上真正的工業啟蒙,開創了生產“機制麵粉”的先河,為省城工業發展和商業文明留下了異常精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