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存的有關金石、史料準確記載,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佛教即傳入成縣。《元一統志》載:“成州大雲寺殿後崖壁上有刻字,云:漢永平十二年重修,寺主廣昌記。又閣崖上刻字云:梁大同九年。”宋王象之在《輿地碑記目》中云:“大雲寺在風凰山上,去州七里,漢建。俗名睡佛寺。即杜子美與贊上人相聚處,贈答有詩。”又稱:“《大雲寺碑》在鳳凰山上……殿崖上刻字云:漢永平十二年。”從以上記載可知,佛教傳入中國後,很快即波及下辨。並於漢永平十二年創建了鳳凰山寺。此寺與當時中國最早的白馬寺同時,是隴右境內有文字記載的最早寺院。唐、宋時,佛教在成州已進人空前的鼎盛時期。當時佛教寺院遍布全縣各地,迄至明、清,地方設僧會司於治北興教寺內,管理教務。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由地方名流權柏黨、徐天祥等人發起,成立佛教協會,刻印《地藏經》、《金剛經》、《藥師經》、《華嚴普賢行願品》、《朝暮課誦》等典籍百餘部。由於佛教一再宣稱只要念經拜佛,一心向善,就可以得到人們所面臨而得不到的快樂和幸福,因而佛教在成縣長興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成縣古代名剎
- 地理位置:甘肅隴南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雲寺
景點概況,景區簡介,大雲寺,龍門寺,泥功山寺,普賢殿,
景點概況
從今存的有關金石、史料準確記載,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佛教即傳入成縣。《元一統志》載:“成州大雲寺殿後崖壁上有刻字,云:漢永平十二年重修,寺主廣昌記。又閣崖上刻字云:梁大同九年。”宋王象之在《輿地碑記目》中云:“大雲寺在風凰山上,去州七里,漢建。俗名睡佛寺。即杜子美與贊上人相聚處,贈答有詩。”又稱:“《大雲寺碑》在鳳凰山上……殿崖上刻字云:漢永平十二年。”從以上記載可知,佛教傳入中國後,很快即波及下辨。並於漢永平十二年創建了鳳凰山寺。此寺與當時中國最早的白馬寺同時,是隴右境內有文字記載的最早寺院。唐、宋時,佛教在成州已進人空前的鼎盛時期。當時佛教寺院遍布全縣各地,迄至明、清,地方設僧會司於治北興教寺內,管理教務。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由地方名流權柏黨、徐天祥等人發起,成立佛教協會,刻印《地藏經》、《金剛經》、《藥師經》、《華嚴普賢行願品》、《朝暮課誦》等典籍百餘部。由於佛教一再宣稱只要念經拜佛,一心向善,就可以得到人們所面臨而得不到的快樂和幸福,因而佛教在成縣長興不衰。
景區簡介
在眾多的佛教寺院中,其創建年代較早,香火旺盛,遠近聞名,且建築規模壯麗宏大的,境內大致有以下幾處:
大雲寺
位於縣東南七里鳳凰山麓,唐以前以鳳凰山名,即鳳凰山寺,始建於漢永平十二年(69年),為隴右有文字記載最早的佛教寺院。武則天即皇帝位後,因《大雲經》中有“女主威伏天下”的宗教預言,遂令天下諸州置大雲寺,風凰山寺即於此時易名為大雲寺。從寺後峭壁上殘存的一排排樁眼,可以斷定,最初大雲寺雄偉的殿堂樓閣,依整座山體之面,層層迭迭地向上建造,幢幢緊密相連、椽摩棟接的建築把山體的中下部全面包住。經重修的大雲寺殿閣仍依原來方向由東向西作斜長形分布,東側有一尊臥佛橫亘於石龕之中。據傳這裡最早的臥佛建於唐貞觀年間,臥佛頭戴綰圓圈小花的髮髻,枕以雕花枕頭,耳掛綻花耳環,俊美的臉龐準確地表達出釋遨牟尼涅槃的坦然神情。臥佛頭西足東左側臥姿勢,是對佛經中要求臥佛頭北足南右側臥姿勢的逆動,顯示了工匠造佛像以山取勢的苦心設計。
在緊挨臥佛的崖壁上,有一處唐代墨書題記,高約五十厘米,長約八十厘米,題記凡二十行,二百三十五字,八分書,書體為行草。題記為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成州刺史李叔政所題,記述了當時成州歷經戰亂和雨澇災害,城垣殘破、民不聊生的慘狀及修葺大雲寺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昇平景象。在臥佛東西兩側的岩壁上,還有三處摩崖石刻,寺內尚存四通殘碑。在這些石刻、殘碑中,三處摩崖石刻和三通詩碑均為宋代所刻,惟八棱碑為唐代所刻。八棱碑銘文系佛經,凡二十七行,殘存六百四十一字,其落款與成州大雲寺墨書題記相同,故此八棱碑亦屬唐元和間所刻。
從八棱碑落款中“牛方德並蓋幢亭子萻於成州鳳凰山寺”的記載,可以想見當時大雲寺香火極盛的景象。幢,指佛經的經幢。古代在長筒形綢繖上寫的佛經叫經幢。當時為保存經幢,由官方在大雲寺專門修建了“幢亭子萻”,說明大雲寺在唐代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佛教禪宗勝地。
龍門寺
位於縣西七十里府城。據《讀史方輿紀要》載:南朝符秦時期,這裡即置龍門戍,龍門鎮因此得名。元魏(指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北魏皇帝姓拓跋,至第七代孝文帝承明元年,將拓跋改姓為元,孝文帝名拓跋宏,遂稱元宏)時又於其地始建龍門寺,為隴右名剎。據傳寺內的古羅漢塑像為唐代雕塑大師楊惠之所塑,唐乾元二年(759年),詩聖杜甫由秦州赴同谷時曾途徑此地,寫下了憂國傷時的《龍門鎮》一詩。大宋開寶二年(969年)重修龍門寺時,在寺門門屏上曾制一匾額,榜書“龍門寺”三字,相傳為寇準巡按成州時所書。書體系行書,書法娟秀剛健,瀟灑婉柔,是書法藝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清光緒四年(1878年)當地秀才李茂秀曾撰聯鍥於寺門楹柱上:
龍噴玉泉甘露遍灑三千界,
門設金地祥雲普護十八村。
寺壯雄觀名地不遺邱令志,
院依故址勝跡憂憶杜公題。
寺內舊有八棱碑一通,上刻佛經,下書大宋開寶三年正月丙寅朔建。正殿佛像上額:法門不二。
龍門寺古時逢會,即有示牌掛出,其一面上書:
告白眾人,見牌知情。
每逢盛會,祭祀悅神。
嚴禁賭博,以防匪人。
賣買貿易,務要會平。
莫哄嫗叟,莫欺稚童。
倘有違者,佛在山門。
散會之時,再放回程。
另一面上書:
告白會內,不分街鄉。
每年例會,不可輕惶。
所存錢財,一一登帳。
如有虧空,一文作雙。
如數賠出,罰在廟堂。
據此可看出,當時的佛寺管理已具相當水平。
泥功山寺
位於縣西北五十華里。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在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纂成的《通志》載:“泥功山在縣西,上有舊城基,縣境名山也。唐貞元初權置行成州於此山,今址有泥功廟,其神像天成,古怪殊甚。”據今存古碑記載:泥功山“崔巍卓立之勢誠有奇而無有偶,周圍數百里之遙神應故妙,鞏、秦、階、西禮之屬,人皆欽仰,山頂有唐貞元間所建寺院三十二處。”(清趙增寅撰:《重修泥功山雲梯岩全寺全觀略序》)傳說西魏大統年間,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因帝寵悼後,遜居別宮,出家為尼。乙弗氏徙居秦州麥積山石窟時,曾慕名來到泥功山,並賜金銀在山頂再建佛閣,重興寺宇。因乙弗氏臨幸的緣故,泥功山又有了泥姑山的雅稱。自此,泥功山佛事不斷,香火鼎盛,僧尼最多時達五百餘人。
唐、宋時,由於成州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隆,民眾性的朝山進香和遊覽活動相當盛行,泥功山寺因此聲名大振。不少文人學士幸游此山,為之高吟輕唱,留下了翰墨華章。唐乾元二年(759年)詩聖杜甫從秦州南奔赴同谷途中,曾登臨此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泥功山》。唐鹹通十四年(873年)詩人趙鴻出任成州刺史,曾沿著杜甫的行蹤,尋幽探勝,寫下了“立石泥翁狀,天然詭怪形。未嘗私禍福,終不費丹青”的名句。
如今,新修葺的泥功山寺很負氣勢,所有寺宇因景隨形,巧構妙築,錯落有致,布局合理,不失為隴右著名佛教勝地。
普賢殿
位於甘肅省成縣西南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嵋峈峰。此峰中擎蒼宇,危岩削立,上頂雲表,下倚群峰,因奇峰孤聳,直入雲際,狀似雞首得名,史稱雞頭山,俗稱雞山。世人稱其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嵋之美、匡廬之秀,囊括了天下名山之精華。故遠自秦漢時起就是帝王將相、名儒顯宦、騷人墨客尋幽探勝、吟詠抒懷之地。《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稱:“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清乾隆六年編纂的《成縣新志》也記載:“史稱秦始皇西略,登雞頭山,命宮娥吹簫,使長於扶蘇兼蒙恬軍。”《成縣新志》還稱:“漢武帝過回中,登崆峒,至雞頭山,即此。”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狩獵避暑也登臨過此山。這些歷史文字的記載和民間傳說使雞峰山聲名大振,佳譽遠播。雞峰山所以遐邇聞名,還緣於嵋峈峰之傳奇。考諸金石遺存,雞峰山左一峰卓然特立,劈若兩地,脈接峨嵋,峙嶠峈嶧因名。嵋峈其山,峈阜磅礴峻巍,山巔有普賢殿,蓋創自唐,踵至宋,明、清益盛。昔時殿宇飛棟凌霄,驚疑天半,仙山瓊閣,別是人間。歲聖誕屢示,彩雲繚繞於碧空,祥閃爍於崖端,瑞遠近七光翹首可見,而觀聚者蓋以萬計,可謂峨嵋第二洞天,歷來為甘、陝、川毗連地帶佛教禪宗勝地之一,素有“隴上峨嵋”的美譽。
普賢殿在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曾經過三次修葺,仍像設諸佛,以增廣之,棟宇翬飛,瓊閣壯麗,迥出煙霞之表,顯昭仙靈之古蹟,為成州之勝境。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社會各界人士鼎力相助下,募資近三百萬元,對普賢殿又進行了保護性修建,峙璇剎於將傾,續金繩於未絕。由是觀其外,殿基艮龍發脈,坐出青霄,峻絕不讓岱華;左屏右障,秀峰連雲,嵯峨豈遜嵩岳。雙維萬仞,參天如戟,而侔西蜀之劍閣。鐘天之靈,萃地之奇,毓水之秀,已得三府之精。觀瞻其內,弘綽深嚴,中供普賢,左奉觀音,右尊文殊,次左善財韋馱護法,次右龍女迦藍護法,蓮花生寶座之前,殿內金碧映耀,祥光照於八方,花艷丹唇,瑞彩周於三界。須彌峰頂,時聞鐘罄與弦韻爭鳴,高吟與低唱盈耳,雖不能與峨嵋之媲美,仍不失為隴右一仙山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