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礦系統理論與找礦實踐

《成礦系統理論與找礦實踐》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翟裕生、鄧軍、彭潤民、蔡克勤、王建平、劉家軍、楊立強、宋鴻林、顧雪祥、王慶飛、李曉波、孫忠實、肖榮閣、向運川、陳從喜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礦系統理論與找礦實踐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吉林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主要完成人:翟裕生,鄧軍,彭潤民,蔡克勤,王建平,劉家軍,楊立強,宋鴻林,顧雪祥,王慶飛,李曉波,孫忠實,肖榮閣,向運川,陳從喜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110003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1-1-03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本成果主要屬基礎研究,兼有部分找礦實踐成果。 1.主要科技成果:以多年來對眾多礦床和成礦區(帶)的研究積累為基礎,成功將系統理論引入到礦床學研究領域,創造性地提出了成礦系統理論。認為成礦系統是複雜地球巨系統的子系統,是成礦物質在“多因耦合、臨界轉換”作用機制下,經“源-運-儲-變-保”演化而成,具有特定的時空結構並具有資源-環境雙重效應。明確提出成礦系統研究必須堅持系統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基礎)、歷史觀(礦床形成—變化—保存全過程研究)和環境觀(成礦系統的環境效應),提出地球系統-成礦系統-勘查系統三結合的研究思路,將傳統的礦床學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統科學層次。以成礦系統理論為核心內容,建立了區域成礦學這一綜合性分支學科的理論框架,出版了《區域成礦學》專著。成礦系統理論全面推動了礦床學研究的進步,已經成為我國成礦學研究的主導思想之一。以成礦系統理論為指導,對具有我國特色的長江中下游鐵銅成礦系統、膠西北金成礦系統、內蒙古狼山-渣爾泰山銅鉛鋅多金屬成礦系統、南秦嶺大型鋇成礦系統、遼吉硼鎂非金屬成礦系統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深化了各成礦系統的成因和時空結構的認識,分別建立了相應的成礦系統模型,樹立了我國區域成礦系統研究的典範,不僅提高了各區區域成礦規律的認識,也帶動了我國區域成礦學研究水平的提升。 2.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303篇。其中:SCI收錄44篇,EI收錄12篇,CPCI-S(ISTP)收錄7篇,CSCD收錄134篇。SCI論文引用291次,他引123次,CSCD論文引用1198次,他引679次(所有含項目組成員論文視為自引)。培養博士後6人,博士生38人,碩士生65人。以成礦系統理論為指導,與礦山密切合作,分別在膠西北謝家溝金礦、魯西沂南金銅礦和江西冷水坑銀礦等地取得找礦突破,謝家溝金礦新增金儲量37.468噸,沂南金銅礦提交預測金資源量13.58噸。 3.套用推廣情況:1996年以來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開設相關博士研究生課程(區域成礦學),這在全國高等學校有關院系屬於首次,累計選課研究生超過300人次,培養相關研究方向研究生(博士、碩士)100餘人,大部分已成為業務骨幹,多人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創新人才、金錘獎等獎勵。對有關地勘局、隊和礦山地質技術幹部開展了超過50次的科技講座,推廣了先進的成礦學研究理論。在40多個地勘隊(礦山)進行現場諮詢和具體指導,幫助一線地勘人員開拓思路和提高業務水平。受中國地質調查局委託,以成礦系統理論為核心,全面總結區域成礦學研究的總體思路、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和程式,為全國重要成礦帶的區域成礦學研究工作編寫方法指南,提高了區域成礦規律和找礦方向研究工作的科技水平。研究成果分別在第30-33屆國際地質大會、第8屆國際礦床地質大會、第8、9、10屆全國礦床會議、第4屆全國構造地質會議和第3屆全國礦田構造會議上進行交流,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