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
報告還特別要求要“加快互聯互通、
大通關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構建中巴、孟中印緬等經濟走廊”。
“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地區都在謀劃如何積極融入這一國家級的大戰略,抓住這一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具備顯著區位優勢的成都提出了自己的構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長唐良智在兩會四川代表團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向李克強總理匯報時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建議國家規劃支持成都、重慶、
西安、
昆明構建“成渝西崑菱形(鑽石)經濟圈”。這是一個具備前瞻性、戰略眼光的構想。
什麼是“成渝西崑菱形(鑽石)經濟圈”?要讀懂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一幅中國地圖。先來看“一帶一路”的規劃。按規劃,“長江經濟帶”是從上海經重慶延伸至成都。“
南絲綢之路”從成都經昆明延伸到緬甸、印度。“北絲綢之路”則是從西安經新疆、中亞延伸至歐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從上海經新加坡、緬甸、印度延伸至歐洲。
請拿起不同顏色的筆,在中國地圖上將上述規劃中提到的地點和區域標註連線起來,這樣,一個“絲綢之路經濟圈”便出現 在眼前。
這樣你就能發現,這幾條線,在我國版圖中偏西的位置形成一個重疊區——這就是西安、成都、昆明、重慶這四座城市所在的巨大區域。
用一種顏色的筆,將這四座城市連線起來,一個“菱形”樣的形狀就在地圖上呈現出來。菱形的英語叫做“diamond”,這個單詞還可以翻譯為“鑽石”。
所以,我們可以稱其為“成渝西崑菱形(鑽石)經濟圈”。
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視角來看待這張地圖,則會發現,這個“成渝西崑菱形(鑽石)經濟圈”有著極強的對內聯結、對外開放的通道優勢。
如此強大的對內對外聯通優勢,可以帶來什麼呢?
這將有利於中國新經濟成長極的形成。2014年,成都經濟總量已經“破萬億”,重慶也是一個“萬億級”的城市,而西安和昆明的經濟總量也分別超過5000億元和3000億元。這四個城市,空間距離相當,經濟總量達到了3.3萬億元,占整個西部地區的四分之一,交通、產業、科技基礎都比較好,文化認同度也非常高。
在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組長牛文元看來,如果成、渝、西、昆四市協同,形成“菱形(鑽石)經濟圈”
唐良智的成都新棋局:
菱形鑽石經濟圈構想浮現
90後男生陳俊宇站在舞台上,他有8分鐘時間陳述自己的創業項目,在他對面落座的都是頗有名望的資本大佬。他終於實現了與創投資本大佬直接對話的願望。
這是成都“創業天府”行動計畫啟動儀式的首場“菁蓉匯”活動的一幕。而這一大學生創業平台的搭建源自成都市長唐良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正式寫入,且著墨頗多。此前成都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亦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支持,這次總理《報告》也特彆強調要“增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聆聽了總理的報告,讓唐良智頗為振奮,底氣十足。“這次總理的《報告》,符合‘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並且有8次直接提到‘西部’,很多重大部署都涉及四川、涉及成都。充分體現了中央對西部、對成都的重視和關心,讓我們對做好各項工作充滿底氣、充滿信心”。
“我這輩子怕是和創業分不開了。”這句話飽含著唐良智的創業熱情。年底,他空降成都,全面啟動實施了“創業天府”行動計畫,欲把宜居成都打造為創業之城、圓夢之都。
全國“兩會”上,唐良智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以代表的身份把他對成都創新、創業在內的一些發展思考,向大會提出了具體建議。
在唐良智所構想的成都新棋局上,中國(成都)內陸自貿區和成、渝、西、昆菱形(鑽石)經濟圈亦是兩枚至關重要的棋子。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分別提出了建設“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對於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具有劃時代意義。2014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2014年9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長江經濟帶與
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的銜接互動。
翻開中國經濟版圖,如果把成都、重慶、西安、昆明,這四個中國西部最具活力的城市連在一起,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閃耀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上。“構建‘成渝西崑菱形鑽石經濟圈’,有利於更好實現‘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互聯互通。”唐良智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也有利於打造國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的戰略平台,促進西部地區沿江沿邊聯動,推動東、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協同發展。”
這無疑是一個具備前瞻性、戰略眼光的構想。在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組長牛文元看來,“菱形(鑽石)經濟圈”是一個大的構想,能夠連線“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有戰略上的必要。他同時認為,菱形經濟圈也是西部大開發的抓手,將形成經濟大戰略的犄角之勢。
改革與創新的號角已經吹響,在成都發展的新棋局上,如何運籌帷幄,正考驗著這位新市長的膽識和智慧。
創業市長“再創業”
“菁蓉匯”首場活動結束後,創業者們湧上前圍著唐良智自拍合影,他一臉笑容地看著各種型號的
手機攝像頭。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們沒有想到還可以這樣和市長零距離接觸。
幸運的是,這種和市長玩自拍的機會還有很多。唐良智已經許諾,接下來的“菁蓉匯”,他都會親自到場,搭好這個成都創業的舞台。一如他在武漢時那樣。
2013年8月,武漢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實施“青桐計畫”鼓勵大學生到科技孵化器創新創業的意見》,從創業氛圍、場地、資金等多個方面,全面系統扶持大學生創業,被譽為“漢版巴菲特午餐”的“青桐匯”應運而生。大學生創業者開始通過這個平台,直接與創業資本對接,同創業導師對話。對於大學生創業者來說,這解決了其在創業初期缺資金、缺指導的大難題。“讓創業者和投資者直接接觸,縮短決策時間,提升融資效率。”是90後“陳俊宇們”對成都創業環境的最大期望。
“菁蓉匯”路演,讓成都的創業者們對創業成功多了一點信心。過去那些“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創業領頭羊,終於在“菁蓉匯”上和創業起步者們聚在一起了。
“我和很多創業公司的創始人都成為朋友,大家時不時聊一聊,分享創業路上的經驗。”陳俊宇說,諸如“
商業計畫書”的寫作方法、和投資人的交流技巧,過來人的實戰經驗分享對剛邁出校門的創業者非常受益。
然而,更感染這些年輕人的,是眼前這位“創業市長”的熱情。
首場“菁蓉匯”上,唐良智壓軸演講,一共收穫12次掌聲。他說,從“青桐匯”到“菁蓉匯”的轉變,也是他本人的“再創業”。
實際上,唐良智對於創業的熱情,源於其早年的創業經歷。大學畢業後,他也經歷過很多次選擇,“我的創業經歷還是蠻豐富的,很早就在光谷辦過孵化器。”也正是這段做孵化器的經歷,讓他從此愛上與創業者打交道。
創業不是一次浪漫冒險,而是一場殘酷比賽。在唐良智看來,20多歲是最富想像力的年紀,“我鼓勵年輕人多做幾次選擇。創業成功是很重要的選擇,創業不成功也是人生很好的‘大學’。”
正因如此,對創業情有獨鐘的唐良智抵蓉“首秀”,就是把“青桐計畫”從武漢延續至成都,全面啟動實施了“創業天府”行動計畫,搭建了“菁蓉匯”創新創業平台。
在其搭台和引領下,青年創業者、創投基金大佬、科研院校第一次如此集中地在創業這條路上碰撞出火花。“要努力儘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把宜居成都打造成為創業之城、圓夢之都。”他多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這點。
創新示範區有望破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風潮已經席捲全國。
本次全國兩會期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一道,被定義為推動中國發展調速不減勢、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
“我國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資源,人民勤勞而智慧,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活躍起來,必將匯聚成發展的巨大動能,一定能夠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讓中國經濟始終充滿勃勃生機。”,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是說。
改造傳統引擎,打造新引擎。在把握創新創業對經濟發展活力的激發上,唐良智無疑是具有前瞻性的。武漢在舉辦“青桐匯”以來,一年時間交出了“40多項創投交易、累計融資5.6億元”的成績單。
“至少是財政支持資金的10倍以上。”。他在成都區縣調研時拿出這組數據舉例。“智力資源才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比較優勢。不受土地資源約束,發展智力經濟、創新經濟前景巨大。”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
作為轉型為創新創業型城市的重要一步,成都高新區正積極申報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此事亦有望很快破局。“國家有關部委對此很關心、很支持。”唐良智告訴記者。
本次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增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務院已批覆
中關村[0.00%
資金研報]、武漢東湖、上海張江、深圳、天津等七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稅收政策、科技
金融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因而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動力。
不過,這些示範區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和中部地區。那么,西部可不可以有?成都有沒有條件上?
在唐良智看來,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落戶成都很快就可能成為現實,加上獲批國家級四川天府新區、正式立項的成都新機場。這些重大部署,對於完善全國生產力布局,推動西部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彼時,調研組組長、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就已表示,成都高新區創業孵化體系不斷完善,已發展成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國家級高新區。調研組將結合此次調研情況,儘快形成客觀、詳實、全面的
調研報告,推動示範區建設工作早出成果。
不少專家學者也對成都申建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表示讚賞和支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巨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表示,成都具備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在成都布點建設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廣大西部地區貫徹落實國家
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著十分重要和緊迫的意義。
探路內陸自貿區
創新與創業離不開好的平台和載體,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對創業者而言有著磁場般的魔力。四川天府新區躋身國家級新區。
2014年11月,四川省提出到2025年,實現“再造一個產業成都。”在唐良智看來,“四川省‘兩會’期間,省委東明書記對成都提出了‘五個新作為’的要求,其中第一個就是要在天府新區建設上有新作為。這是成都的機遇,更是成都的責任。”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從另一角度看,新區的建設亦是一座城市推行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途徑和載體。而自貿區的設立,無疑會為新區建設插上一雙翅膀。
本次“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唐良智,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了“支持在四川天府新區設立中國(成都)內陸自貿區”的建議。
在此之前,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特彆強調要“積極推動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在全國推廣成熟經驗,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開放高地”,這讓唐良智感到振奮。
“國家自貿區都布局在沿海。國家能不能也考慮在西部布局自貿區,做到與東部同步試點?”在唐良智看來,內陸自貿區落戶天府新區,一方面有利於更好落實
西部大開發戰略。發揮自貿區和天府新區的雙重優勢,打造政策、制度和改革創新高地,進而建設西部開發開放和發展高地,更好地發揮西部後發優勢;另一方面,有利於發揮成都交通、物流、產業、貿易等比較優勢。
實際上,成都早已在悄悄“偷師”上海自貿區。四川省政府就決定率先在成都市部分區域學習借鑑上海自貿區經驗17項改革經驗,試水“地方版自貿區”。
經過多年努力,成都在交通、物流、產業、貿易方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在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開放高地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礎。這也讓成都具備了成為“內陸自貿區”的條件。“自貿區的意義,就是允許你自己去闖,去試。”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二司司長向東向記者介紹,自貿區不是一個政策的窪地,而是一個改革開放的高地。他表示,國家並不是要給出多少政策,而主要是通過實踐改革來探索一些新的經驗。
向東稱,對各地申報自貿區,不僅要國務院批准,還要走一些程式。“但像成都這樣的內陸地方可不可以去探索呢?我覺得這個是沒有什麼限制的。”他表示,希望地方可以自我革命,用改革的辦法,像上海在全國可以推廣的一些經驗,都完全可以去做,“就是要鼓勵各地去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大膽改革。”
向東表示,要發揮地方的首創精神,改革的主觀能動性。他稱,包括成都在內的內陸地區,要推進開放是好事,能夠創新政府的管理模式,最終激發市場活力。
向東表示,成都在西部地區是最大的城市之一,本身有它的優勢,特別是有一些後發優勢。而內陸城市有自己的特點,發展要和本地的特點結合。他建議,內地探索自貿區,不能完全照搬沿海地區的做法,要因地制宜。
長期從事區域經濟研究的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秀山告訴記者,“眼下,靠著向中央要政策發展的空間已經不大,地方政府不能再等,而是應該一步步推進,誰先探索出亮點,誰就能脫穎而出”。
新一輪的內陸自貿區熱又被掀起,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來,未來將很有可能在中西部建立一個自貿區,“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自貿區的立足點不僅是輻射全省和周邊,還能在整箇中西部起到帶動和積累經驗的作用。”白明如是評價。
唐良智給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以證明成都已有這樣的自信和擔當。“成都實際利用外資100億
美元,進出口總額558億美元,落戶
世界500強企業已有262家,出入境人數320萬人次,居中西部第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也居全國第三、西部第一。”他相信,成都在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開放高地上,已經具有很好的基礎。
成都新機場正式批覆立項,成都成為全國第三個建設雙機場的城市。這個可喜的訊息同時讓外界更加關注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到底將花落誰家。
中國、新加坡現有
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兩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均位於東部沿海。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陳振聲此前表示,他更希望通過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帶動中國中西部地區發展。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的確帶動了整個蘇州發展,是中新工業園區帶動地方發展比較成功的案例,值得在全國推廣、複製,選擇西部則更有意義。” 白明同樣告訴記者,“東部各種要素成本已經很高,西部要在產業升級的基礎上承接東部產業的轉移,是未來西部地區的發展重點。在西部建立中新合作,無疑也是避免產業流向海外的載體。”
多位長期研究區域經濟的學者亦表示,從中新合作歷史觀察,成都在西部候選城市中具有極大優勢:1996年,新加坡就在成都設立了官方貿易投資機構。2006年,新加坡在成都設立了領事館。2012年,西部唯一的中新合作園區——新川創新科技園啟動建設。新加坡與成都的航線數量為每周21班,居西部城市之首。
“菱形鑽石經濟圈”構想
善建者行,善創者成。
在唐良智的“成都新棋局”中,如何在區域格局上與兄弟城市進行良性互動,也被納入其思考的範圍。
唐良智在“兩會”四川代表團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向克強總理匯報時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建議國家規劃支持成都、重慶、西安、昆明構建“成渝西崑菱形鑽石經濟圈”。
什麼是“成渝西崑菱形鑽石經濟圈”?若在地圖上將“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規劃疊加後,會發現成都到西安沒有連線,存在一個大缺口。“從地域和空間,成都與西安雖有一定的聯繫,但尚沒有特別清楚地看到這兩座城市之間在產業上的互動互聯。”商務部國際貿易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指出。
在唐良智看來,若要更好地落實習總書記提出“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更好地實踐總理報告提出的“把‘一帶一路’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要求,需要打造上述菱形經濟圈以彌補缺口,增強互聯互通功能,形成緊密經濟圈,發揮區域優勢,推動西部更好發展。
“菱形經濟區是要形成一個內地經濟走廊,西安是一帶一路北線的重要節點,成都是向南線的節點,這兩個城市之間要形成相互呼應的板塊,就必須有產業間的聯繫,產業要有互補性。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邢厚媛進一步解釋。
在唐良智的構想中,菱形經濟圈有利於形成中國新的經濟成長極。
“成渝西崑四個城市,菱形結構的四個邊空間距離相當,經濟總量超過3萬億元,占西部四分之一,交通、產業、科技基礎都比較好,文化認同度也很高,具備建設新增長極的良好條件。”唐良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曾有觀點指出,西部地區真正能與東部“在一桌吃飯”的只有成渝西崑這四個城市。而在唐良智看來,四城抱團也有利於打造國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的戰略平台,“促進西部地區沿江沿邊聯動,推動東、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協同發展。”
而在白明看來,成都與西安之間互聯互通的重要性體現 在一個詞語上——“兩西疊加”。“成都是西南橋頭堡,西安則更多是西北橋頭堡,把這兩個城市聯繫在一起是西北與西南的疊加。”白明講解到,“這兩個城市的聯通就是‘兩西’之間的疊加。”若加上重慶、昆明,傳統的
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有一個向西南的出海口,現今而言,西南出海口更能與海上絲綢之路互動,對
東南亞經濟圈亦有輻射作用。
“總理這次《報告》特別要求要‘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構建中亞、孟中印緬等經濟走廊’。”唐良智向記者強調。
向北,經成都、西安可進入歐亞大陸橋,與北亞、中亞、歐洲聯通。向南,可依託成都、昆明及泛亞鐵路南通道,可打通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及中國西部的出海大通道。向東,則可以藉助長江水道,發展長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的多式聯運。空中,還可以構建亞歐航空物流大通道,尤其是成都第二機場全面建成後,年
旅客吞吐量將達9000萬人次,成為
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
陳秀山認為,“一帶一路”實現打通後將連通亞太和歐洲市場,長江經濟帶貫穿東中西部,使沿江區域協同發展。如果成都、重慶、西安和昆明能夠連線起來,讓兩大戰略形成一個閉合圈,互聯互通發展,將會形成新的中國經濟發展格局。
陳秀山表示,如果成渝西崑連線起來的菱形經濟圈構想成真,未來,在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下,中國經濟就會形成“H”形的經濟整體聯動格局,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巨大的帶動作用,“這個經濟圈也將會成為中國新的增長極”。
“構想一下,成都、重慶、西安、昆明全部由高鐵聯通,形成有效的交通環線,就會大大加速要素的流通,促進區域之間的信息、產品的全方位合作、流通,從而帶動形成一個更大範圍的經濟區域,帶動整個西部的經濟發展。如果構想成真,無論是對於西部的發展還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互聯互通發展,真是有無限的想像空間”,陳秀山說。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組長牛文元對唐良智的這一戰略構想也高度認同。
牛文元表示,如果成、渝、西、昆四市協同,形成“菱形鑽石結構經濟圈”,可以增強互聯互通功能。這個緊密的經濟圈,將發揮區域優勢,推動西部更好發展。
在牛文元看來,從中國向中亞,就是指陸上的,然後長江經濟帶從東中西部穿過去,菱形(鑽石)經濟圈把它們連線起來,這樣可以形成經濟大戰略的犄角之勢,這樣全部的經濟從發展的角度來講就搞活了。從戰略高度來講,菱形經濟圈的意義非凡。
向北
經成都、西安可進入歐亞大陸橋,與北亞、中亞、歐洲聯通
向南
向西
通過開成的中歐班列網路,可形成通往中亞、歐洲的運輸大動脈
向東
可以藉助長江水道,發展長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的多式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