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成本導向定價法(Cost-based Pricing),是一種最簡單的
定價方法,即
在產品單位成本的基礎上,加上
預期利潤作為產品的銷售價格。
售價與成本之間的差額就是利潤。由於利潤的多少是有一定比例的,這種比例就是人們俗稱的“幾成”,因此這種方法就成為
成本加成定價法。
具體方法
平均成本加成定價法
平均成本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一單位產品時所花費的固定成本和
變動成本之和,在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單位利潤,就是單位產品的價格。用公式表示為
邊際成本加成定價法
也稱為
邊際貢獻定價法。即在定價時只計算
變動成本,而不計算固定成本,在變動成本的基礎上加上預期的邊際貢獻。用公式表示為
單位產品價格=單位產品變動成本+單位產品邊際貢獻
成本加成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特別是在
市場環境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可以保證企業獲得
正常利潤。缺點是只考慮了產品本身的成本和
預期利潤,忽視了市場需求和競爭等因素。因此,無論在短期或長期都不能使企業獲得最佳利潤。
盈虧平衡定價法
即根據
盈虧平衡點原理進行定價。盈虧平衡點又稱
保本點,是指一定價格水平下,企業的銷售收入剛好與同期發生的費用額相等,收支相抵、不盈不虧時的
銷售量,或在一定銷售量前提下,使收支相抵的價格。
投資回收定價法
企業開發產品和增加服務項目要投入一筆數目較大的資金,且在投資決策時總有一個預期的
投資回收期,為確保投資按期收回並賺取利潤,企業要根據產品成本和預期的產品數量,確定一個能實現市場行銷目標的價格,這個價格不僅包括在投資回收期內單位產品應
攤銷的投資額,也包括單位產品的
成本費用。利用
投資回收定價法必須注意產品銷量和服務設施的利用率。
目標效益定價法
這是根據企業的總成本和估計的總
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
收益率,作為定價的標準。
千分之一法
千分之一法也稱千分之一法則或千分之一
經驗公式,是根據有關工程或設備造價的千分之一對產品或服務定價。
酒店行業經常根據客房造價來確定房間出租價格,即將每間客房的出租價格確定為客房平均造價的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