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君祠又名陳餘廟,在河北邯鄲古成安城西北部,兩千年來曾香火不斷,祭供常有,而歷代又多次修葺、擴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安君祠
- 地區:古成安城
- 又名:“陳余廟”
- 內容:多次修葺、擴建
廟祠來歷,歷史淵源,
廟祠來歷
陳余對成安人民既沒有什麼豐功偉績,又無可歌可泣之事,人們如此尊崇他,大概系陳余受封成安君的緣故。
歷史淵源
秦末漢初,天下大亂,群雄爭霸,逐鹿中原。魏國大梁(開封)人張耳、陳余自幼為刎頸之交。他們二人都很有才幹,是當時的名士。秦滅魏,購求張、陳。二人不附,遂改名換姓跑到陳國,並做了“里門監”以維持生活。陳勝起兵,稱王后,張、陳請奇兵略趙地(今河北邯鄲)。陳勝以陳人武臣為將軍,以張、陳為左右校尉,北略趙地,下趙數十城。武臣聽張、陳之言,立為趙王。武臣封陳余為代王。秦二世元年,武臣被叛徒李良殺於邯鄲,陳、張幸免於難,乃收散兵數萬人,襲李良,李良敗走。這時有人向陳、張諫議說,二位將軍均系外鄉人氏,要想挽救趙國危亡是很難的,只有立趙家後代為王,由你們輔佐,這樣容易受大家擁護,救趙才能成功。張、陳聽之,遂立趙歇為趙王。趙王因陳余有功,封為成安君,這就是成安縣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名稱的最早出現。後張耳與趙王歇被秦兵圍困於巨鹿。這時陳余在外收常山兵數十萬人駐巨鹿北,自度力不敵秦,不敢往救。因此張耳恨陳余,二人從此日益矛盾。
後張耳從項羽。諸侯入關,滅秦後,楚王封張耳為常山王。因陳余不從入關,只以南皮等三縣封之,並徙趙王歇為代王。
陳余不滿於項羽和張耳,因借齊王田榮兵(這時田榮已叛楚)襲常山王張耳。張耳敗走投漢王。陳余皆復收趙地,迎趙王歇於代,復為趙王。趙王封陳余為代王,號成安君。
漢王劉邦遣張耳、韓信攻打陳余,陳余迎戰成安在大鼓廟(今大姑廟村)安營紮寨,擊鼓調兵。
漢王三年,張耳與韓信於井徑大破趙軍,斬成安君陳余於今贊皇縣,追殺趙王歇於襄國(今邢台西南)。漢王遂立張耳為趙王。趙之成安君至此完結。後人為了紀念為之建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