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監,唐官署名。垂拱元年(685),由國子監改置。神龍元年(705)復原名。
成均 周大學名。《周禮·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孫詒讓《周禮正義》謂:周大學之名,見此經(《周禮》)者唯成均,見於《禮記》者由又有辟雍、上庠、東序(又稱東膠)、瞽宗,共五學,此外又有國小,後世唐高宗曾改國學為成均監。
成均監,唐官署名。垂拱元年(685),由國子監改置。神龍元年(705)復原名。
成均監,唐官署名。垂拱元年(685),由國子監改置。神龍元年(705)復原名。...... 成均監,唐官署名。垂拱元年(685),由國子監改置。神龍元年(705)復原名。...
高麗成均館是高麗的最高教育機構,曾走出徐熙、李奎報等諸多名流。992年初設時稱國子監,後改稱成均監、成均館,占地約3萬平方米,由大成殿、明倫堂等20多幢建築...
後世唐高宗曾改國學為成均監。《禮記·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遠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鄭玄注:“ 董仲舒 曰:...
86.大周故成均監明經李君(準)墓志銘並序(86)87.大周處士故夏州長史梁公(玉)之志銘並序(87)88.《佛說寶雨經》卷九(88)...
一度改稱司成館或成均監。 宋沿唐制,分設西京國子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京國子監(今河南省開封市),增轄武學。 元代分設國子監管轄國子學。 明清改國子學...
監內設祭酒一人,為最高教育行政長官。設丞一人,主簿一人,負責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籍等具體事宜。唐代曾幾易國子監之名,曾改稱司成館、成均監,神龍元年(705) 又復...
一度改稱司成館或成均監。宋屬禮部。宋初承五代後周之制﹐設國子監﹐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為學生。端拱二年(989)改國子監為國子學﹐淳化五年(994)依舊為監。...
唐代曾幾易國子監之名,曾改稱司成館、成均監,神龍元年(705) 又復其名。據《舊唐書·高宗本紀》載:“凡六學,皆隸於國子監。”所謂六學,即國子學、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