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鬥彩是從宣德鬥彩發展而來,然而在裝飾技法和裝飾紋樣以及色彩運用方面,遠比宣德鬥彩豐富。宣德鬥彩的沒骨畫法,在成化早期尚見,至成化後期已被汰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成化鬥彩碗
- 出土地點:成化鬥彩
- 館藏地點:已被汰除
- 所屬年代:明朝成化年間
而成化後期施行的釉下勾勒輪廓線條釉上再予填彩的這種畫法,卻為宣德鬥彩所無。成化後期鬥彩的這種畫法、畫風及其設色,經過材料對比可以看出,明顯地借鑑了明初以來流行的銅胎嵌絲琺瑯工藝(即景泰藍)的嵌絲填料方法。景泰藍工藝在元末明初已較為流行,但在景泰年間,宮廷及上層社會更為鐘愛。成化朝距景泰朝不過八年,自然受景泰藍工藝傳染而擷其華采。明初以來景泰藍工藝所擁有的多樣的顏色(紅、白、紫、深藍、淺藍、薑黃、翠綠、草綠、赭色等),也會對成化鬥彩產生啟發作用。
成化鬥彩極其名貴,最主要是貴在彩飾工藝上創新與精湛。用“精工細作”概括成化鬥彩的品質完全恰當。成化鬥彩在胎釉、色彩、造型、方面的特色有進一步的認識。
成化鬥彩碗
成化鬥彩的傑出成就是與其獨樹一幟的裝飾技法和紋飾內容密切聯繫在一起的。此成化鬥彩碗高5cm,碗口口徑11cm,造型精美,修胎工整,胎體細膩潔白,釉質肥膩滋潤。以翔鶴雲紋為案,繪畫精緻,線條流暢填色準確,其中具有代表的紫色翔鶴與雲紋,著名瓷器研究大師耿寶昌先生言“獨具特色的奼紫,色如赤鐵,表面乾澀無光,作為識別成化鬥彩的特殊依據,常憑此色便可定論,所有後仿者均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