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紅柳(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戈壁紅柳是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獲獎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戈壁紅柳
  • 作者:祝芸生、張晨
內容
中等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濃重的宜春口音,這是我們見到他的第一印象。
2013年8月,他與幾位同志先期抵達克州,一直在阿克陶縣委和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工作。
剛入疆壓茬交接時,在多個崗位歷練過的他,面對全新的領域,該會有怎樣的作為?
引發他心靈觸動的,是一次下鄉調研。
巴仁鄉,位於蓋孜河與庫山河之間,距縣城約30公里。他來過最多的是這裡,印象最深的也是這裡。
這個鄉維穩壓力大,輟學率高,國中到校率僅為84%,民眾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漢語水平差。
在全縣,這樣的鄉鎮還有很多,老百姓走出戈壁難,接受教育更難。
從哪裡入手提高全縣教育水平?他絞盡腦汁日夜思考。
為了解真實情況,他不辭辛苦,跑遍了全縣15個鄉鎮、120個行政村,取得了第一手資料。
“全縣僅有54所雙語幼稚園,實在太少。”
“教育當從娃娃抓起,時間緊迫!”
如何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他第一時間開展工作,整合教育資源,在縣裡成立小白楊“雙語”學校,讓偏遠鄉鎮的孩子進縣城接受教育,去年共安排1700多名適齡兒童走出大山、走進學校。
一所學校豈能滿足所有需要?在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大力推動下,他使出“三板斧”:一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今年申請中央和自治區1.6億元改造24所薄弱環節學校;二是爭取江西援疆資金投入6750萬元新建23所幼稚園,將阿克陶打造成南疆首個雙語幼稚園全覆蓋縣;三是建議“十三五”規劃援疆資金再安排7000多萬元完善阿克陶縣三中各項設施,將全縣牧區和邊遠農區的孩子整合到縣城接受國小高年級和中學教育。
今年10月,24所薄弱環節學校改造工程將全面竣工,新建的23所雙語幼稚園主體工程也將完成,美好的願望就要成為現實。
說到這些,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學校建成了,學生招來了,又該如何穩定教師隊伍?這成了橫亘在他面前的新課題。
一次下鄉調研,他先乘汽車,後騎機車,幾經周折才來到恰爾隆鄉四村教學點。這裡的校舍是土牆結構,三個班,五個老師,他們出行全靠牧民用機車接送。
他與教師們促膝談心、噓寒問暖。有個年輕教師怯怯地對他說:“能否在保證正常教學的情況下,讓我們輪流回家休假?”他當即表示同意。
在解決了教師們回家休假難、身份轉正難等實際問題後,他還將收集的相關建議及時向當地教育部門反映,以栓心留人。
在阿克陶,百姓就業一直是個大難題,少數民族民眾因為語言不通等原因,就業困難,走不出去。
去年4月,他前往海拔3600多米的木吉鄉調研。這裡生存環境惡劣,鄉民以放牧為生。
大山外面日新月異,這裡卻沒多大變化,泥土房,沒通電。
在了解當地情況後,他向縣委提出“三個三分之一”的安置辦法——三分之一牧民民眾守邊放牧、三分之一老人小孩進縣城、三分之一壯勞動力走出大山進城務工,讓牧區百姓不再因惡劣環境而挨餓受窮。
除了幫助百姓走出大山,去年,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還投入上百萬元,在南昌成立勞動就業服務總站,並在泉州、寧波等地設立4個分站,由總站協調,幫助阿克陶百姓前往內地就業。
去年大年初五,他顧不上和家人團聚,專程趕到吉安協調勞務輸出。
今年,他和綜合組的同志集中組織勞務輸出,安排120名當地民眾到九江恆通公司就業。
經過不懈努力,如今,阿克陶每年有6000餘人到內地就業。
阿克陶人民記住了這位為當地發展殫精竭慮、無怨無悔的壯實漢子。
他叫彭金平,掛職阿克陶縣委副書記、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綜合組組長。 鐵骨柔情書大愛
作為人民警察,他既有著剛毅鐵骨,也有著似水柔情。
見到他時,他剛從維穩一線回到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
當日正值穆斯林民眾的傳統佳節——“肉孜節”第一天,維穩形勢較平時更為嚴峻,他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見到我們,他立馬恢復了笑容,與我們拉起了家常。
他是朱貽燦,今年42歲,掛職阿克陶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阿克陶縣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國境線總長414公里,通外山口81處,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全縣22萬人口,有涉穩重點人員千餘人。
多年來,這裡是境內外敵對勢力和“三股勢力”競相滲透的重要基地和實施顛覆破壞活動的前沿陣地,社情之特殊、敵情之複雜、鬥爭之嚴峻使之成為南疆維穩重點區域。
面對親朋好友的擔憂,他沒有任何怯懦和顧慮,勇敢地站在了打擊分裂破壞、暴力恐怖活動的第一線。
上任後,他花費8個月時間,幾乎跑遍了全縣15個鄉鎮農場邊防派出所。為了掌握邊境維穩情況,他五天行程2000多公里,途經多處危險路段,深入阿克陶最偏遠的三個邊防派出所和一個檢查站進行調研,在短時間內掌握了阿克陶的有關情況。
阿克陶是反恐維穩的重點縣之一,一級回響時間長,次數多。每當一級回響期間,他都要到公安檢查站帶班,24小時執勤。
公安檢查站條件艱苦,每天風吹日曬,充滿危險。近年來,新疆多地發生過暴徒襲擊公安檢查站造成公安民警傷亡事件。
除了日常維穩工作,面對突發事件,他沉著應對,果斷出擊。
去年6月,警方接到線報,巴仁鄉居民阿某圖謀實施暴恐活動。根據此線索,縣公安局成功抓獲涉案人員60餘人,收繳銷毀自製爆炸裝置14枚及一大批制爆原材料。
為了抓捕本案潛逃的主犯阿某,他帶領民警到戈壁灘開展蹲守。
茫茫戈壁灘,十里無人煙。沒有房子,席地而坐;沒有水源,不洗不漱;沒有保障,自己防範。他以堅韌的毅力克服晝夜溫差大、危險係數高等困難,與普通民警同甘苦、共進退。
圍捕持續開展了三個月。
“這次經歷,讓我真切感受到了南疆反恐形勢的嚴峻與複雜。”他對邊疆維穩工作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去年8月10日凌晨,皮拉力鄉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一名村幹部的親屬被害。正在熟睡中的他連夜趕往犯罪現場,親自指導現場勘查和屍檢工作,在短短十二小時內,警方鎖定三名犯罪嫌疑人,最終擊斃兩人,抓獲一人,此案成功告破。通過審訊,三名犯罪嫌疑人宗教極端思想濃厚,犯案後更是準備劫車到縣城進行暴恐活動。
面對危險他毫不畏懼,對待民眾他又有一副柔腸。
援疆期間,他遭遇妻子下崗、母親病重等重重困難,但他依舊全力幫扶比他更困難的民眾。
去年11月,前往巴仁鄉執行公務的他了解到巴仁中學學生圖克孜?買買提家庭困難,當即決定與她結對幫扶。
一周后,他將嶄新的腳踏車、書包等學習用品送到圖克孜手中,內向的她面對這位剛認識不久的江西警察叔叔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甜美笑容。
至今,朱貽燦先後四次看望圖克孜,對她進行幫助,並叮囑她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對國家富強、民族團結有用的人。
今年3月,城鎮派出所維族協警亞力坤?亞森身患重病,朱貽燦又拿出500元錢交給同事,並叮囑一定轉交亞力坤。
事情雖小,愛心無限。
在阿克陶百姓眼裡,朱貽燦就是江西警察的優秀代表。 妙手仁心譜新曲
無影燈下,一位身著消毒滅菌服的醫生,在手術台上聚精會神地做著一例微創手術,汗水順著帽檐滲出,半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走出手術室的他神情疲憊,但只要一接到手術任務,他便又立刻抖擻精神,披掛上陣。
“像這樣的手術,援疆這幾年我一共做了400多台。”如今已掛職克州人民醫院副院長的他,依舊堅守在手術一線。
他就是江西援疆醫生張景輝,全國援疆隊伍中唯一一位“感動新疆十大人物”榮譽獲得者。
至今為止,他三度援疆,以妙手仁心守護克州各族人民的生命。
2008年7月,擁有15年基層行醫經驗的他,第一次踏上援疆征程。
“從區級醫院到市級醫院,自己能否勝任?
該如何開展工作才能得到民眾和同事們的信任?
這裡微創技術落後,能否順利進行手術?”
初到克州人民醫院,種種顧慮讓他忐忑不安,然而挑戰沒等他做好思想準備便接踵而至。
他第一天正式上班,醫院就接收了一名病情危重、亟需手術的胃穿孔患者。由於醫院微創手術水平不高,許多醫生面露難色、猶豫不前。
“微創手術是我的強項,他的手術我來做。”
張景輝為維族患者海力力?吐爾遜進行了腔鏡微創手術,只留下三個鑰匙孔大小的傷口,手術當天患者就能下床活動。海力力的哥哥給他送來了自家種的瓜果表示感謝:“前幾年,我也患了這種病,那時醫院做的是傳統的開腹手術,術後一個多月才出院。江西醫生醫術‘亞克西’!”
手術的成功,讓同事們對這位江西醫生刮目相看。
克州人民醫院外科技術薄弱,患腫瘤的病人大多是轉到喀什或烏魯木齊治療。他在做好每一例外科手術之餘,還創新了十多項腫瘤治療新技術。隨著腫瘤患者陸續康復出院,醫院腫瘤外科的聲譽也逐漸提高,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
“留下來吧,這裡的老鄉和朋友們都喜歡你。”在當地民眾和同事們的挽留下,2009年第一次援疆結束後,他選擇繼續留下二次援疆。
“雖然有時語言不通,但每當為患者解除了病痛,看到他們信任的眼神,也就深切體會到了人生的價值。”談及援疆,他有著更深層的感悟。
兩次援疆,也讓家人漸漸理解了他作為醫生的使命。去年年初,他第三次主動報名援疆,84歲高齡的老母親拄著拐杖為他送行,父親對他說:“你放心去吧,我的生日等你回來再過。”
一到克州,他便投入醫院創三甲的工作中。
創三甲的路程艱辛而漫長,“5+2”、“白+黑”式的生活成為家常便飯。
醫院辦公室主任田春英說:“雖然他是副院長,但他和我們一樣,周末照常加班,平日裡經常不能按時下班,吃冷飯剩菜是常有的事。”
今年2月16日,醫院創三甲獲得通過,大家的辛苦終得回報。
張景輝不僅擁有高超的醫術和強烈的責任心,更有一顆滾燙的愛心。
援疆期間,他曾為烏恰縣地震受災民眾和克州人民醫院白血病患者捐款,多次資助家庭貧困的病人;深入克州三縣一市講課、會診、義診;跑遍了阿克陶所有的鄉村,為當地1000多名病人看病診治、送醫送藥。
三次援疆路,一生克州情。
張景輝用切實的行動,譜寫了一曲贛鄱兒女和新疆各族民眾手拉手、心連心的讚歌。 丹心一片育芳華
“孩子和媽媽那邊你多照看著點……”江西援疆教師胡冬蓮在電話中叮囑丈夫章國海。掛斷電話,她繼續伏案工作。
今年剛滿50周歲的她,是江西第八批20名援疆教師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去年2月,她辭別丈夫和孩子,奔赴新疆。
援疆前,她將意願告訴年過七旬的老母親,卻遭到堅決反對。
“你不能去,聽說那裡不安全,你執意要去的話我就找你領導!”
“好好好,我哪也不去,在家照顧您。”
雖然她滿口答應,但沒過幾天,她便瞞著獨居在宜黃的母親悄悄遠行了。
沒想到這一瞞,就是一年多。
善意的隱瞞沒有持續更久。今年清明節,母親終於知道了她援疆的事。
“每年清明節,全家人都要回老家為父親掃墓,由於分身乏術,這兩年我都是編了個理由瞞著母親,但她還是發現了端倪,得知了實情……”她哽咽了,顫抖的話語中流露出對隱瞞母親的愧疚。
“剛來援疆時,胡老師一直被甲減病困擾,孩子即將參加高考,公公又生病,可是她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掛職克州二中副校長、江西援疆教師領隊張勇治說。
邊疆的環境一度讓她難以適應。由於氣候乾燥,她經常流鼻血、咳嗽、渾身無力,但她依然堅持帶病上課。老師們都勸她換課或找人代課,剛強的她並沒有那么做。她笑著說:“只要站上講台,我就渾身有勁了。”
夏季的克州,下午4點的陽光最毒辣、紫外線最強,她主動接下了全天最燥熱的這節課。“這學期的這節課都讓我來上吧,我是屬駱駝的,不怕曬。”
這是下午第一節課,午休後,她得步行20分鐘到學校。到達辦公室,衣衫早已被汗水濕透,她硬是堅持了一學期。
家人的不解、環境的不適、病痛的折磨,絲毫沒有減弱她的援疆熱情。她憑藉近30年的物理教學經驗,將克州二中“江西班”的物理成績逐步提升。
在克州二中,她主要負責“江西班”高一、高二兩個班的跨頭教學任務。跨頭教學難度大,負擔重,這是老師們的共同感受。
去年3月組建的“江西班”,是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集中江西優質教育資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推出的精英班級,相較其他班級的老師,“江西班”的老師肩負著更重的責任。
她頂住壓力,針對南疆學生基礎薄弱的特點,改變教學思路,摸索出一套更適合“江西班”學生的方法——授課時,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物理模型的建立;練習上,每節課的練習都從知識點的難易和套用等多個角度進行精心選編。
她的努力終得回報,學生成績大幅提高:她帶班後的第一次考試成績超出年級平均分11分,第二次超出20分,第三次超出23分。
“能幫助各族民眾的孩子茁壯成長,我心滿意足。”教學任務雖然繁重,但她的臉上寫滿了喜悅。
她對待學生視如己出,悉心照料,但遠隔萬里的家人,卻無法顧及。
去年10月,她的公公被檢查出患有腸癌,她本該回家照料,但看著學生們對知識渴求的目光,她毅然決定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只能通過電話來表達一片孝心。
就這樣,在宜黃二中任教的丈夫章國海每天往返臨川照顧即將高考的孩子,周末還得抽空奔赴南城照料生病的父親。
丈夫獨自扛下了全家的重擔,好學上進的兒子今年順利考取了華北電力大學,兄弟姐妹們更是肩負起了照顧母親的責任。家人的全力支持,讓胡冬蓮倍感欣慰,充滿動力。
援疆至今,她沒缺過一堂課、請過一天假。
樸實的胡冬蓮,無聲潤桃李,丹心育芳華。 比翼雙飛傳佳話
這是一幀溫馨幸福的畫面:丈夫緊緊牽著妻子,女兒騎在父親肩頭,笑容洋溢在他們臉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這一幕,並非發生在他們南昌的家,而是相隔萬里的克州阿圖什。
去年2月,夫妻倆一起報名參加了援疆,並把年僅3歲的女兒也接了過來。就這樣,“一家三口來援疆”成為江西第八批援疆幹部中的一段佳話。
丈夫名叫李志輝,堅守在反恐維穩第一線。
妻子名叫鄭靜華,掛職克州住建局副局長。
他們的女兒李一翀,則被安排在當地幼稚園上學。在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懂事的她還被譽為“年紀最小的援疆幹部”。
在反恐維穩第一線工作的李志輝,面對巨大的壓力,全身心投入到忘我工作中。
這裡常年一級回響,每三天就有一天要保證24小時在崗值班,第二天還得繼續工作,不能休息。不用值班的日子裡,他還經常出差,根本無暇顧及妻女。
維穩一線的工作艱苦而危險,面臨各種挑戰。
他努力克服困難,經常帶隊深入一線,作戰在最前沿,在深刻分析研究當地複雜敵情、特殊社情的基礎上,經過綜合研判、甄別規劃,將江西維穩工作的先進理念、精細作風、開闊思路融入實際業務中,為當地維穩工作默默奉獻。
繁忙的工作和學習基本占用了他所有的時間,想要陪伴妻女竟成了一種奢求。
有一件事,讓他終生難忘。
今年4月的一天,小一翀突發高燒四十度,但他因出差在外,無法趕回來。此時剛進入凌晨,指揮部規定夜晚不允許外出,這讓鄭靜華手足無措。
“媽媽,我好難受,爸爸在哪?”
“爸爸馬上就到家了,帶你去看最好的醫生。”鄭靜華故作鎮靜,實際上卻心急如焚。
看著女兒痛苦的表情,她無法繼續等待,更無暇顧忌屋外的黑夜和危險,抱起女兒沖向醫院。終於,女兒的病情在醫生的悉心照料下得到控制。
等到李志輝回來時,女兒早已康復。
“對妻女,我虧欠太多,來援疆時我答應他們永不分離,但因為反恐維穩工作……”
深深的愧疚寫在這位堅強男兒的臉上,“我只有把對她們的愛,化作動力,保衛克州各族百姓,那也就是保護了她們。”
與丈夫李志輝不同,提起克州,鄭靜華內心早已結下深深的情愫:2004年,她曾隨隊來到克州,參與了阿圖什市城市總體規劃。
“援疆一直是我的夢想。”她終於如願以償。
在江西,她主要負責世界自然遺產申報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龍虎山、三清山等多個風景名勝區成功申遺,就是以她為骨幹的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克州擁有得天獨厚的風景資源,卻至今沒有一個上檔次、有名氣的風景區,實在可惜。”憑藉豐富的工作經驗,通過對克州各地風景資源的不斷考察,她認為克州的風景名勝區申報工作潛力巨大。
她帶領團隊一點點突破,在短時間內,就為克州成功申報了阿克陶縣的卡拉庫勒-慕士塔格風景區、奧依塔克冰川公園風景區,烏恰縣的紅山谷風景區、小尚亥風景區四個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
“這四個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的成功申報,讓我對克州的風景名勝申報工作信心倍增,相信不久後,克州還將擁有南疆第一個國家級風景區和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對後續的工作,她充滿期待。
因為夫妻攜手援疆,工作繁重,年初至今,他們一次都沒能回家看望父母。
“江西夫妻德高尚,比翼雙飛援邊疆。”在克州各族民眾中流傳著這樣的佳話,禮讚著李志輝鄭靜華夫婦。 並非結尾
……
啊,新疆,新疆,
你讓我們無悔,你使我們難忘!
你把我們的心裡夢融進了江西夢,
江西夢融進了新疆夢,
新疆夢融進了中國夢,
你讓我們的人生價值在夢夢相連中步步升華!
你把我們個人的輕唱,
匯進了加快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恢宏交響!
啊,新疆啊,新疆,
你是我們心靈永遠的故鄉……
援疆幹部王承忠以一首飽含民族團結深情和愛疆深情的長詩,書寫了江西援疆幹部的家國情懷,展現了一顆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援疆“十二五”規劃即將圓滿收官。5年轉瞬即逝,西域邊陲阿克陶縣在江西援建下,活力迸發,換了新顏。
“我省‘十二五’財政援疆專項資金已安排10億元,實施了44個援疆項目,‘十三五’還將安排更多資金,規劃備選項目55個。”江西援疆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黃式賢如是說。
“十二五”期間,江西援疆項目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做到了“零事故”、在質量保障上做到了“零缺陷”。
援疆項目的實施,讓“江西第100個縣”阿克陶縣全面實現了5年援疆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預計阿克陶縣生產總值將由2010年的9.7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28.4億元,年均增長13.9%。
有一份深沉的情懷,縈繫著克州60萬各族民眾。
有一種歷史的擔當,助推著克州走向美好未來。
有人說,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在天山上盛開,但雪蓮做到了。
有人說,不是每一棵樹都能在戈壁里紮根,但紅柳做到了。
有人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逆境中堅守,但江西援疆人做到了。
一周的採訪行將結束,我們與朝夕相處的江西援疆人依依惜別。
分手之際,在援疆一線工作了近5年的黃式賢拉著我們的手,深情感嘆道:“當一個人的命運能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緊密相連,還有什麼比這更光榮的呢?”
這是所有江西援疆人的共同心聲。
明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新一輪援疆大幕即將拉開,機遇和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
歷史不會忘記你們,可愛的邊疆建設者。
歷史終將記住你們,可敬的江西援疆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