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高40-80厘米。莖自基部多分枝,開展。老枝外皮灰黃色,通常呈不規則條狀剝裂;小枝白黃色或棕色,下部無毛,上部被或疏或密的短柔毛和腺體。葉灰綠色,稍肉質,枝下部葉長1-2厘米,羽狀3-5深裂,
裂片線形或倒披針狀線形,先端鈍,兩面密被短柔毛和腺點;上部葉窄線形,全緣。
頭狀花序單生枝端,長圓形,長8-10毫米;總苞片外層者較小,卵圓形,內層者披針形,兩者先端鈍圓,邊緣膜質,背部凸起,密被短柔毛和腺點。無舌狀花;管狀花約16,
花冠長約3毫米,下部淡綠色,疏被柔毛和腺體,上部黃色。
瘦果略具3梭,長約2毫米,無毛。花果期8-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蒙古和中國(內蒙古巴彥淖爾盟及阿拉善盟)。生於典型荒漠及草原化荒漠地帶的砂礫質戈壁,有時在阿拉善北部可形成面積較大的灌木荒漠群落。一般為伴生種,局部地段也能形成戈壁短舌菊稀疏群落。為超旱生植物。
繁殖方法
戈壁短舌菊半木質化的莖段。
啟動培養基:①MS+
6-BA0.25毫克/升+
NAA0.01毫克/升。叢生芽誘導培養基:②MS+6-BA0.5毫克/升+NAA0.05毫克/升;③MS+6-BA0.3毫克/升+NAA0.05毫克/升;④MS+6-BA0.25毫克/升+NAA0.05毫克/升。生根培養基:⑤1/2MS+IBA0.1毫克/升。上述培養基中分別附加30克/升蔗糖和7克/升瓊脂,pH為5.8-6.0。培養溫度為(25±2)℃;光照強度25微摩爾/平方米/秒,光照時間16小時/天。
初代培養:取戈壁短舌菊半木質化健壯無病蟲害枝條,剪去大部分葉子,先用洗衣粉漂洗,然後用流水沖洗40 分鐘左右,在超淨工作檯上先用75%的酒精浸泡30-40秒,無菌水沖洗1遍,再用20%(V/V)次氯酸鈉溶液消毒10分鐘,無菌水沖洗4遍,接種於培養基①上。1周左右,側芽開始萌動,培養基①上的玻璃化15%左右,但側芽萌發速度較慢。
繼代培養:將初代培養基中長出的側芽及時切下,接種到繼代培養基③中,3周后陸續分化出不定芽。接種於培養基③中的玻璃化程度較輕,且叢生芽較為強壯,所以在短舌菊繼代培養時宜採用培養基③的配方,繁殖係數為4。
根的誘導:將長勢較好的無根苗接種到培養基⑤中,3周以後開始長出大量根系,生根率達到80%。
煉苗與移栽:先在培養室里將已生根苗的瓶蓋打開,煉苗2天后拿到溫室中,用清水洗淨根繫上的培養基,然後栽種到經過高錳酸鉀滅菌的河沙中,澆透水,噴施綠亨2號,防止爛根,將移栽好的苗放到陰涼處1周,並注意保濕,待生長比較穩定後再放到陽光下讓其生長,移栽後的成活率達85%左右。
主要價值
研究:戈壁短舌菊是古地中海早生植物區系的孑遺植物,僅為阿拉善荒漠東部所特有。另外,該種形態獨特,是短舌菊屬中唯一沒有舌狀花的種,在分類上也有重要研究價值。
飼料:戈壁短舌菊為中等飼用植物,駱駝喜食其嫩枝,羊樂食或不喜食。
生態:戈壁短舌菊極其耐旱,耐鹽鹼,不僅是菊花優良的種質資源,而且可以作為荒漠治理、鹽鹼地生態恢復、邊坡綠化乃至中國北方植被屋面直接套用的良好材料。
保護現狀
瀕危原因:該種分布區狹小,種群數量少,屬殘遺分布,由於頻繁的放牧使其分布區日益縮小,處於瀕危狀態之中。
保護措施:在該種分布集中的地區建立自然保護點,防止過度放牧。建議將一部分戈壁短舌菊群落圍欄保護,進行生態生物學觀測與研究亦應將其引種栽培,保存其種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