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去死去死團

戀愛去死去死團

去死去死團,全名“情侶去死去死團”或“戀愛去死去死團”,是通過網際網路在台灣和香港興起的一種惡搞文化。去死去死團號稱“對抗‘戀愛資本主義’社會風氣”,以“破壞浪漫氣氛”為目的,許多民眾以為它是社會上的激進運動團體,但去死團的多數活動只是以一種戲謔方式,用KUSO、搞笑、娛樂的風格表達單身的孤單,也有人藉此表示單身也可以很快樂,並且反對商業化的慶祝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戀愛去死去死團
  • 屬性:“情侶是自己的敵人
  • 性質:譏笑情侶、擾亂情侶
  • 方法:情愛文化
基本簡介,反肉麻主義派,戀愛道德重整派,去死主義,中國內地,自由開放,較少攻擊性,更深的意義,衍生文化,生存問題,常見誤解,關鍵字,

基本簡介

自發組成的團體,成員們宣稱“情侶是自己的敵人”,以譏笑情侶、擾亂情侶約會氣氛為樂,但只是局限在娛樂範圍之內,不會去破壞情侶關係。之後有人借用“死死團”的名義,把死死團的精神“訂正”為“戀愛道德重整委員會”,意圖以“死死主義”來重整濫情的濫觴。其宗旨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無情人終變怨偶”。
戀愛去死去死團
去死去死團認為現今社會的情愛文化跟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有很密切的關係。如果越多人談戀愛,自然可能會有越多人花錢去購買情人節禮品,或是去燈光好、氣份佳的餐廳與情人共進燭光晚餐,或著一起去看電影、逛街、購物,甚至是從事某些活動而上賓館、或購買保險套、避孕藥。總之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可能充斥著各種消費活動,而越多人談戀愛也意味著消費活動越頻繁。

反肉麻主義派

抗拒肉麻主義思想的橫流濫觴,拒絕拍拖(粵語,意指談戀愛)活動,甚至刻意拆散其他情侶。
有人認為,林語堂才是死死主義的始創人,原因是他對於濫情思想的鞭撻,並指大眾應對濫情思想有所克制。他的這番言論,被某些人認為是死死主義的啟導思想(詳見肉麻主義項目一),由於部分人將對於情侶的攻擊(如拿衝天炮炸情侶)與此派思想及去死去死團劃上等號,目前較多數團員不支持此派,但仍有不少來胡鬧的鄉民以此思想為基礎而背著去死團的名義到處攻擊情侶,但這種行為在去死團中是被禁止的。

戀愛道德重整派

主要是反對不正當戀愛以及不正當男女關係(包括花心、劈腿、當第三者、金錢味道濃厚的戀愛與婚姻、非自願性質的戀愛與婚姻、一夜情、賣淫、買春、濫交等),亦反對商業化交往方式及公開的肉麻行為,會以非暴力方式拆散不正當交往(亦即誤入歧途)的情侶,但不反對正當情侶交往,並會給予祝福,目前去死團主要偏向此派,尤其在2007年2月14日二代團長五元在西門町發表演說時已經明確說道:“我們反對的是情人節被商業化,還有那些在路上上演活春宮的噁心情侶!”

去死主義

由初代團規發展出的東西,去死主義的中心是以正當談戀愛為主,在單身的時候,寧願沒有女朋友也不要隨便交個女友來濫情,而交男女朋友的時候,不花心、不劈腿、不利益交換,並且要用健康陽光的態度去談戀愛,另外,在己方還沒有決定要愛人之前,就要秉持著天下為公的精神,眾生平等,而當己方決定要追求某人時,就要用陽光的心態去追求另一半,不能有任何利益交換的心態、也不能有玩玩的心態去追求另一半,而是把對方當作是未來結婚的另一半來追求。

中國內地

自由開放

去死去死團沒有很嚴密的組織,由共同的感受維繫。只要理解並認同支持死死團的基本觀點和行為,即可算作死死團團員。團員的組成很複雜,在實際情況中,有些情侶也在團中。

較少攻擊性

相比台灣地區的死死團眾,每逢“聖戰日”就會身著死死團服,在情侶聚集較多的地段高唱如“我們帶著無數怨念集結在這裡,GO GO DIE.GO GO DIE.狗男女GO DIE,看那情侶抱頭鼠竄,心情多么舒坦”這樣的歌。中國大陸地區的死死團眾絕大多數是在網路上宣洩對一些低級無聊情侶的不滿,頂多是身穿團服出入情侶聚集地以示鄙視。

更深的意義

由於社會上日漸出現了一些不恰當的戀愛觀和婚姻觀(比如金錢萬能等等),不少人被戀人所拋棄;另外男女比例過大,也增加了男性的交友成本和難度,這些都是存在的社會問題。
死死團的存在,能讓受到這些現象傷害的人有一個宣洩療傷的場所,同時也是對這些現象的諷刺和反抗。另外,它也讓一些立志單身不能為主流社會所理解的人有了一個可以交流的場所。

衍生文化

好人文化
起源
好人文化起源於女性常以“你真是個好人,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女孩子”、“雖然你人真的很好,但是我們……”這樣的藉口而拒絕男性的追求,因此衍生出“好人”的說法,意指“對一個女性付出心力但被拒絕的男性”。
好人與死死團員
許多有類似遭遇女性拒絕經驗的男性,在網路上藉由彼此對於個人處境的分享、男女交往相關意見的交流、以及彼此的鼓勵,逐漸產生一種認同感,並產生一些共同用語和想法。其中就有“死死精神”。
隨著好人文化的發展,“好人”逐漸不再限於男性,而泛指對愛情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的人,因此女性也加入了“好人”的行列中。

生存問題

對於整箇中國社會來說,死死團是一個外來辭彙,社會對這個辭彙還沒有一個起碼的概念;因此,對於死死團來說,暴露到社會大眾面前這一段時間,是考驗他們時間.對於人來說,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社會剛了解死死團的時候,他們能給大眾留下良好的印象的話,那么,對於今後死死團進一步的發展和開展活動,都將有正面的影響。
相反,如果在初始階段出現一些不愉快的話,很可能會讓外界的人對死死團產生錯誤地認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果一旦出現一些過激行為,最壞的情況下,死死團可能會被勒令解散。

常見誤解

由於去死去死團初出現時的宗旨與現時所奉行的有所差異,加上團名“去死”二字,容易令人誤解去死團:
1)有人對去死團的印象是從《去吧!稻中乒團》而來,就以為現實中的去死團也跟《稻中》描繪的完全一樣,是出於妒忌情侶的甜蜜、見不得別人好才會組成的團體。其實去死團本身帶有KUSO惡搞性質,《稻中》只是惡搞的起點,現在的去死團是以《稻中》為基礎進行再創作,變成一個帶有惡搞、戲謔性質的團體。
2)由於平時稱呼去死去死團會把前面的“戀愛”或“情侶”省略,有人就誤以為去死團是鼓吹自殺的團體,於是把去死團視為散播不良思想的組織。其實去死團與自殺無關,“去死”是指“情侶去死”,並非叫人自殺。
3)由於去死去死團是個以Kuso為基礎而存在的非組織性游擊團體,因此在網路上發表的言論皆與事實有些微差距,有許多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就因此把去死團是為一個惡劣且無理取鬧的流氓團體,事實上在網路上那些過度厭惡情侶的言論只是為了彰顯Kuso的精神,多數並非真實行為,而對情侶做出實際攻擊(如暴力對待、言語侮辱等,但不包括勸止和善意批評不當行為)在去死團中也是被禁止的。

關鍵字

1、節日:耶(聖)誕節12/25、2/14與農曆七夕,並列為“情侶去死去死團”的三大節日。死死團員在當天的反情侶活動被稱之為“聖戰”。
2、怨念:形容因為某些事情,沒完沒了地碎碎念,最後念到所有人都受不了的地步就變成了怨念。死死團員對情侶的聲討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怨念”。
3、叛團:去死團員交了男女朋友的話,被稱為[叛團]。
4、死死主義:又名死死精神。抗拒肉麻主義思想,拒絕拍拖,甚至刻意拆散其他情侶。
5、肉麻主義:肉麻主義有兩種理解:一是由林語堂提出,指一種濫情的思想。二是指與死死主義對立的思想。
6、失意體前屈(OrZ):網路象形文字。它看起來像一個四肢撐地的小人,垂頭喪氣的樣子。最明顯的用法就是在於被甩(失戀)的時候。
7、好人:指對付出很多但被對方拒絕交往的人。通常告白得到回答是:“你是個好人,但是……”
8、壞人:對異性不見得很好,但卻有異性緣的人。
9、發卡:用委婉、公式化的方式拒絕對自己很好的追求者。除最常見的好人卡外,還有朋友卡(告白被拒絕“我們還是做朋友吧。”)、親友卡(告白被拒絕“我把你當我哥哥一樣。”)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