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北亭是一個位於濟州島濟州市朝天邑朝天裡海邊的朝鮮時代的亭子,被指定為有形文化遺產第3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戀北亭
- 位於:濟州島濟州市朝天邑朝天裡海邊
- 原來位於:朝天誠外
- 定位:有形文化遺產第3號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戀北亭是個客舍,原來位於朝天誠外,建立年代不詳,1590年(宣祖23年)李沃節制使在東北邊建造城,把亭子遷到了城上邊,並命名為雙碧亭。據郭期壽教授的重創記,朝天館位於海邊,是要到陸地去的人們等待順風颳起的地方,起名為朝天的理由也在於此。節制使李沃赴任後的第二年(庚寅年),與幕府的諸公進行協定,向衙門和村民說了這樣的話,“朝天之所以設館是因為它是盜賊常來往的路口,又是遵領聖旨的地方,豈能如此狹小陳舊呢,理應在農閒時進行改建,把它變得氣勢雄偉、華麗壯觀。”眾人聽後,都心服口服。李沃命令屬下前部將徐萬鎰負責重修,動員各具才能的工匠人,於10月動工,12月得以竣工,在東北邊建造城,其上面安置望樓,把它起名為雙碧。
雙碧這一名意為“與青山綠水連線在一起”。1599年(宣祖32年)成允文牧師重修其建築物後,以思慕國王為義,把它改稱為戀北亭。其名稱裡面涵蓋著被流放的人們在濟州關口的這兒,等待著來自京師(漢陽)的喜訊,向在北邊的國王表示思君之忠。現存的建築物是於1973年維修的,維修的當時,發現了“龍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純祖20年,1820)二月十五日 辰時入柱上樑 虎”的銘文,據此判斷,戀北亭於1820年(純祖20年)最後被維修過。設有這亭子的朝天浦口跟禾北浦不僅是官府和島民往來本土的一個關口,同時也是個等待著順風休息的地方,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期,這亭子還被用作警察駐在所。
主要景點
戀北亭在朝天城上面,朝著東南方向,前面3間、側面2間,有前後左右有退間,架構為7梁,其柱子排列和家具布局方法都屬於濟州民宅形的建築物。只有“屋頂為合閣頂子”這點與民宅不同,還有傾斜程度較低的特點。建築物朝著東南邊設在近似於方形、高度14尺的護坡(築台)上面。面向東南方向。這個築台(護坡)北邊以橢圓形的城廓圍繞著,這城廓是朝鮮朝時期濟州為了抵禦外敵而建造的要塞9陣之一朝天陣。在方形柱礎設有方柱,在柱頭放置退包,順著直角設定長欐,然後以托板來支起,四塊巧相對的柱子圍著托板的形狀很特別。地上退間為土床,內部有水井,四方都像亭子一樣敞開著,但以前曾以石築壁圍繞。據重創記記載,城壁上面設定楚樓,起名為雙壁,裡面有武器庫、倉庫、堂,據此判斷,它是作為鎮內的主樓建造的。內鎮高柱的梁奉和粗略收尾的板台工,以及傾斜度較低的屋頂,無丹青的簡樸美等,都是這座建築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