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鎮懸慈村境內的伸臂式木樑廊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懸慈橋
- 所在地:浙江省寧波市
- 類型:木樑廊橋
- 建造時間:公元1023—1032年
簡介,名詞解釋,傳說,
簡介
懸慈橋位於鄞江鎮懸慈村境內,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 ̄1032年),全長18.34米,寬近6米,橋上覆蓋木屋5間,以大柏木為梁,疊石4墩5孔。橋牆上,8根懸伸出的石樑,有力地承托著長達10.64米的木樑,使承重梁跨度縮短為8.94米,成為浙東罕見的伸臂式木樑廊橋。
名詞解釋
“伸臂式木樑橋”:又稱懸橋、挑橋、飛橋。為了取得較大的木樑跨徑,採用圓木或者方木縱橫相疊,從兩岸層層向河心出挑,等到兩頭相距五六米時,再以梁搭接。
千年傳說撩動心弦
繞綠蔭,過小橋,伴著蜿蜒的小溪,一路感受著山林的空靈清幽,我們來到此行第二站鄞江鎮懸慈村。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深深淺淺的綠色,一番江南古村的清秀之美。
聽說我們專為懸慈橋而來,村里人很自豪,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我一邊看,一邊認真聽著。原來關於懸慈橋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北宋晚期,金兵入侵,孝子張無擇背著母親一路乞討來到這裡。為躲避金兵,張無擇將母親隱蔽地懸掛於井潭,逃過一劫。後人因感其孝心,特別建了“懸慈廟”和“懸慈橋”。
當年留下的深井古稱駝井,即現在的“澄浪潭”。如今,循著石徑一路走近懸慈橋,石柱上的對聯仍然依稀可見,“望駝井對孝廟風景依稀,接大嵐通剡溪行蹤絡繹”。懸慈廟原後殿大門上也有懸匾一塊,上書“孝感動天”。
傳說
傳說動人,而民國《鄞縣通志》的記載同樣美麗:宋淳熙五年,里人劉太公出資修建懸慈廟。明代時稱“懸磁廟”,全祖望作志《懸磁葑廟緣起》。可見,懸慈村與懸慈橋在明代之前稱為“懸磁”,廟神曾是澄浪潭的葑神。葑,即生長於水中的水草。“泉水久旱不枯,潭水漫出,滋田數千畝,故建懸磁葑廟,說者以為葑以上,如空中懸磁”。因此,懸磁廟、懸磁村和懸磁橋都是因澄浪潭得名。
還有人以為,所謂的“懸磁”,是因為流經村中的清源溪又稱紺溪,“紺”是天青色,“色如鏡,聲如磐,湛然鏗然,有如冰鑒(鏡子、月亮)之懸秋也,故曰懸磁。”而“磁”在古代通“瓷”,明亮而皎潔,所以“懸磁”的意思是懸於空中的明月。
對於“懸慈”的由來,村裡的老人們也有說法:宋時,它山廟開廟廟祝,法號懸慈,他將廟籌的多餘部分籌建了孝子廟。據陳思光編《鄞江橋》記載,當時的縣市人民為紀念廟祝懸慈,將廟改稱懸慈廟。 中國橋樑網
往昔繁盛漸行漸遠
懸慈村和懸慈橋的最後重建,是在清代乾隆以後。村民們介紹,那時過懸慈村往東,可以到達據傳賀知章歸隱的高尚宅、釣台以及百梁橋,越鄞江就進入了鄞東象山港;而往南走,過奉化溪口剡界嶺進入新昌;如過橋往北往西,就到了寧波和餘姚。所以,懸慈橋上的木屋及配套的廟庵亭也應運而建,鄉親們為了生計,挑著糧物,在古橋上你來我往,細語寒暄,經久不息。橋上還刻著兩副對聯:
立馬斯須別故人,停車邂逅成知己。
久坐儘是風塵客,過橋皆成萍水人。
到了1915年,村中劉聚源等近百人發起募捐,建立“懸慈茶會”,買下一畝五分地作為茶會基地,每年的端午到中秋期間,茶會就在橋上施茶。1996年,懸慈村老人徐瑞定意外找到了近2米高的茶會碑,如今立在橋內。
正午的陽光從屋檐落下,照在石板鋪就的台階上,泛著白光,恍然間時光逆流,歲月凝固。曾經,橋西有永豐廟,晨鐘暮鼓;橋東建二聖殿,香火不絕,殿內供關羽、華佗,以及葑潭之神靈和有功於懸慈廟的善士。輕撫橋樑,依稀感應到當年橋下的溪澗里,有小孩在玩水,有村婦在浣衣,有漁人在垂釣,一片怡然天地,即使這些算不上最美的風景,但一定是天底下溫暖人心的景致。
近30年來,村莊擴建,鄉村之間有了康莊大道,偶爾只有耕作的鄉民、採風的文人行走在古橋之上,庵、廟、亭閣也都廢棄,曾經承重的4個石墩改為兩個水泥柱,它仰臥著,看著親人漸行漸疏。慶幸的是,懸慈橋的橋屋、橋石和橋台還保持了原貌,雖帶絲絲寂寞,但卻並不孤獨,因為行走其間的俱是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