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劍(漢語辭彙)

懸劍(漢語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懸劍,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季札在朋友徐君(一說徐國國君)死後,仍將朋友喜歡的劍掛在其墳前。後因以“懸劍”指守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懸劍
  • 出品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2004年出品
  • 導演:楊江
  • 編劇:姜一
  • 類型:電視電影
  • 主演:馬強,張培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運用示例,另義,

基本信息

詞目:懸劍
拼音:xuán jiàn
解釋:指守信。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新序·節士第七》
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慾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於晉,顧反,則徐君死於楚,於是脫劍致之嗣君。從者止之曰:「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贈之也,先日吾來,徐君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慾之,吾為上國之使,未獻也。雖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是欺心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遂脫劍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於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典源譯文
季札第一次出使,路過北方的徐國。徐君(一說徐國國君)十分喜歡季札(身上所佩)的劍,但是卻沒有說出來。季札心裡卻知道(徐君喜歡自己的劍),但是他還要出使到別的國,所以沒有送給他。(後來他出使完後)再回到徐國,徐君已經死了,於是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他的隨從說:“徐君已經死了,這是要送給誰呢?”季札說:“不是這樣的,我當初心裡已經決定要把這劍送給他了,怎么能因為他死了而違背自己的諾言呢!”
釋義
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後因以“懸劍”指守信。

運用示例

南朝 梁 劉孝標 《重答劉秣陵詔書》:“但懸劍空壠,有恨如何?”
駱賓王 《夕次舊吳》詩:“懸劍空留信,亡珠尚識機。”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海上述林〉下卷序言》:“凡原本所有的圖畫,也全數插入--這,自然想藉以增加讀者的興趣,但也有些所謂‘懸劍空壠’的意思的。”

另義

所謂懸劍,顧名思義,就是懸掛在空中的利劍,當然也可設定在別的地方,一般會懸在盜墓者以為萬事大吉的地方。 古代常用的反盜墓機關有“積石”、“積沙”、“懸劍”、“伏弩”、“伏火”。懸劍常與伏弩等反盜墓手法一起配合使用。盜墓賊進入墓道後,僥倖躲過伏弩,也難逃被懸劍斬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