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忠祠,是台灣彰化市的三級古蹟,是台灣一座恭奉十八義民的祠堂
歷史,歷史沿革,建築藝術、古匾,寺廟用途,寺廟內景物,
歷史
雍正年間立。
至今
至今
歷史沿革
懷忠祠俗稱“十八義民祠”,清雍正9年(1731)12月大甲西社林武力結合朴仔籬等八社聚眾為亂,台鎮總兵呂瑞麟率兵追討,屢屢皆敗。
淡水同知張宏章帶鄉勇巡莊,被番人所阻,居民聞訊,冒矢衝鋒殺退逆番,協助清廷抵抗之義民,共有十八人陣亡。地方人士乃將義民葬於縣城西門外,墓碑題“十八義民之墓”。雍正10年(1732)由粵籍監生李喬基倡建,以祭祀十八位義民。
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縣城遭攻陷,懷忠祠遭破壞。至清道光年間,該祠已廢而墓冢猶存,清光緒14年(1888)知縣李嘉棠將懷忠祠遷建於聖王廟南畔(即今日現址)。
1985年11月27日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1993年完成修復。
建築藝術、古匾
懷忠祠祠殿宇由木材、磚石建成,古貌昂然,為彰化發展史上,一重要古蹟。斗拱行成古拙少見,此祠為兩進三開間建築格局,前有廣埕,內懸有兩扁,題為[捨生取義]、[榮邁豋瀛]古匾。正殿供奉義民爺神位,上書“欽賜懷忠十八義民之神位”。
寺廟用途
主要祀祭十八義民:黃仕遠、黃展期、陳世英、陳世亮、湯邦連、湯仕麟、李伯壽、李任淑、賴德旺、劉志瑞、吳伴雲、謝仕德、江運德、廖時尚、盧俊德、張啟寧、周潮德及林東伯。
寺廟內景物
內堂
雕飾
雕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