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安地區三樣非常出名的特產:柴溝堡燻肉、懷安城豆腐皮、馬市口一窩絲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懷安三寶
- 性質:懷安特產
- 地點:懷安
- 代表:柴溝堡燻肉
柴溝堡燻肉,懷安城豆腐皮,馬市口一窩絲餅,
柴溝堡燻肉
柴溝堡燻肉始創於十九世紀初,迄今有200年歷史,被載入《全國食品大字典》。清乾隆年間,為柴溝堡人趙福全首創。後經郭璽總結前人製作燻肉經驗,創出一套獨特的製作工藝。他熏制熟肉皮醇,鮮嫩適口,被人稱讚。據《懷安縣志》載:“柴溝堡燻肉特佳,名馳省外,以之分贈親友,無不交口稱讚”。
相傳庚子年間,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西逃,路經懷安進膳,在滿桌珍饈佳肴中,慈禧和光緒維對柴溝堡燻肉青睞有加,頗為讚賞,點之為“清廷貢品”。
柴溝堡燻肉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瑰寶,有它的獨到之處。正宗的柴溝堡燻肉精選肥瘦適中的剔骨豬肉,經燜、煮、煨、燉、熏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用柏木技藝青純獨到,製作的繁複精細,使熏制出的成品肉皮焦紅而柔韌,嚼之微“筋”有齒勁;肉鬆嫩而脂少,食之爽淡而不覺膩;柏香馥郁,熏味饞人;久存不腐,蚊蠅不戀。而且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作用,堪稱烹調一絕,肉食奇葩。
現在柴溝堡燻肉在京西甚至在全國都有名氣。它不但是百姓日常膳食的佳食,也成為人們饋贈賓朋的首選禮品。
現在,懷安已把燻肉製品加工作為立縣產業來發展。現有燻肉製品作坊200多家,銷售攤點300多個。從1998年,縣裡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年生產能力達2000噸的燻肉製品廠,實現了規模化生產。柴溝堡燻肉製品廠與國家肉類研究中心聯合投資100多萬無,圍繞市場多品種、多口感的需求,開發燻肉製品新產品,將單純的豬肉熏製品,發展到目前熏制羊、狗、雞、兔肉,熏豆製品、蛋製品,“香柏烤制”的西式產品4大系列70多個品種。同時,燻肉製品廠加在技改力度,採取現代化的工藝技術,實施無菌操作,產品採用真空包裝,嚴格食品檢疫,燻肉製品的保質期達到2個多月,並通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國家質量達標食品”認證,多次被評為河北省名優產品。隨著燻肉製品知名度的提高,品種多、質量優的“柴溝堡燻肉”系列產品拓展開廣闊的市場空間,在北京、太原、呼和浩特市等地設了11個辦事處,源源不斷的燻肉製品供應著以北京為主的500多家超市,同時也擺上了美、日、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賓館及居民的餐桌。
懷安城豆腐皮
懷安城豆腐皮歷史久遠。明洪武二十年(1392年),築懷安城防邊。新城築成後,縣令下令慶賀三天。城裡的豆腐匠武老漢根據自己做豆腐的經驗,巧制而成豆腐皮。在新城落成典禮的那一天,武老漢的豆腐皮一上市,生意興隆。前來拜師學藝者眾多,武老漢把手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人此,懷安城的豆腐皮便一代代流傳下來。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李自成率軍攻克懷安城。懷安城百姓感激李闖懷安城腐皮來犒勞闖王的大軍。闖王吃後,讚嘆不已,臨行時還帶走不少。從此,懷安城的豆腐皮名聲大振,久傳不衰。
懷安城豆腐皮,薄如紙張,口感筋道,清白馥香,價廉物美。剛從豆腐皮上扯下來的豆腐皮,揉成一團,不會掉角,也不會有一絲裂縫。真是柔軟筋道。這是懷安城豆腐皮的獨到之處。用豆腐皮做成的各種冷熱葷素菜,醇香爽口,名不虛傳。
懷安城豆腐皮極富營養價值。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纖維素,還有鉀、鈣、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長期食用,能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增強人體對肝炎和軟骨病的防治能力。
馬市口一窩絲餅
一窩絲餅是“懷安三寶”之一,起源於渡口堡鄉馬市口村。懷安縣渡口堡鄉馬市口村在舊時是個“雞鳴三省”的地方。南臨東洋河,北倚古長城。明朝時是通往蒙古的要道,各地商賈、馬販子云集於此。馬市口人開飯店者與日俱增,“一窩絲”烙餅就在這種繁榮的經濟環境下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