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吳中馮秀才》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懷念友人的抒情小詩,此詩通過回憶以前與友人馮秀才分別時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和友人之間的深厚友誼。詩人運用了“時空交感”的藝術手法,形象地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幅遙遠的“時間中的圖畫”和遼闊的“圖畫樣的空間”,大大地增強了讀者的視覺縱深感和心境沉重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懷吳中馮秀才
- 作品別名:楓橋、題楓橋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杜牧(一說為張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品爭議,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懷吳中馮秀才1
長洲苑外草蕭蕭2,卻算郵程歲月遙3。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吳中:地名。今江蘇蘇州一帶。
2.長洲苑:春秋時吳王闔閭遊獵之地。在今蘇州市西南。蕭蕭:風吹草動的聲音。
3.郵程:即旅程。“郵”字通“游”字。遙:遠。
4.楓橋:地名。在今蘇州西郊。為當年作者送別馮秀才之地。
白話譯文
長洲苑外,草木蕭蕭。回首旅途,山水遼遠,歲月遙遙。
唯有分別時的那番情景,令人難以忘卻。眼前楓橋,暮煙籠罩,秋雨淒淒。
創作背景
此詩大概寫於深秋時節,詩人驀然見到草木搖落,忽記起當年在吳中(今蘇州)送別友人馮秀才時的情景,詩人作此詩時,距離此一送別事件應時間很長。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不是寫別友,而是寫懷友,但又著重於懷念與友人相別的情景,表現了詩人和馮秀才之間的深厚友誼,而整首詩中卻沒有出現“相思相憶”的字面。詩一開端,詩人便運用了“時空交感”的藝術手法,把讀者帶到“時間中的圖畫”和“圖畫樣的空間”中去,大大地增強了視覺的縱深感和心境的沉重感。“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是寫詩人的眼前景與此時情。“長洲苑”,在今蘇州之南,太湖之北,是吳王闔閭曾經遊獵的地方。這自然寫的是空間。“蕭蕭”,形容草木搖落的樣子。苑外草枯,既擴大了空間的範圍,又表現了時間的變化。一句話,不但把發生在遙遠的歲月里的往事,突現在一個短暫的時間裡;而且把詩人獨立苑中、無語凝望的神情,活脫脫地描繪了出來。大概那年送別馮秀才,正是深秋的季節,所以詩人驀然見到草木搖落,不禁屈指計算起“遊程”來,這才記起那已是遙遠的歲月了。於是把往日之情與今日之思交織在一張友誼的絲縷中,生動而形地表現出他們之間的脈脈深情。“遊程”,是空間;“歲月”,是時間。在這短短的一句詩中,時空交錯,今昔互映,有效地擴展了詩的境界,豐富了詩的意蘊,加深了詩的情感,這便是“時空交感”的藝術效應。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真正的友情,是不可能被流失的時光所淡化的。此句是寫詩人沉浸在深深的回憶中。歲月雖然是那樣的遙遠,但當年依依握別的情景,卻至今歷歷在目。趁著向晚的暮煙,頂著淅瀝的秋雨,走過寂寞的楓橋,奔向遙遠的他方,這情景是永遠不會在世人的記憶里淡化和消失的。詩人在這裡雖然沒有花一點筆墨去描寫自己如何佇立著、凝望著,直至馮秀才的瘦影消失在那暮煙秋雨之中,僅僅用一“過”字,而“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畫面,卻分明地浮現在讀者的腦際。“楓橋”,在蘇州市的西面,不少詩人都寫過它。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詩一作張祜的作品,也是題作《楓橋》的。因為馮秀才在“吳中”,所以這首詩中出現的地名,都是“吳中”的名勝。“別時”與“至今”是今昔的對映;“過楓橋”是空間的轉換,它形象地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幅遙遠的“時間中的圖畫”和遼闊的“圖畫樣的空間”。要知道,時間與空間,是一切事物賴以生存的條件和環境,也是一切藝術形象賴以附麗的基本形式,所以總結古典詩歌的時空藝術設計,是提高詩歌的鑑賞水平和創作水平的不可忽視的一環。
名家點評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晚唐杜牧之(七絕),得其正變。如《開元寺》、《貴池亭子》、《登樂遊原》、《齊安城樓後池》、《寄韓綽判官》、《懷馮秀才》、《洛陽秋夕》、《醉後書寺壁》、《聞笳》等作,俱絕句之佳者。
清·盛傳敏《磧砂唐詩》:懷人之作,不過念彼行旅之艱或睽違之久,皆屬鈍置。此獨還念別時,而無數相思,一拈出矣。下更“不忘”二字,宛然在目,曰:暮煙之際,秋雨之餘,過楓橋而握別,情鐘吾輩,誰能念此?當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我來思,雨雪霏霏”同誦。
清·范大士《歷代詩發》:楓橋不過經過之地,增上“暮煙秋雨”四字,便覺別時耿耿難忘。
清·王士禛《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等布置意味,真是絕句中神品,以後唯明高季迪有此耳。
清·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唐人送友詩,大抵把酒牽裾,臨歧送目,寫黯然南浦之懷。此獨追憶昔年臨別情景,煙雨楓橋,宛然在目,深情積思,等於久要不忘之誼也。
作品爭議
一說此詩為張祜所作的《楓橋》(或《題楓橋寺》)。且此詩《樊川文集》未收,見《外集》。《絕句》七言卷三二作杜牧詩,宋本張祜集不載。吳企明《唐音質疑錄》載:“詩乃懷人,與杜牧之題合,而與張怙詩題不符,當為杜牧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