懨

懨,a.病態,如“病~~”;b.安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懨
  • 拼音:yān
  • 部首:忄
  •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9
  • 繁體部首:心
  •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10
  • 五筆86&98:NDDY
  • 倉頡:PMIK
  • 筆順編號:442131344
  • 四角號碼:91084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6079
  • 異體:懕
漢字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漢字字義

◎ 懨 yān
【形容詞】
(1)形聲。從心,厭聲。本義:精神不振的樣子;安,也作“懕”
(2)睏倦,精神委靡。亦用以形容病態。也作“病懨懨”。如:懨懨縮縮(精神委靡困頓);懨纏(纏綿無力)
(3)微弱
僧體枯瘦,氣息懨然,漸無生氣。——清· 葆光子《物妖志》

常用詞組

◎懨懨 yānyān也作“懕懕”
(1)精神萎靡的樣子
懨懨欲睡。
安詳貌
《爾雅·釋訓》:“懕懕、媞媞,安也。” 郭璞 註:“皆好人安詳之容。”《說文·心部》:“懕,安也……《詩》曰:‘懕懕夜飲。’”今本《詩·小雅·湛露》作“厭厭”。
懶倦貌,精神不振貌。亦形容病態
唐 韓偓 《春盡日》詩:“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懕懕。”一本作“ 厭厭 ”。
(2)[weak]∶形容氣息微弱
氣息微茫,懨懨若絕。——《封神演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一鹽切《集韻》於鹽切《韻會》麼鹽切《正韻》衣鹽切,𠀤音㤿。《說文》安也。從心厭聲。
通作厭。《詩·小雅》厭厭夜飮。《說文》引《詩》作懕。《朱注》厭厭,安也,亦久也。蓋飮酒之久,將醉而有安詳之容也。
《集韻》於豔切,音𢜰。足也。或省作厭猒。
《集韻》益涉切,音魘。心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