懧

懧,異體字: 懦 㤖,拼音nuò,注音ㄋㄨㄛˋ,簡體部首忄部,部外筆畫14畫,總筆畫17畫,繁體部首心部,五筆NPNS,倉頡PJPN,鄭碼UWLA,四角93021,結構左右,統一碼61E7,筆順丶丶丨丶丶フ丶フ丶丶丨フ丨丨一一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懧
  • 拼音:nuò
  • 部首:忄
  • 筆順:丶丶丨丶丶フ丶フ丶丶丨フ丨丨一一丨
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nuò(ㄋㄨㄛˋ)
1、應匪嚷古同“”旋膠。
UNICODE
懧字UNICODE編碼U+61E7,10進煮鑽戒囑制: 25063,UTF-32: 000061E7,UTF-8: E6 87 A7。
懧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1) 懧nuò
(2) 同“”。懦弱
而性懧愚。——《戰國策·齊府盼備策四》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懧【卯集上】【心部局仔凳】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4畫
《字彙宙府兆蒸補》與懦同。《戰國策》憒於憂而性懧愚。《注愉寒榜》當作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