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概況,教學活動,主要論著,科研項目,所獲獎勵,社會工作,榮獲獎項,訪談實錄,意想不到的機會降臨了,教授是個愛打瞌睡的人,下決心做出成績來,最牽掛的是家人,
人物概況
教學活動
主要論著
著作名稱 |
Infinite Element Methods,Peking Univ.Press,Vieweg.1995 |
J Diff Eq 151(1999) 134-160 |
Math.Comp 67(1998) 1383-1400 |
SIAM J.Numer Aual 322(1995) 542-559 |
Vortex Methods.Science Press,Vieweg.1997 |
科研項目
起止時間 | 項目名稱 | 資助來源 |
1997-1999 | 教委博士點基金 | |
大規模科學工程計算 | 攀登項目 |
所獲獎勵
獲獎時間 | 所獲獎勵 |
1995 | 第七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
1995 | 國家教委優秀學術著作特等獎 |
1994 | 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 |
社會工作
榮獲獎項
中國工業與套用數學學會第十四屆年會於2016年8月在湘潭大學舉行。大會頒發了第六屆蘇步青套用數學獎,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應隆安教授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袁亞湘院士獲此殊榮。在8月12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中國工業與套用數學學會理事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副秘書長郭雷院士和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勇為獲獎者頒獎。
訪談實錄
數學研究需要敏捷的思維,73歲的應隆安教授依然思維敏捷,步伐矯健,穿過迷宮一樣的北京大學教學樓走廊時,在他後面我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他。他告訴我:“數學是門很有意思的學問,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研究下去。”
意想不到的機會降臨了
30多年前,應隆安被通知將被派往美國留學時驚訝不已,不禁想起了“文革”中的那張大字報。
1966年的一天,應隆安在校園裡看見一張批判自己的大字報,說是他和數學系的其他兩位老師因成分不好,不應該被派遣出國留學。他這才知道自己曾被內定派往國外,“文革”打碎了他的留學夢。從此他完全放棄了出國的想法,一心撲在偏微方程的研究上。1978年秋,沒想到又有了出國的機會,惡補了3個月英語的應隆安脫穎而出。
“太激動了,沒想到在中美還沒有建交時就能去美國留學!”回想當時情景,應隆安頗為感慨,當時他已經42歲了。
應隆安記得,赴美來到紐約,接機的華僑熱情極了,送給他們每人一張明信片,便於給家人寄回一封平安家信。“這張明信片到現在我還保存著。”那時的應隆安過了把明星癮,他去快餐店剛拿起漢堡包咬了一口,就被記者拍下,將照片登在報紙上。他去超市,拿起一隻雞,又被照下來。
教授是個愛打瞌睡的人
應隆安到時,Courant已逝,所長是Lax,也是猶太人。第一天見面,Lax很客氣地說讓他自選一個合作夥伴一起研究,應隆安說:“我就選你吧。”於是一拍即合,跟隨Lax繼續自己的研究方向——偏微方程。第二年國內希望他歸國後開設計算數學這門新課,應隆安開始兼涉及這個領域。
Lax是個很熱情的美國人,把自己家的沙發搬到應隆安的公寓中,常常一起討論學問。
“Lax是個非常有名的數學家,而且還有‘特異功能’。”提起自己的指導教授,應隆安露出了笑容。“他喜歡在別人做報告的時候打瞌睡。”第一天,應隆安向Lax匯報在中國的研究成果時,Lax很快進入夢鄉,但往往在某個關鍵問題時,Lax會突然醒來提出問題,總是讓人措手不及。有一件趣事:一次,一位蘇聯數學家到紐約做報告時,Lax同往常一樣睡著了,還打起了呼嚕,這讓這位數學家十分生氣,Courant研究所的人便聯名寫了封這樣的證明信:我們證明Lax已經在報告會上睡著過100萬次了。
下決心做出成績來
訪問學者沒有學分壓力,但應隆安心中充滿使命感,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出成績來。出國前,他和郭仲衡、韓厚德共同進行的“斷裂力學研究”已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小有成就了,但是在美國他絲毫沒有鬆懈,儘量多聽講課,學習人家的研究方法。著名科學家尼勒博爾的授課就很受應隆安推崇。
尼勒博爾不喜歡遵循講義,喜歡講什麼就講什麼。有一次上課,他說:“昨天我看了一篇論文,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那篇論文。”講到一半,尼勒博爾覺得論文中的論證方式他不認同,便開始講他突然想到的論證方式,但畢竟是臨時想出來的,論證到一定步驟時論證不下去了,學生你一句我一句幫忙提議,到下課也沒有結果。於是尼勒博爾說:“今天的作業就是這個,想出繼續論證下去的方法。”到了下節課,尼勒博爾會把上節課沒有解答完的步驟解答完。應隆安很佩服這種鑽研精神,也欣賞他上課的方式。回國後,他也常用這種方式授課,深受學生歡迎。
最牽掛的是家人
在美國,每個周末都會有美中友好協會會員帶他們參觀,還有會員專程到公寓來教他們口語。為了省錢,應隆安和兩位同事合租一套公寓,家具都是當地華僑華人贈送的。周末他們去紐約唐人街買菜,自己做著吃。
剛到美國那年,華盛頓下起大雪,把家門口的路封了。眼看預存的糧食漸漸吃完,“那真叫彈盡糧絕,如果雪再不化就要報警了。”講到興奮之處,應隆安不禁爽朗地大笑:“沒什麼困難,笑笑就過去了,唯一牽掛的是遠在中國的妻子和兩個孩子。”
打電話回國太昂貴了,應隆安捨不得,在美國兩年只打過一個電話,就是告訴妻子他要回來了。回國時,應隆安為家裡帶了彩電、冰櫃、錄音機、打字機、照相機,給朋友帶了手錶、計算器、彩色膠捲。1981年國內還沒有彩色膠捲,應隆安特意囑咐朋友照完相後給他寄回美國沖洗。
轉眼間30多年過去,應隆安的一雙兒女都在美國取得了博士學位。問及赴美留學經歷在其人生中的意義,他笑言:“美國的經歷開拓了我的視野,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沿著這些方向我做了很多研究,但那只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