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大城市病”的空間績效理論建構及規劃方法研究

應對“大城市病”的空間績效理論建構及規劃方法研究

《應對“大城市病”的空間績效理論建構及規劃方法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趙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對“大城市病”的空間績效理論建構及規劃方法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趙民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在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我國特大城市將面臨規模增長和增量約束的雙重壓力,因空間失配的“大城市病”將日益嚴重。由於忽視規模與空間組織的內在關聯性及相應的機理研究滯後,目前的規劃工作不僅難以對住房、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大城市病”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也難以提出系統而又行之有效的對策,客觀上已經影響了城市運行效率的提高。.為應對現實“困境”並面向未來發展,本課題從規模-空間結構角度系統地審視和解釋大城市病的空間表征和內在成因機理;以城市空間組織和運營的視角,試圖整合和構建起大城市空間結構發展的績效理論;在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深入探討最佳化城市空間結構和提高城市運行效率的規劃對策。

結題摘要

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邁入“下半場”,應對和治理“大城市病”、實現經濟社會和空間的高質量發展,將是大城市(包括特大、超大城市,下同)國土空間規劃的一項重要任務。長期以來,與城市規模增長相匹配的空間組織最佳化和結構調整一直是空間規劃的核心任務之一;通過規劃引導使大城市走向“多中心”布局看似不言而喻,但一些形態上具有“多中心、組團型”理想布局的大城市,甚至被大江大河分隔,其向心擁堵往往也很嚴重。由此,客觀上需要對大城市“多中心”戰略加以重新辨析;在科學意義上,尤其需要搞清楚城市空間結構績效的內在機理。本項目系統梳理了空間結構及績效理論,並運用大數據和常規數據對若干大城市做了實證分析和模擬研究,結合案例闡明了為什麼必須從“動-靜態”空間耦合視角去認知城市空間結構。基於對空間結構和績效的解析,解釋了一些大城市“多中心”戰略未能奏效的成因,並從機理上辨析了針對“單中心”和“多中心”結構效率的經驗研究爭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適應我國大城市空間發展的“均衡模式”與“分層模式”兩種可能選擇,並針對兩種模式的空間組織特點提出了高產性、低熵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這四個績效指針。此外,本項目還延伸到對城鎮體系、城市群以及城市發展模式等的研究。本項目研究的套用價值在於指明了需要以結構層面高效、合理的空間組織模式來克服市場分散決策帶來的“合成謬誤”,要從動態結構與靜態結構相契合的視角去選擇適應我國大城市空間發展的模式。將這一概念套用到大都市圈,諸如廣州-佛山地區,則跨行政區的組團之間應以“聯而不融”為空間規劃原則和運作策略。本項目的科學研究和理論性闡釋均是以套用為目標。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持續發展,大城市的數量將不斷增加,規模也會進一步擴大,大城市和都市圈的空間結構和結構績效問題將不斷顯現並帶來嚴峻挑戰;在新時代的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中,本項目研究所提出的相關規劃理論和規劃對策可望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