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元書院
- 拼音:yingyuanshuyuan
- 所在地:廣東廣州
- 建造時間:清同治八年(1869)
應元書院,位於廣東廣州。清同治八年(1869)廣東布政使王凱泰創設於粵秀山麓應元宮。每年二月十五前進行甄別,選舉人入學,錄取正課30名,外課10名、附課25名。修業...
應元書院由兩廣學務處改為廣東先賢祠。1930年,在學海堂書院,菊坡精舍與應元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廣州市第二中學。1930年,廣州市立二中正式成立。學制實行三·三制,...
廣東各書院多爭取聘他擔任講席。他先後主講三水的肄江書院、惠州的豐湖書院、潮州的金山書院和韓山書院。後來回廣州主持應元書院,又任學海堂山長。光緒二十年(...
何藻翔(1865-1930)初名國炎,一字梅夏,號溥廷,晚號鄒崖逋者。廣東順德人。早年肄業應元書院。...
清同治十年(1871),在應元書院攻讀的順德舉人梁耀樞高中辛未科狀元,被傳為“應元佳話”;近代嶺南的風流人物陳澧、朱次琦、梁啓超、胡漢民、梁鼎芬、文廷式等都曾在...
同治年間(1861年~1875年),回端州“丁優”,受聘主講廣州應元書院。光緒五年(1879年)八月,擢陝西巡撫。光緒九年(1883年)七月,陝西道監察御史劉恩溥彈劾其貪瀆、...
清同治十年(1871),在應元書院攻讀的順德舉人梁耀樞高中辛未科狀元,被傳為“應元佳話”;近代嶺南的風流人物陳澧、朱次琦、梁啓超、胡漢民、梁鼎芬、文廷式等都曾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月停辦,三十四年與應元書院合併,建立存古學堂。民國時改為廣州市立一中。參考資料 1. 《教育志》 二、菊坡精舍 .廣東省情網[引用日期...
1874年乞歸故里,在籍十年,主講廣州鳳山、應元書院。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漢《華岳廟碑斷本》宋拓本,故他把在廣州所築之樓名曰“泰華樓”。李文田故居...
崔志民指出,照片上百步梯東梯一側下方另外一系列的建築物據推測為應元書院,對照《應元書院志略》上手繪的示意圖,照片上學海堂與示意圖上的位置也驚人地一致。...
1874年乞歸故里,主講廣州鳳山、應元書院,在廣州築泰華樓,藏書甚富,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漢《華岳廟碑斷本》宋拓本。1885年回京復職。1894年甲午戰爭,任...
福建水師的9艘艦船和馬尾船廠均被擊毀。何璟因戰敗被即行革職。回粵歸里後,晚年在粵應元書院講學。1888年(光緒十四年)病故,享壽72歲。 [4-6] (圖為文魁...
唐代開科取仕以來,廣州成為省內讀書人學習進修之地,至今,越秀區內還保留著眾多古老地學宮、書院、學堂地遺蹟遺址,如南海學宮、粵秀書院、越華書院、應元書院、...
商衍鎏從小苦讀,1894年甲午科舉人,在廣州光孝寺西華堂讀書多年,後又入學海堂、菊坡精舍、應元書院。1904年甲辰科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入進士館。其間...
六年,遷廣東布政使,裁陋規,省差徭,覈釐捐,丈沙田,濬城中六脈渠,增建應元書院。七年,擢福建巡撫,課吏興學,禁械鬥、火葬、溺女、淫祀舊俗,奏請撥釐金糴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