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鎔(1852~1936),廣東番禺人。原名國鎮,字玉臣,號澹庵。光緒六年進士,授編修,後以講學終其身。辛亥革命後,閉門著述,以遺老自居。著有《屈翁山墓碑》等書。
基本介紹
- 本名:吳道鎔
- 字號:字玉臣,號澹庵
- 出生時間:1852
- 去世時間:1936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少時在廣州就讀,後轉入應元書院學習,得書院主講李文田的悉心指點,學業大有長進。光緒元年(1875)中舉,光緒六年成為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2年後授編修。這時李文田亦被召進京,入值南書房,以吳道鎔為記室。師生二人共事多年,吳道鎔得賢師指點,造詣日深。但其厭倦仕途,喜以教育後學為己志,遂辭官回故里。他回到廣州,便邀同學巢德芬設大館於廣府學宮,一時四方學子紛紛前來求學,他成為士林景仰的宗師。廣東各書院多爭取聘他擔任講席。他先後主講三水的肄江書院、惠州的豐湖書院、潮州的金山書院和韓山書院。後來回廣州主持應元書院,又任學海堂山長。光緒二十年(1894)粵督岑春煊將兩廣大學堂改為廣東高等學堂,聘他主持學政為總理(相當於校長),為廣東造就不少人才。其學生汪兆鏞、汪兆銓等,後來都成了名人。吳道鎔工詩文,曾主修《番禺縣續志》,著有《澹庵詩存》、《澹庵文存》、《明史樂府》,這些書均已出版存世。吳道鎔成就較大的還有其書法, 1929 年他書寫《屈翁山墓碑》的晉唐小楷,書法家評價很高。
人物事跡
一代碩儒吳道鎔(1853—1935),字玉臣,號澹庵,廣東番禺人。光緒六年與同鄉梁鼎芬同科進士,入翰林院,散館授編修,中年辭官返粵不復出仕,自此“被服儒素,講學終其身”。先後主講潮州韓山、金山書院、惠州豐湖書院、廣州應元書院等,與石德芬在郡學設館,從學者數萬人。後補為三水縣肆江書院、學海堂學長、主持廣東大學堂、廣東高等學堂監督八年,以能貫通新說舊學,使諸生誠服,又為部咨議官、廣東學務公所議長。到晚年,更是淡泊名利,謝絕一切功名,省志局、學海堂禮聘皆不就,閉門著述,兒乎以鬻字為生,但仍專力編輯鄉邦文獻,歷二十年之功,著述頗豐。著有《澹庵文存》、《澹庵詩存》、《明史樂府》,並主修《番禺縣誌》,選輯《廣東文徵》等二百四十卷。 吳道鎔是當時極具影響力的遺老書法家。少年時曾入應元書院從李文田學,固為李文田弟子。李文田入直南齋,吳氏為其記室。吳氏在學術上深受李氏的影響,書法亦不例外。走的路徑是由法度謹嚴的唐楷再上溯骨格雄強的隋碑和北碑,似乎與李文田的承傳有直接的關聯。他在《跋李文誠師臨醴泉銘》中憶述:“余丙戌(1886)散館,習書於先師李文誠公邸第。出都,師以縮臨醴泉銘贈,曾付石印,得者寶之……其結字運筆,收束精神,細入毫髮,而肌理血脈骨韻姿勢皆肖。他人矜意為之所不能到。猶憶曩寓邸第時,師每下值,不脫衣冠,就案評騭余書畢,信手展紙,背臨歐書,頃刻累幅,無一懈筆。此不惟絕藝入神,亦有精力過人遠也。”從上評述中可知,吳道鎔的書法,初宗晚唐的柳公權書法,骨格剛勁挺拔,筆畫瘦硬遒勁,方整有勢。他散館後,曾於李文田家研習書法,在李氏的悉心指導下,臨習初唐的歐陽詢《九成宮醴泉》,得其方勁的用筆和堅挺的骨格。又於泰華樓得見李氏所藏漢、魏、隋、唐諸珍貴拓本,眼界大開,書法造詣日深。到晚年,他改習隋碑《蕭飭性夫人墓誌》,書風為之一變。雖然未臻李文田雄強渾嚴、骨格錚錚的風範,但他卻沒有盲目追隨和效法,以帖學為本,摻以隋碑的意蘊,遂形成挺勁肅穆的風格樣式。吳氏素不以書名,他的書法雖受到館閣體的影響,但在遺老群體中,卻能獨樹一幟,並對嶺南有著極大的影響,與當時的陳融、桂坫、葉恭綽並稱“嶺南四大家”。
吳道鎔雖以榜書為人稱道,但他傳世墨跡仍然是行楷書居多。余見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其晚年作品兩件:一件是行書,款署:“堯生仁兄雅屬吳道鎔”,字形多從柳公權、顏真卿書法中取法,骨骼堅韌挺拔,用筆方圓兼使。另一件則為行楷“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惠風和暢遊目騁懷”八言楹聯。上聯款署:“俊民仁兄大人正之”,下聯款署:“吳道鎔”,是聯字形多從隋碑《蕭飭性夫人墓誌》中取法,結字方而近扁,用筆幾與《蕭飭性夫人墓誌》吻合。此聯是吳氏晚年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