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通論

憲政通論

憲政,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從歷史上看,憲政的產生總是基於這樣的理由,即確定國家的權力的邊界並限制國家的管理者。憲政,是一個比法治或法治國更高的抽象概念,其含義與有限國家相當。在有限國家中,正式的政治權力受到公開的法律控制,而對這些法律的認可又把政治權力轉化為由法律界定的合法的權威。它表明,在國家和社會之間至少存在一種區別或對立,否則,就無甚理由為國家制定規則。”

憲政與共和、民主一樣,都是現代政治體制的價值選擇。憲政重點強調對政府權力(國家權力)的限制與防範;共和強調政府的公共性、公平性和中立性,即強調政府必須為所有人服務;而民主則強調公民的參與權、選擇權和程式正義。三者的側重點不同,但三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區別使它們相互補充與結合成為必要,聯繫使它們整合成一個混合體製成為可能。當今世界上最理想的政治體制,應當是共和、民主、憲政的整合。

基本介紹

  • 書名:憲政通論
  • 又名:Overall Insight into Constitutionalism
  • 作者白鋼 / 林廣華
  • ISBN:7801905164,9787801905161
  • 頁數:382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05-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憲政,在一定意義上說,是一種政治技術,一種組織政府的方法。它通過具體的制度安排,來實現社會正義和保障基本人權原則。這一政治技術,只有在具備以下三個政治向量的前提下,才能成為最佳:一是它要求政府受制於憲法,政府只享有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權力並只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二是權力配置,應以避免集權和專制為原則,它要求要有一個獨立機構行使司法權,以保證政府不得偏離憲法規定;三是憲法應具有可操作性,它所表達的理想、所規定的原則與程式,應能引導並規範公民的價值取向。
世界是千姿百態的,世界上的憲法也多種多樣,初步統計有將近170種之多,其中半數以上是1974年以後制定的。不同的憲法規制出不同的憲政,憲政模式具有多樣性。在憲政取代專制政體已成為現代國家治理形式和價值目標的情況下,開展比較憲政研究,探索其結構與動力、實踐與經驗,取長補短,擇善而從,是推動憲政化進程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進一步肅清專制主義流毒,加強政治文明建設的理性選擇。
基於這種認識,憲政應當是政治科學研究的主題。然而在以往的政治科學研究中,共和、民主的話題格外受到研究者的青睞,而憲政話題卻只為先前受過法律訓練的少數學者所倚重,以至於國際知名的政治學家G.薩托利說:“憲政不是政治科學的傳統主題”。他甚至認為“新的”政治科學幾乎沒有條件來討論這個問題,“原因在於政治科學熱衷於非正式的過程,而不關心正式結構。新一代政治科學家尤其不相信存在諸如國家之高度抽象的概念,只專心致志於如群體之類的基層單位,並且對(本特利所說的)動態過程、對變遷、對‘正在做的事情’養成濃厚的感情。”
薩托利的說法可能有些武斷或偏頗,但他所抱怨的現象若移視於中國政治科學,則可謂一語中的。長期以來,在中國,憲政話題只為憲法學者所關注,政治學界罕有學者介入。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政治科學的一大缺憾。
為此,從20世紀的最後一年起,我們就在博士課程中開設“憲政理論”這門專業基礎課,以迄名副其實地使憲政成為政治科學研究的主題。本書就是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就中,林廣華博士貢獻尤多。其所以取名《憲政通論》,是因為本書所討論的各種問題,都是憲政領域最基本的話題。在取材上,旨在總結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經驗與成果,力求貫穿古今,熔鑄中外;在研究方法上,摒棄“我注六經,六經注我”的傳統套路,堅持實事求是;對憲政範疇、起源、基本原則,對憲政的結構、實踐、經驗、模式,作學理上的梳理與分析,試圖構建憲政科學的框架體系以推進學科建設。
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至於其實現程度,則有賴於廣大讀者和同行專家檢驗了。“論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闕。”我們真誠地希望能得到評頭品足式的批評,以便協力把憲政研究引向深入,最終達致“事信言文,乃能表現於後世”。

作者簡介

白鋼,1940年1月生,江蘇睢寧人,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代表作有《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中國皇帝》、《選舉與治理》等,發表論文200餘篇。
林廣華,1967年2月生,湖南省洞口縣人,法學博士,現就職於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主要代表作有《違憲審查制度比較研究》及論文若干。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憲政的基本理論
一 憲政的概念
二 憲政的特徵
三 憲政的類型
第二章 憲政制度的歷史發展
一 憲政的演展
二 中世紀的思想、制度資源
三 憲政與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四 憲政與民族國家的興起
第三章 憲政的價值基礎
一 憲政的宗教之維
二 幽暗意識與憲政
三 自然法與憲政
四 契約論與憲政
第四章 憲政的基本原則
一 憲法至上原則
二 民主原則
三 法治原則
四 人權原則
五 權力制約原則
六 有限政府原則
七 保障財產權原則
第五章 憲法與憲政
一 憲法詞義的演變
二 憲法是什麼
三 憲法與憲政的關係
第六章 憲政與民主
一 憲政與民主的關係
二 憲政民主:一種理想的政制
第七章 憲政與法治
一 法治的源流與內涵
二 憲政與法治的關係
第八章 憲政與人權
一 人權的概念及其歷史發展
二 憲政與人權的關係
第九章 憲政與有限政府
一 政府及其職能
二 政府權力的合法性
三 憲政與有限政府的關係
第十章 憲政與市場經濟
一 市場經濟的含義與特徵
二 市場經濟是憲政產生的基礎
三 憲政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保
第十一章 憲政與違憲審查
一 違憲審查的涵義
二 違憲審查制度的主要內容
三 各國違憲審查制度模式的分類與啟示
四 違憲審查對憲政的價值
第十二章 依法行政與憲政
一 依法行政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徵
二 依法行政與憲政的關係
三 沒有憲政,依法行政就會失去靈魂,在實踐中也
就會脫離其真實的含義
四 當前我國依法行政的制約因素及其對策
五 加強憲政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第十三章 憲政實踐的邏輯
一 現代西方主流民主理論
二 現代西方民主的基本制度
三 現代西方民主的運行機制
四 餘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