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漢字)

憂(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憂(拼音:yōu、yòu)是現代漢語常用字。“憂”與它的繁體本是兩個字。簡體的“憂(以下作:憂yòu)”讀yòu。關於其本意,《說文解字》解釋為“不動也。”段玉裁改“不動也”為“心動也。”繁體的“憂(以下作:憂yōu)” 本意是愁悶、發愁;又由憂愁引申指使人憂愁之事,如困難、疾病、喪事等。許慎將“憂(yōu)”解釋為從容不迫地行走。“憂(yòu)”因極少在典籍中用到,現代漢字簡化時,被用作表示發愁義的“憂(yōu)”的簡化字,讀作yōu,它的本義反而不為人知曉了。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憂
  • 外文名:worry;be worried
  • 拼音:yōu、yòu
  • 注音:ㄧㄡ、ㄧㄡˋ
  • 部首:忄
  • 筆畫數:7
  • 五筆:NDNN
  • 倉頡:PIKU
  • 統一碼:5FE7
  • 鄭碼:UGR
  • 繁體:憂
  • 異體:㤑懮𠪍𠮕𢙥𢚧𢟜𨗫
  • 古字:㥑、𢝊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 
  • 筆順:丶丶丨一ノ乚丶
字源解說,詳細解釋,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廣韻,字形書法,書寫提示,書法欣賞,音韻參考,

字源解說

“憂”與它的繁體本是兩個字。簡體的“憂(yòu)”是形聲字。從心,尤聲。本義為心動。繁體的“憂(yōu)”也是形聲字。從(suī),聲㥑(yōu),“夊”是緩緩行走的樣子。“㥑”實為“憂(yōu)”古字,是個會意字,從心,從頁,最早見於金文,在戰國文字中較常見。古人以為心是主管思想的器官;“頁”本像人首臉面之形;此字從心中憂愁反映在臉面上會意。 字義為憂愁。《說文》將㥑、憂(yōu)分為兩字,“㥑”解釋為“愁也”,“憂(yōu)”解釋為為“和之行也”,實則二者本為一字之分化。典籍大都以憂(yōu)為憂愁義,㥑多不用。
右圖字形1出自西周晚期毛公鼎,文例為:“俗(欲)我弗乍(作)先王㥑。”此例各家多釋為“憂(yōu)”,按字形,像突出頭部而特加手形的人,故有釋為“覓”或“擾”的可能性。錄以備考。右圖字形2以下從上“頁”、下“心”,可確釋為“㥑”字。後“憂(yōu)”行而“㥑”廢,現代漢字簡化時,“憂(yōu)”簡作從“心”、“尤”聲的“憂”。

詳細解釋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yōu
動詞
愁悶,發愁
worry
《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其誰知之?
憂愁;憂傷;憂憤;憂心忡忡
放心不下;擔心
worry
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擔憂;杞人憂天;憂國憂民
〈文言〉戲謔。
《詩經·大雅·板》:匪我言耄,爾用憂謔。
名詞
使人憂愁的事
suffering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樂琴書以消憂。
憂患;高枕無憂
〈文言〉特指父母的喪事
mourning
《明史·列傳七十二》:遷時居憂,力辭,服除始拜命。
丁憂;憂服;憂紀;憂艱
〈文言〉疾病。
《孟子·公孫丑下》:“有採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趙岐註:“憂,病也。"
(Yōu)姓氏用字。
形容詞
〈文言〉閉塞不通。
鬼谷子·權》:憂者,閉塞而不泄也。
〈文言〉通“優”。平和;寬和。
《管子·小問》: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止以力。
yòu
動詞
〈文言〉心動
《玉篇·心部》:憂,心動也。
(釋義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動也。從心尤聲,讀若祐。於救切(yòu)
和之行也。從夊㥑聲。《詩》曰:“布政憂憂。”於求切(yōu)【譯:從容不迫地行走。字形以“夊”為形旁,“㥑”為聲旁。《詩經》說:“發布政令十分寬和。”】
【注釋】
①不:當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作“心”
②和之行:柳榮宗《引經考巽》:“行和者從容不迫。”
③從夊:夊有行義。
④《詩》:指《商頌·長發》。今本作“敷政優優。”

說文解字注

心動也。
各本作不動也,今正。《玉篇》曰:心動也。《廣韻》曰:動也。與頁部之?義近。
從心,尤聲。讀若祐。
於救切。古音在一部。
和之行也。
《商頌》毛傳曰:優優,和也。《廣雅》釋訓:憂憂,行也。行之狀多。而憂憂為和之行。和,當作龢。憂今字作?,以憂為㥑愁字。
從夊。㥑聲。
於求切。三部。
《詩》曰:布政憂憂。
《商頌》文,今詩作優優。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憂(yòu)
《集韻》尤救切,音祐。《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從心從尤。似應玉篇為是。
【卯集上】【心部】 憂(yōu)
〔古文〕𠪍𨗫《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本作㥑。今作憂。《說文》:愁也。《爾雅·釋詁》:思也。疏:憂者。愁思也。《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又疾也。《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註:憂或為疾。
又幽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謂時當幽隱也。
又辱也。《易·繫辭》:小人道憂也。
又居喪曰憂。《書·說命》:王宅憂。
又孕病曰憂。《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又人憂則頭低垂。《禮·曲禮》:下於帶則憂。註:憂則低也。
又幽憂曰癙憂。《詩·小雅》:癙憂以癢。《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又姓。出《姓苑》。
又《韻會》烏侯切,音謳。義同。《集韻》:作㥑。
又《集韻》《韻會》並於救切。《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又葉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又葉衣虛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隱居,倏忽游遨無遺憂。
又葉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
又葉一笑切,音要。《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又《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於鵠。旣見君子,云何其憂。鵠,居號切。
又葉於糾切,音黝。《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為膏而,祇離咎也。 《集韻》:本作㥑,或作懮。《說文》:從心從頁。頁,首也。心憂則發白。
又《字彙補》:亦與𢖒(優)同。《說文》:憂和之行也。引《詩》布政憂憂。後人以㥑愁之字從憂,遂以憂和之字從𢖒,浸失六書之原矣。

廣韻

於救切,去宥匣 ‖ 尤聲之部
動也。【校釋:動,《說文》作“不動”,段玉裁改作“心動”,與《玉篇》同。】
於求切,平尤影 ‖ 憂聲幽1部
愁也。又姓,出《姓苑》。於求切。十七。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廣韻》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廣韻》書影

字形書法

書寫提示

❶“忄”窄“尤”寬,頂部和底部左右旁齊平。
書寫演示動畫書寫演示動畫
❷“忄”,首筆在橫中線。
❸“尤”,橫筆從橫中線上側起筆,撇向“忄”下側;乚從橫中線起筆,鉤部超出上部。

書法欣賞

(書法圖來源

音韻參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聲調四呼韻系韻攝
廣韻
於救
去四十九宥
去聲
三等
開口
於求
下平十八尤
平聲
三等
開口
中原音韻
尤侯齊
尤侯
陰平
齊齒呼
洪武正韻
於尤
十九尤
平聲
分韻撮要
第五修叟秀
陰平
(音韻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