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自殺顧名思義就是不會很快地結束生命,但會縮短壽命,這樣的過程就叫慢性自殺。
基本介紹
簡要介紹,標準習慣,分析原因,實例解讀,
簡要介紹
相對自殺而言的。以不正確的生活方式縮短壽命,即為慢性自殺。
標準習慣
- 晚上12點後睡覺。
- 不吃早餐。
- 每天對著電腦14小時以上。
- 吸菸。
- 不做定期身體檢查。
- 飲酒過量。
- 長時間呆在室內。
- 與人無良好溝通。
- 缺乏鍛鍊。
- 總是上夜班,日夜顛倒。
- 不卸妝睡覺。
- 臨睡前吃得太飽。
- 心態差。
分析原因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加班,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這是32歲乳腺癌晚期女教師于娟的臨終感悟。在一篇名為《為啥是我得癌症》的日記中,于娟反思種種生活細節,並忠告大家善待自己的身體。下面,擷取她文章的幾個片段,也許能給同樣背負生活壓力的你我一些最珍貴的警示。
暴飲暴食傷身體
“我是個率性隨意的人,吃東西講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讀書時,導師有六個研究生,我是唯一的女生。但是聚餐的時候,五個男生沒有比我吃得多的。即便工作以後,仍然忍著腰痛(其實已經是晚期骨轉移了)去參加院裡組織的陽澄湖之旅,一天吃掉七個螃蟹。”
日本一項研究成果指出,“每頓都吃得很飽”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飽”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機率更大。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建議,做到只吃“八分飽”,不妨嘗試以下幾招:感到有點兒餓就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每口飯咀嚼30次以上,減慢速度。
嗜葷如命不可取
“得病之前,每逢吃飯若是桌上無葷,我會興趣索然,那頓飯即便吃了很多也感覺沒吃飯一樣。那時候沒有健康飲食一說,而且北方小城物質匱乏,葷食稀缺。我吃的都是葷菜。”
無肉不歡的人,很容易出現肥胖、冠心病、腫瘤等問題,而足量的蔬果纖維,能減少結直腸癌、乳腺癌等數種癌症的發生率。要保證身體需要,每天應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過75克,體積相當於一副撲克牌大小。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科學項目經理蕾切爾·湯普森博士推薦:西紅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險,花椰菜、捲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統癌症的幾率,草莓、洋蔥、大蒜中都含抑制腫瘤生長的成分。
熬夜、晚睡沒好處
“回想十年來,我基本上沒有12點之前睡過。學習、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與此同時,網聊、BBS灌水、蹦迪、K歌、保齡球、一個人發獃填充了每個夜晚。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平時的早睡也基本上在夜裡1點前。”
“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的說法並不誇張。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餘名30—50歲的癌症患者,發現其中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後才會休息。長期熬夜會影響神經中樞,干擾內分泌,影響免疫機制,讓人更易患上癌症。熬夜最好不要超過12點。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間窗簾有遮光布的房間睡覺,漆黑的環境有助於體內褪黑素的生成。
身體太勞累
“每當我想起來好好學習的時候,差不多離考試也就兩個星期了。我會下死手地折騰自己,把自己當牲口一樣,快馬加鞭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廢寢忘食嘔心瀝血苦不堪言……最高紀錄一天看二十一個小時的書,看了兩天半去考試。每一輪考試下來,都很傷,傷到必定要埋頭大睡兩三天才能緩過來。”
淋巴瘤、肝癌、肺癌被列入累出來的癌症前三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腫瘤外科孫凌宇表示,過度勞累雖不直接導致癌變,但會導致肝病、肺病反覆發作、不斷加重,並最終誘發癌症。所以,不要過度勞累,加班不要太晚,工作時間不要過度緊張,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周六日保證一定的休閒時間、健身活動,以調試心情。平時也可多做一些淨化心靈的活動,如靜坐、冥想、聆聽心靈音樂等。
家居裝修
“十年前,我曾住在浦東一間親戚的新房裡。新房,新裝修,新家具。09年我愛人開始研究除甲醛的納米活性炭,有次偶爾做實驗,打開了甲醛測試儀,那些家具的檢測指數猶如平地霹靂。一般來講高於0.08已然對身體有危險,而螢幕上的指數是0.87。事隔半年,我查出了乳腺癌。”
裝修的刺鼻氣味比室外灰濛濛的天空要可怕得多。國家室內環境質檢中心主任宋廣生建議,裝修期間一定要開窗通風;少用人造板材;小房間少放新家具,甲醛、苯等總是喜歡隱匿在新家具中,即便你聞不到刺鼻的味道,也不代表它不存在;少用大理石和花崗岩,氡已經成為肺癌第二大誘因,它主要藏身於花崗岩、大理石等中;少用油性漆,水性漆則環保得多;裝修結束後至少要晾兩三個月才能入住。
爭強好勝的性格
“我曾斷斷續續接觸了大概三五十多個病友。我發現,乳腺癌病人里性格內向陰鬱的太少。相反,太多的人都有重控制、重權欲、爭強好勝、急躁、外向的性格傾向。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太過喜歡爭強好勝,太過喜歡凡事做到最好,太過喜歡統領大局,太過喜歡操心,太過不甘心碌碌無為。”
雅典凱菲西斯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調查了448名接受乳腺普查的女性,發現有敵意、侵略性強的人被診斷出乳腺癌的機率最高。何裕民提醒,如果你覺得生活中讓你生氣的事像道坎一樣,怎么也邁不過去了,思想鑽了牛角尖,而且抑鬱的心態持續時間特別長,達到一兩年以上,就要小心了。豁達的心胸、愉悅的心情是癌細胞的“天敵”,應對事情的後果不做無謂聯想,多交朋友,種花養鳥,讀好書,常曬太陽。
實例解讀
中秋節當天,曾獲得過金雞獎、飛天獎最佳導演的戚健因患胃癌,在北京人民醫院病逝,年僅53歲。據悉,戚健此前已被檢查出患有胃癌,但素有“拚命三郎”之稱的他仍然堅持繼續拍攝,直到在國外拍攝《春暖花開》時吐血,才被抬回國內治療。由於演藝圈工作的特殊性,“作息不規律”是藝人的家常便飯,“成名壓力大”是明星的普遍狀態,“過勞死”的情況頻頻發生。
長期忙困積勞成疾
演藝圈三分之二的明星生活作息都不規律,忙起來就晝夜連軸轉,檔期空閒下來則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隨意安排生活。常年如此,很多明星都積勞成疾,作家海岩感嘆每天都很累,導致身體免疫力比較差,他的失眠比較嚴重,兜里隨時裝著藥,靠藥物保證睡眠。
戚健拍攝期間曾吐血
戚健生於1958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曾多次獲得華表獎與“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其2005年的作品《天狗》在2006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被評為最佳故事片,並獲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會大獎;2007年第二十六屆金雞獎獲得最佳導演獎。演員李夢男在其微博上公布了戚健的死訊。據悉,戚健導演早前被檢查出患有胃癌,但是不顧病症仍然進行拍攝工作,平時作息也不太規律。在國外拍攝《春暖花開》時吐血,被抬回國內治療。53歲正是導演的黃金年紀,戚健的去世令人唏噓。
陳逸飛連續不休不眠
2005年4月,著名藝術家陳逸飛先生病逝。據陳逸飛的好友透露,除了老毛病胃病外,陳逸飛的肝臟也存在著隱患。陳逸飛生前曾向好友透露年輕時留有肝硬化的病根,有專家分析陳逸飛的死因時指出,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是“超負荷的勞動強度”。去世前夕,陳逸飛一直在浙江富陽趕拍新片《理髮師》。拍攝過程中曾因胃出血住過兩天醫院,但當病情稍稍得到控制後他就回到富陽拍攝現場。當時,據陳逸飛的司機透露,“陳逸飛先生玩命地乾,常常連續幾日不休不眠。他前段時間就曾發生過胃穿孔,後來又一直感冒發燒,但他一直堅持,前天實在挺不住了,才進了醫院。”
工作繁忙突發死亡
明星這個職業表面光鮮,內里的艱辛外人很難看到,藝人都是“空中飛人”,打著“飛的”滿世界跑。當有藝人“猝死”時,大眾才會覺察到這個職業“高危”的一面。高秀敏去世前一晚研究劇本,2005年8月18日凌晨4時,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46歲,親友稱她生前工作常常不分晝夜,一天要趕兩三個場子。去世前,高秀敏於8月11日晚從北京乘機飛往長春,12日又乘大巴到達通化。她生前接受採訪時說:“我有時覺得很疲憊,但有那么多觀眾的期待,無論如何我都硬撐著。”據悉,在高秀敏去世的前一晚,她還拿出了即將拍攝的電視劇的劇本仔細研究,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睡覺。
陳鴻烈工作時間
2009年11月24日,香港TVB老戲骨陳鴻烈在電視劇《畢打自己人》片場突發心臟病猝死。有訊息稱,陳鴻烈生前底薪為2600元左右,66歲的他每周要工作69小時,外界質疑他是過勞死。TVB資深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談起藝人的收入,說陳鴻烈的收入在TVB配角中還算不錯的,有些三線藝人的底薪只有440元左右。在TVB拍戲,劇組不會因為有老藝人而專門停下來照顧。比如拍一部20集電視劇,可能有4個導演,每個導演負責5集。1到5集拍外景,可能會從早上5點拍到17點;而5到10集的導演同時要求拍晚上棚里的戲,於是演員們基本是日夜不停地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