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腸源性學說

慢性病的腸源性學說是指飲食是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飲食結構,可以形成不同的菌群結構;結構失調的腸道菌群可能是誘發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慢性病的腸源性學說
  • 外文名:Gut Origin of Chronic Diseases
  • 創始人:趙立平
  • 概念:飲食是影響腸道菌群組成
概念,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創始人,內容,

概念

飲食是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飲食結構,可以形成不同的菌群結構;結構失調的腸道菌群可能是誘發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中文名稱

慢性病的腸源性學說

英文名稱

Gut Origin of Chronic Diseases

創始人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趙立平教授。該文發表在《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10年9月1日第3卷第149期。

內容

諾貝爾獎得主里德伯格(Lederberg)提出“人是與共生微生物構成的超級生物(superorganism)”,人基因組和微生物組共同作用影響人體的免疫、營養和代謝過程。
從細胞的角度看,人體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細胞構成的軀體,它是一個由人的細胞和共生微生物細胞共同構成的複雜系統。從基因的角度看,人體內有兩個“基因組”:一個是從父母那裡遺傳來的人基因組,編碼大約25,000個基因,叫做“第一基因組”;另一個則是人體內多達1000多種共生微生物的遺傳信息的總和,叫“微生物組”,也可稱為“元基因組”,它們所編碼的基因有100萬以上。第二基因組的基因容量是第一基因組的至少100倍,可見其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和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在人體中,人的細胞數量僅占細胞總量的10%,而共生微生物的細胞所占比例高達90%。共生細菌大部分生活在腸道里,有大約1.5千克。這些細菌在生長活動中產生的代謝物可以進入人的血液,影響人的健康。有益菌可以產生消炎、鎮痛、抗氧化的物質,還可以合成維生素、胺基酸、丁酸鹽等營養成份,對人體有滋養和保護作用。有害菌則可以產生神經毒素、致癌物質和游離抗原,進入血液後能夠引起兒童自閉症、老年痴呆、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各種慢性病。腸道菌群具有至少1000多種細菌,攜帶著大量的基因。這就意味著,人體內其實有兩個基因組在影響人的健康,一個是先天遺傳來的人的基因組,帶有約2萬多個基因,另一個是後天進入人體但終身與人相伴的所有共生微生物構成的“微生物組”,帶有至少上百萬個基因,相當於人的第二個基因組。
結構失調的腸道菌群可能是誘發慢性病的重要因素,這個觀點叫“慢性病的腸源性學說”,該學說由趙立平教授在2010年正式提出。趙教授研究組的工作表明,飲食是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飲食結構,可以形成不同的菌群結構。長期食用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可以造成腸道菌群結構失調,增加進入血液的毒素的量,誘發慢性炎症,從而導致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慢性病的腸源性學說以《Whole-body systems approaches for gut microbiota-targeted,preventive healthcare》為名發表在Journal of Biotechnology和《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The ISME Journal)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