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小腦電刺激術是刺激小腦對大腦、延髓及脊髓神經活動產生顯著的抑制作用。
手術名稱,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名稱
慢性小腦電刺激術
分類
神經外科/癲癇的外科治療
ICD編碼
93.3901
概述
1973年Cooper發現,刺激小腦對大腦、延髓及脊髓神經活動產生顯著的抑制作用。並可抑制實驗性慢性癲癇和大腦皮質誘發活動。臨床生理學也證實刺激小腦可抑制脊髓的H,V1、V2反射(H反射是脊髓的單突觸反射,V1、V2反射是脊髓的多突觸反射),同時抑制丘腦和皮質誘發反應。於是首創用慢性小腦電刺激治療癲癇獲得成功。多數學者認為其作用機制是小腦受到刺激,經過腦幹網狀結構活化和丘腦抑制而發揮作用。Cooper本人則認為小腦刺激是一種傳入神經阻滯作用。
目前,用於小腦刺激的裝置有兩大類:一是射頻耦合刺激器。由一植入部分(電極、導線及接收器)和一體外裝置(發射器和天線)組成。如國外的Medtronic1743型小腦刺激器及國內研製的國產J-63型小腦刺激器等。二是可完全植入體內的小腦刺激器,如Neurolith 601型,為一全植入鋰能電池脈衝發射器。
Davis綜合文獻87例,控制癲癇的有效率為70%。Cooper(1978年)報導32例,平均隨訪32.4個月,56%的病例癲癇發作減少50%以上。國內有研究套用12例,經7~29個月觀察,2例不用藥,癲癇發作顯著減少(1年偶發3次)。6例仍用藥,癲癇發作顯著減少或不發作;2例癲癇發作減少>50%(用藥),2例無效(1例導線折斷,另1例刺激不定時,丟掉刺激器,歸為無效)。但也有人報導無效,如Van Buren及Wright分別報導5例和12例經雙盲試驗認為無效,但多數人認為確實有效。如Rossi認為:①有動物實驗支持;②客觀上降低了癲癇發作頻率和嚴重度;③治療方法已標準化;④手術危險小,併發症少,值得採用。
適應症
凡頑固性癲癇病人,腦電圖有異常癲癇波,智商(IQ)達70分以上的病人都可選用慢性小腦電刺激術。
禁忌症
有腦占位病變者禁用。兒童和精神障礙不能合作者為相對禁忌證。
術前準備
1.術前應詳細估價癲癇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並教會病人的家屬觀察與記錄發作情況,以資術後作療效對比。
2.進行神經心理學試驗,如WAIS(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和WMS(Wechsler memory scale)試驗。還應進行神經生理學檢查,如H、V1、V2反射,體感誘發電位(SSEP),視覺誘發電位(VEP),以便術後觀察療效。
3.教會病人套用刺激器。
麻醉和體位
全麻,病人坐位或俯臥位。若採用全植入式刺激器,病人取側臥位,頭旋轉45°,向前俯臥,並抬高10°~15°。將發射器埋藏於右下腹壁皮下內。
手術步驟
枕下入路,正中直切口,顯露枕骨鱗部,於枕外粗隆兩旁之下各鑽骨孔1個,稍擴大骨窗,於橫竇之下切開硬腦膜。在直視下電凝和切斷小腦上與小腦幕間之橋靜脈。將兩個電極分別放入兩側近中線的小腦上,電極導線固定在硬腦膜上。
嚴密縫合硬腦膜,必要時加用肌塊覆蓋,以防漏腦脊液。電極導線通過皮下隧道引入右側鎖骨下胸壁的皮下組織內,將接收器埋藏在皮下組織內,將導線與接收器相連線。並用矽膠管密封,徹底止血,不放引流,縫合切口。術畢應進行腦電圖檢查,以證實刺激電流通暢,刺激系統完好,否則需要重新調整。
術中注意要點
1.電極置於靠近小腦半球中線的前後葉部。如偏外側,則療效差,並可引起頭痛。
2.硬膜應嚴密縫合,防止腦脊液漏。
3.導線連線時應嚴格密封。
4.術畢應及時行腦電圖檢查,以驗證“刺激系統”電流是否暢通。
術後處理
1.因置異物於體內,術後套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術後10~14天可啟開電鈕開始刺激,刺激時將發射天線放在埋藏接受器的皮膚表面,用膠布固定,在緊密經皮電感耦合下對小腦電極發出電刺激信號。
刺激參數:一般選用波寬0.5~2.0ms,頻率5~15Hz,電壓峰值1.0~3.0V(P-P),刺激周期為開閉交替8min(或4min,或2min)。可任意選擇持續24h或僅白天刺激均可。
3.術後定期檢查。
4.保護好刺激器。
5.繼續用抗癲癇藥物,定期檢查EEG SSEP,VEP,H、V1、V2反射,調整刺激參數。
併發症
1.顱內血腫。
2.腦脊液漏或導線及接收器周圍積液。
3.傷口感染。
4.部分病人刺激時有頭痛,可能為電極安置太靠小腦半球外側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