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相關傳說,
簡介
慈雲塔所在的慈雲寺占地九畝,始建於宋鹹淳年間(1260-1274年)。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僧道澤重建,舊名廣濟寺。天順年間(1457-1464年),御賜“慈雲禪寺”額。萬曆五年(1577年)、四十三年、清康熙七年(1668年)、二十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五十三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多次對塔和寺進行修建或增建。鹹豐十年(1860年)寺毀於兵燹,唯塔獨存。同治光緒之交,里人募金修塔。民國13年(1924年),震澤絲業公會抽絲經捐2000金,徐世興經行主遺孀徐畢氏,為了卻其夫遺願,捐巨款建寺。共耗銀八千餘兩,重建大殿三楹。民國15年秋大風毀塔第五層層面。時適已故邑紳、吳江旅滬同鄉會會長施之英入祠,其子玉聲捐資千元但倡導,由里人再募捐於17年修塔。
1950年慈雲禪寺被徵用當糧庫。1954年、1982年政府撥款對塔進行大修。慈雲塔寺地當頔塘河畔,西去的新舊頔塘在它腳下分道,舊頔塘上建有單拱石橋禹跡橋,以紀念大禹治水;新頔塘上飛跨單孔混凝土便橋。兩橋夾一塔,仿佛是昂首東方的雄鷹。橋光塔影是震澤古鎮特有的自然景觀。1997年開始恢復禪寺屋宇,古剎重見木梵音。2004年,重建大雄寶殿。
2007年5月升格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傳說
每逢夕陽西沉,登臨第五級,北望洞庭,南瞰麻溪,《震澤八景》謂之“慈雲夕照”。
一說三國時,當年孫權實施“美人計”,誘劉備至南徐,欲軟禁威逼。可他“賠了夫人又折兵”。但孫權還不甘心,將妹妹騙回東吳,孫夫人日夜掛記丈夫,就在太湖之濱震澤鎮擇地造塔,每日登高遠眺,盼望丈夫早日歸來。所以稱“望夫塔”。
後來,相傳北宋末年,北方金兵乘虛而入,徽宗女兒慈雲公主避難來到震澤後,念念不忘被擄的父親,這建了這座“慈雲禪寺”。
解放後,“慈雲寺塔”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954年與1982年前後兩次進行全面整修,使之面目一新,雄姿長在。“慈雲塔”造型美觀,別具風采。
古代有不少詩人墨客,曾為此留下無數讚美的詩篇。“四面湖光繞,中流塔影懸,由 唐西去路,蠶事勝耕田”便是其中的一幅美景。
巍峨古塔,既為江南水增添色彩,也讓人們見識到了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