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禪寺石窟

慈禪寺石窟

慈禪寺石窟位於寶雞麟遊縣城西南約3公里處,距西安160公里,南距寶雞110公里。慈禪寺石窟始開鑿於隋文帝時期,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時期續鑿,並對過去的廟堂繼續擴修,它是隋唐皇帝后妃及大臣在麟遊避暑時禮佛的宮廷寺院。慈禪寺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慈禪寺石窟
  • 地理位置寶雞麟遊縣城西南約3公里處
  • 始建時間:隋文帝時期
  • 保護措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發展歷史,主要景點,

地理位置

慈禪寺石窟,是慈禪寺的附屬部分,位於陝西省麟遊縣城東2公里處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依山鑿崖,臨水面川,為1957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歷史

唐永徽四年(653),薛仁貴奉旨遍訪萬年宮周圍山川形勝,選中古莊子村西崖面,並監修石窟寺雕鑿工程,初建名滋善寺。唐高宗李治偕武后在8次駕幸九成宮避暑期間,頻頻到寺參拜,一些著名高僧也到此講經說法,滋善寺一時名聲大噪,香火很盛。唐開成元年(836),麟遊暴雨,山洪沖毀滋善寺佛舍。五年後唐武宗李炎倡導滅佛,滋善寺石窟寺因是皇家佛事,名聲顯赫,又是土石之屬,且工巧絕妙,而不在廢毀之列,幸免於難。此後,佛教諸宗衰敗,而中國僧人獨創的佛教宗派——禪宗,卻從唐末至宋,弘揚極盛,滋善寺遂易名慈禪寺,並於每年四月初八佛誕日舉行法會。其後香火時盛時衰,延續到民國。
慈禪寺位於今縣治東四公里之廣川河,前臨漆水,背靠岐山。山上古柏成林,幽蘭叢生,紫荊滿布,山勢宛若游龍,山麓形成一切面石壁,高十餘丈。唐永徽四年,沿壁修佛窟兩處,造像生動,為藝術珍品。明時寺東曾設董仲舒書院,清以後廢圮。寺前舊有古柏一株,禿頂垂枝,相傳為古佛摩頂受戒之柏,故稱“摩頂柏”。今古柏已枯,生有禿頂小柏二株。漆水沿東西兩岸峭壁,形成弓形,繞寺而過,聚為深潭,遊人至此,瞻望石佛慈祥微笑。山上古柏搖曳,水中樹影橫斜,山松水佛,融為一體,有脫俗之感。近年來,增修圍牆,築堤護窟,已成為民眾賞心悅目之遊覽場所。

主要景點

其寺原建築規模宏大,雄偉富麗。唐代磚瓦多為青輥黑光,柱礎亦精雕細作。石窟壁上修建有重檐廟堂,十分高大敞亮。慈禪寺已發現存於崖壁間的佛窟龕,計大窟3,小龕14,共有佛、菩薩、弟子38尊。
慈禪寺石窟
第一窟。(北起計序)窟高7.2米,深5.4米,內雕三尊大坐佛。中間一佛結跏趺坐於方形須彌座上,座高1.6米,座底承托作階梯式。束腰中開壺門,身高3.7米。頭飾螺髻,面形較豐滿,額方廣平正,眉間有圓形白毫相,雙目啟睜,眼相分明,耳輪闊大,嘴角微下撇。身披垂領袈裟,坦右胸,腰身垂直,左手撫膝,右手掌心向外上舉。佛身後洞壁上雕有園形頭光和大型身光。右側洞壁上刻有北宋和明代遊人、信士題詞。右邊坐佛高5.5米。頭戴寶冠,眉間有白毫相。面形酷肖女性,眉修長,眼角銳細。嘴唇、鼻樑稜角分明,臉型圓潤飽滿,下頦微翹。著圓領袈裟,雙手交叉平攤置懷中。左邊坐佛高5.4米。高肉髻,雙目緊閉,面部表情恬靜安詳。衣飾、手勢同右佛。窟壁間鑿有兩小龕,各雕一佛。左中右三尊大佛是三世佛的特徵,即釋迦牟尼佛、過去佛、未來佛。
第二窟。高5.4米,深2.2米。洞頂略呈窟窿形,是慈禪寺佛造像中最精美的一窟。窟正中雕一赤足站佛,身高4.7米,圓肉髻,面形豐滿,額部方廣平正,眉間有圓形白毫,眉修長清晰,宛若新月。佛目似睜似閉,鼻樑端正修直。口唇上下勻稱,唇上髭鬚刻劃如蝌蚪紋,耳輪垂有珠飾。頸項圓潤,披通肩袈裟,衣褶線條洗鍊流暢。左手持寶珠,右手作說法印,手指長短適度,身直肩圓,足趾整齊。頭頂洞壁上雕有火焰紋背光。佛身左下側刻有“如來在金棺囑累清淨敬福經”一卷,約千餘字,似為唐人刻,惜一部分字及年款已風化漫患不清。南北兩壁上下,各鑿2龕,北壁上龕,像已不存,僅餘空龕;下龕一佛二菩薩赤足站立兩側,體態婀娜多姿,環佩纓絡,渾身珠光寶氣,透明的紗衣幾乎同赤身裸體一樣,從頭到腳細膩的線條充分勾勒出女姓美的特徵。南壁上龕雕一佛,下龕雕一佛和阿南、迦葉二弟子。佛結跏趺坐於方形蓮台之上,迦葉、阿蘭侍立兩側。笑容可掬,儀態謙恭。
第三窟。未完工之半成品。中雕一小佛,頭部已分化。
再南數窟,大小不倫,佛與菩薩高低不等。然佛國情趣,諸般威儀,皆得到充分表現。
慈禪寺石窟造象 距城五里(老縣城)有慈禪寺,崖間有石佛像,工巧絕妙,唐永徽四年建。
石窟位於杜水南岸,石山竣立,頂有柏樹覆蓋。高約十餘米,石質堅硬細密,宜於雕刻,大窟兩處。北窟高約8米,深5米,有三尊座佛,正中一尊身披袈裟,赤足盤膝,結跏趺座,座礎高1.7米,身高3.96米,佛後洞壁刻有背光,圖案精緻。左右兩側各有脅侍佛一尊,面目相向,依崖趺座,大小和正中佛像基本相等。
南窟洞高7米,深3米,洞頂略呈穹窿形,造立佛一尊,身高4.7米,赤腳直立,造形優美。窟南北兩側各開一小窟,每邊長1.25米,北邊為一佛二菩薩,尤其脅侍菩薩小像,高不過1米,造型清秀瘦長,線條流暢,刀法洗鍊,比例協調,確係石刻精品。南邊小窟內,雕有一佛二弟子,雕技精妙,與北窟同。
兩窟四尊大佛像都是厚唇、高鼻、長眼、垂耳、腮豐、肩寬、胸部隆起袒露,代表了盛唐修佛造像的風格。雖經千餘年的自然風化和人為的破壞,保存依然完好。南窟站佛的右側有一米見方的銘文,因自然剝蝕,已難辨認,但大唐永徽四年數字,卻很清晰。
1982年,省、市文物部門撥款進行修葺,現在汽車可直通窟門,50米河堤已完工,初步得到保護。
慈善寺石窟寺是隋、唐時期皇帝來九成宮避暑禮佛而建的皇家寺院,其地山環水繞,林木蔥鬱。慈善寺第一窟主佛即為隋代開鑿鐫造。隋代存在時間短促,所遺佛教文物較少,像慈善寺第一窟主佛這樣高大完整保存到今天的隋皇宮石窟造像,極其珍貴。唐代除繼續利用慈善寺進行佛事活動外,又在九成宮周圍新建一些寺院。第一窟左右兩側的立佛和第二窟站佛、菩薩等均鐫於唐朝,高大精美,線條流暢,面相慈祥和藹。第二窟唐代刻寫的“敬福經”是全國現存刻寫時間最早,保存字數最多,內容最完整的世俗佛經。在慈善寺出土的佛造像瓦當,亦極其珍貴。
慈禪寺石窟現保存有三大窟,四十餘尊造像,南北兩大窟主佛均高4。5米以上,所存造像,圓潤豐滿,工巧絕妙,時代風格鮮明,是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藝術精品之作。
慈禪寺石窟慈禪寺石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