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德寺

慈德寺

《唐書·地理志》記載,武功慶善宮,後為慈德寺,位於武功縣南十八里,神堯(李淵)之舊第也,太宗降臨之所,南臨渭水。武德元年(618)建武功宮,六年(623)改慶善宮。貞觀六年(632)太宗臨幸宴群臣,後廢為慈德寺。慶善宮既是李淵在武功三處宅第之一,又是李世民誕生之所,曾經多次毀廢,又多次重修。而其名稱也經歷過慶善宮——慈德寺——崇教禪院——恩義寺等多次變換,而以慶善宮為基本的稱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德寺
  • 前身慶善宮
  • 典籍:《唐書·地理志》《長安志》
  • 典故:雁塔晨鐘出武功
  • 建立時間:618
地理位置,概況簡介,歷史傳承,屢次遷址,雁塔晨鐘,

地理位置

概況簡介

據康對山《武功縣誌》“慶善宮”條:“在川口東南,今沒於渭(水)”。孫景烈註:慈德寺“在今城南立節村”。俗稱恩義寺,實際是一室兩名。今大莊鄉北立節村舊遺一方石,在一村民房階下,習稱“臥龍石”,傳雲竇後曾置太宗於此石上,故名。立節村原稱古竇村,是李世民母親竇太后的居住地。

歷史傳承

物以人貴。荒涼的院落,破舊的茅草房,陰暗的地下窯洞,隨著李淵李世民的發跡,故居聖神了起來。唐有天下時,李淵即位當年將渭濱此座武功舊宅翻修,取名“武功宮”。《冊府元龜》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十月,以武功舊宅為武功宮。”熙寧《長安志》則說:“武德元年(618),建武功宮。”————不僅尊貴其名為“宮”,而且進行了改建。其中,新建的披香殿極盡豪華。
武德六年(623),李淵改“武功宮”為“慶善宮”。貞觀六年(632),李世民為報答母親養育的劬勞,緊鄰其南,修建了一座寺廟——慈德寺,宮、寺一體,相宜得彰。
在故居升格為“宮”後,即依宮規進行管理。
據《新唐書·百官三》:“京都諸宮苑設總監,各一人,從五品下,掌苑內宮館、園地、禽魚、果木。”2002年3月27日楊陵出土《大唐慶善宮大監樊方墓碑》一塊。墓主樊方歿於武德四年正月,貞觀廿三年(649)立碑。從墓志銘並序看,墓主樊方在隋末為李氏打江山的戰爭中,軍功卓著,武德元年,授開府儀同三司。後又授金紫光祿大夫。武德二年(619),授慶善宮大監。唐代下州刺史為正四品下,京畿縣令為正六品上。宮苑總監的品級從五品下,高於縣令,低於州刺史。
樊方任慶善宮大監在武德二至四年(619-621)間。他任總監時,此處尚稱“武功宮”,不稱“慶善宮”;碑為二十多年後所建,所稱“慶善宮”者,應系循時而稱者,他是慶善宮的首任總監。
據《舊唐書·職官一》:“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所謂“金紫光祿大夫”,指光祿大夫加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本來,貴人、夫人、貴嬪,稱三夫人,皆金章紫綬。光祿大夫得金章紫綬的代用品者,亦稱“金紫光祿大夫”。樊方從因軍功昭著、“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高官而就任“從五品下”的慶善宮總監,應是朝廷對高齡體弱官員的照顧性安置;他在這裡,也確實享了兩年清福,以66歲在崗而歿,時為武德四年(621)正月。他是現在唯一知道的慶善宮的主管官員。
歲月滄桑。李世民在其中度過了整個青少年時代的慶善宮,在其後一千四百多年來的歷史中,由於天災人禍,曾經多次毀廢,又多次重修。有史料可考的新建與重建,共有八次。而其名稱,也經歷過慶善宮——慈德寺——崇教禪院——恩義寺等多次變換,而以慶善宮為基本的稱謂。

屢次遷址

興元元年(784),唐政府軍與朱泚叛軍在慶善宮所在的漆、渭交匯處交戰。戰爭規模甚大:叛軍萬人全軍覆滅,叛將韓雯僅以身免。
元和八年(813)、十一年(816),渭河兩次泛濫,水勢洶湧。長安渭水河橋兩次被衝垮。慈德寺一遭戰亂、兩遭水災終毀。
宣宗大中時期(847-859),慈德寺原地重修。這是繼前述貞觀年間兩次擴建之後世民故居的第三次建設。重建後之慈德寺,設有繼明佛堂,堂院立有石碑。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渭水又一次暴漲,建於河畔的慈德寺再次被淹,遷建於其東不遠處、世民母親的娘家——竇村(後改名立節村)。
其後,渭水消退,慈德寺在原地再次重建。這是世民故居的第四次建設。此次重建,修有一座“(高)聳白雲外”之佛塔。
天聖年間(1023-1032),西北邊防名將種世衡在寺內立碑,上刻世民《幸慶善宮》詩二首。
嘉佑六年至治平元年(1061-1064),宋代大家蘇軾(號東坡居士)在陝西鳳翔府任簽判,其間,曾游慈德寺,為留墨跡。元人有詩紀其事:
昔時高祖宅,今日梵王宮。塔聳白雲外,僧行綠樹中。
真容唐列聖,墨跡宋坡公。半日休心處,烹茶話祖風。
(這裡,過去曾是唐高祖李淵的住宅,如今成了供奉佛祖的慈德寺。高高的佛塔聳立於白雲之上;綠樹叢中,僧人來來往往。大堂里供奉著大唐列祖的畫像,保存有宋代著名文人蘇軾墨寶。我心態寧靜地在此休息了大半天,品著茶,同人們敘說著祖先的種種往事。)
北宋熙寧五年(1072),慈德寺重修立碑。長安知縣朱光旦書寫碑文。
元佑三年(1088),直龍圖閣游師雄在世民生地之北十七里、人煙相對繁華的縣治所在地,建唐太宗祠。
崇寧元年(1102),趙茂曾為此祠之建設作《記》,其碑亦由朱光旦書寫並題額。
金正大三年(1226),慈德寺主持子寧獲世民《幸慶善宮》詩二首於武功縣令盧振處。第二年,重立世民詩碑於慶善宮。中順大夫李文本撰《跋》,首陽山老僧惠鑒書寫。同年,驃騎衛上將軍、武亭縣丞夾谷胡士、典史馬吉在寺西南隅、當初安葬世民母親的安壽陵地,為她立碑。碑文由子寧撰寫。文末,表彰世民“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
元末戰亂,關中平原一片蕭索。
明洪武九年(1376)春,都督耿忠遵照明太祖朱元璋的命令,領兵萬餘,從安徽鳳陽來關中,東至臨潼、櫟陽、高陵、涇縣、三原、禮泉、乾州、興平,西抵扶風、岐山、眉縣、鳳翔,悉建屯戍,而設司令部於武功。
兵事之餘,耿忠訪求舊跡,得古碑於城南榛莽中,上刻太宗御製詩二首,乃舊立於慈德寺而更樹於安養堂者;碑陰刻其母太穆順聖皇后傳。歲代緜邈,字畫磨滅,迨不可辨。遂於第二年初,命工重為摹勒,移植縣城北(武功鎮北關)太宗遺像所在之鴻禧觀,“庶己後人益知所敬,而傳之永久”。

雁塔晨鐘

崇教禪院,即原慈德寺。金世宗在定十六年(1176),“敕賜”所更此名,鐘高2.94米,直徑2.05米,厚0.05米,伏離鈕,口沿周長7.6米,重約1.5萬公斤。款銘六方,各橫廣二尺七墳,高二尺二寸,或四行、或六行、八行至十行,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鐘肩銘“。六款密布布施人姓名而外,又刻鐘之舊屬:“陝西京兆府路乾州武功縣界崇教禪院”,鑄者:“鹿州鹿城縣(今富縣)陽務村鑄鐘”,鑄鐘時間:“大金國歲次明昌三年(1192)壬子二有癸卯初一日甲戊記”。此鐘於明代宗景泰(1450-1456)年間,移置於長安薦福寺(即小雁塔)。
“關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鐘”與武功縣有一段不解之緣。
公元1164年,宋、金議和,稱叔侄之國,武功縣劃給金國統治。有一天,金世宗完顏雍欣喜閱讀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書籍後,對一代唐王李世民敬仰母親的情懷深為感動,一心一意要以李世民為楷模,崇敬他,效仿他。20多年過去了,矢志不渝對李世民的敬重。於金大定十六年(1176),決定為崇教禪院鑄造一口巨鐘,要求所鑄鐵鐘的音律結構要突出武功人喚母時“媽……媽唔……”情有獨鐘的聲韻,以此來表達對李世民嘉言懿行的懷念。這可難倒了當地的作坊鑄匠。於是不惜重金,四處張榜招賢。
鄜州鄜城縣(今富縣)陽務村六名手藝高超的鑄工,聞訊後,揭下皇榜,開始鑄造巨鐘。鑄工們通過無數次選料,在配方不斷更新,在製作工藝上反覆調試,終於在金明昌三年(1192)二月初一,如規按時鑄造了一口高4.5米、重10噸的巨鐘。鐘聲清脆悅耳,10公里之外都聽得清楚。據說如果有人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把親人的名字和去處寫在一張黃箋上,鐘聲就會把思念之情傳到千里之外的親人耳中,所以人稱“神鐘”。上面刻有“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民安”等吉祥語。從此,崇教禪院的鐵鐘便以新穎奇特、震撼人心的“媽唔”之聲而音聞天下。
元統三年(1335)夏季傍晚時分,黑雲壓城,電閃雷鳴。武功縣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雷雨,碗口粗的大樹連根拔起,田園毀於一旦,民房倒塌無計其數,漆水、渭河泛濫。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一場洪災把整個崇教禪院所有家當沖得無影無蹤,那巨鐘從此銷聲匿跡。
一百餘年以後,即明景泰四年(1453),武功縣渭河岸邊有個竇村,地處渭河與漆水河的交匯處,即漆水河水一瀉千里,滔滔不絕地直奔渭河。相傳鄰村有一女子,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與竇村一窮苦男子。二人相濡以沫,形影不離,感情甚篤。可婚後不久,男子暴病身亡,這名少婦哭得死去活來。她的娘家人勸其改嫁再婚,但她說什麼也不改變自己的態度,一心恪守婦道,誓不改嫁,從一而終,立志為丈夫守節。她的貞節為人感嘆,縣衙里的官員知道後,大加讚譽她的貞潔。從此,竇村改名為節婦村,後來,該村改名立節村。
有一天,這名女寡婦在渭河邊洗衣、搗衣時,聽到水中傳出嗡嗡之聲,便覺得奇怪,回家給村里人一說,大家都來試聽,認為真實無誤。為了弄個明白,全村人自覺拿來農具進行挖掘,結果挖出了一口巨鐘。
武功巨鐘挖出的訊息一傳十,十傳百,被西安府重修薦福寺(小雁塔)的官員得知,那裡正有“無鐘不成寺”的難處,於是下令,以300枚麻錢收購,將巨鐘於景泰四年(1456)運到了長安。從此,崇教禪院的巨鐘便在小雁塔安下了家。
今天,巨鐘雖移至西安,但鐘身下方“陝西京兆府乾州武功縣界崇教禪院”等字樣,依然歷歷在目。距離西安70公里的武功人,也以此為榮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