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抒寫作者對天道的運行的認識和感觸,作者認為月亮的升起和沒落必然是由天道制約的。前四句說:當月牙兒在西海開始生長的時候,隱沒的太陽就變化上升了。滿盈的圓月向東方運行之前,陰暗無光的月魄已經在早晨凝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感遇·微月出西海
- 創作年代:初唐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陳子昂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感遇
微月出西海⑴,幽陽始化升⑵。
圓光恰東滿⑶,陰魄已朝凝⑷。
太極生天地⑸,三元更廢興⑹。
至精諒斯在⑺,三五誰能征⑻?
作品注釋
⑴西海:指西方極遠之地。
⑵幽陽:指落山後的太陽。
⑶圓光:滿月。
⑷陰魄:月亮被地球所遮,形成無光的陰影。
⑸太極:古人認為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氣。
⑹三元:人元、地元、天元,分別指夏、商、周三代。更:替換。
⑺至精:指天道。諒:確實。斯:這樣。
⑻三五:三正五德,秦漢間的方士用五行來附會王朝興亡的學說。征:驗證。
作品簡析
說明天道制約著月亮的運行。接著四句說:從混沌元氣萌生了天地之後,就有了三代紀元的交替興廢。天道諒必還是這樣存在著,三正五德誰能加以確證?說明社會發展、朝代更替也是受著天道制約的。全詩寄託著詩人對當朝武則天統治命運的推測和預言。
作者簡介
陳子昂
(659~700)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慷慨任俠,成年後始發憤攻讀,關心國事。24歲時舉進士,直言敢諫,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兩次從軍,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有較深的認識。後因父老解官回鄉,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陳伯玉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