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中樞(軀體感覺的最高級中樞)

感覺中樞(軀體感覺的最高級中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感覺中樞是軀體感覺的最高級中樞。主要位於大腦皮質的中央後回。感覺區結構的基本單位是細胞柱,同一柱內的細胞感覺型相同。感覺中樞就是在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感覺性神經的部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覺中樞
  • 外文名:sensory centers
  • 用途:軀體感覺
  • 分類:高級中樞
  • 位置:大腦皮質的中央後回
分類,用途,

分類

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就是指腦和脊髓.神經大體上分為感覺性和運動性,運動性就是出中樞的,去支配各種組織器官的.
全身體表感覺的投射區稱第一皮質感覺區,感受軀體、四肢、頭面部淺部的痛覺、溫覺和觸覺。此區感覺的特點是定位明確,分工精細,在皮質的定位呈倒立分布。下肢代表區在中央後皮質的頂部,上肢在中間,頭面部在下部。除頭面部聯繫為雙側性外,其他部位是對側性的。皮質代表區的大小與神經支配密度及感覺的精確程度相適應。人的第二感覺區在中央後回到下端到外側裂的底部,具有粗糙的分析作用。感受軀幹四肢的肌、腱、骨膜及關節的深部感覺,投射區在大腦皮質中央後回的中上部,旁中央小葉部和中央前回,稱為本體感覺。軀體及頭面部的感覺途徑一般由三級神經元傳導,經丘腦內囊投射到大腦皮質的相應區內。

用途

中樞神經系統像是一部容器巨大的信息加工器,加工的結果可以出現反射活動、產生感覺或記憶。例如動物遇到傷害性的東西,會逃避躲開,這是一種反射動作。在這個反射動作中,傷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信息,傳入中樞,經過中樞的加工,再經運動神經傳出,引起了肌肉的活動。中樞神經系統接受傳入信息後,可以傳到腦的特定部位,產生感覺,這一點在人類是可以根據主觀的經驗明確地報告出來的,在動物或許也有同樣或類似的“感受”。有些感覺信息傳入中樞後,經過學習的過程,還可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留下痕跡,成為新的記憶。
大腦感覺的中樞分析大腦感覺的中樞分析
中樞神經系統在完成上述功能活動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即協調與整合。協調指整體作用中的各個作用結合成為和諧運動的過程。整合是指把單獨的、部分的活動變成為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在這裡,輸出不再與輸入呈一對一的關係,可以是多個輸入,轉化成單個輸出,或者相反。例如,當左腿屈曲時,右腿為了支持體重一般都是伸直的,而左腿屈肌是收縮的,伸肌卻是鬆弛的。這些活動都體現了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與整合作用。
如果從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來看,則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可以歸納成兩類:主動作用與對抗作用。對抗作用就是對抗外界環境給予機體的刺激,力圖維持機體活動的原先狀態,在生理學上稱穩態性作用。這對保持機體生理狀態的相對穩定,對於各種生理正常功能的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各種先天的反射性活動,基本上都是屬於這一類,如體溫調節反射,食物引起的胃腸活動反射等。另一類作用並非由明顯的外界刺激所引起而是由機體主動發動的,稱主動作用,這在高等動物尤為明顯,如貓向老鼠撲去,如人們隨意想發動某個動作等。在這兩種活動的基礎上還可經過學習,獲得新的行為。
中樞神經系統是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如呼吸中樞體溫調節中樞、語言訓樞等等。通常,一些簡單的反射中樞範圍較窄,如膝跳反射的中樞在腰部脊髓,角膜反射中樞在腦橋。但調節某一複雜生命活動的中樞,其範圍卻很廣,如調節呼吸運動的中樞分散在延髓腦橋、下丘腦以及大腦皮層等部位,而延髓呼吸中樞是基本的,其餘各級中樞通過影響延髓呼吸中樞來調節呼吸運動。可見反射中樞並非僅是中樞神經系統內某一局限的孤立區域。即使同一水平的某一神經中樞內部各個神經元之間,也還有錯綜複雜的聯繫,它們相互影響,決定著這箇中樞的機能活動狀態。神經中樞的活動,可以通過神經纖維直接作用於效應器,也可通過體液途徑間接作用於效應器,這個體液途徑就是指內分泌調節。由於各種反射的神經中樞有確定的位置,故檢查某一反射的表現或直接觀察某些效應器官的活動,可以推測中樞的機能變化,用以診斷疾病或判斷病情。如角膜反射的中樞在腦橋,用棉絮輕觸角膜邊緣,正常反應為閉眼,如角膜反射遲鈍或消失,則表示腦橋損傷或昏迷;跟腱反射的中樞位於骶髓1~2節,叩打跟腱,正常應出現足向跖面屈曲,如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則提示相應中樞損傷。
全身體表感覺的投射區稱第一皮質感覺區,感受軀體、四肢、頭面部淺部的痛覺、溫覺和觸覺。感受軀幹四肢的肌、腱、骨膜及關節的深部感覺,投射區在大腦皮質中央後回的中上部,旁中央小葉部和中央前回,稱為本體感覺。軀體及頭面部的感覺途徑一般由三級神經元傳導,經丘腦和內囊投射到大腦皮質的相應區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