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生情並引導或影響他人的情感意向的學說。儒家美學關於文藝創造的理論。它從根本上概括了儒家對文藝創造的基本看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興說
- 定義:儒家美學關於文藝創造的理論
感物生情並引導或影響他人的情感意向的學說。儒家美學關於文藝創造的理論。它從根本上概括了儒家對文藝創造的基本看法。
感物生情並引導或影響他人的情感意向的學說。儒家美學關於文藝創造的理論。它從根本上概括了儒家對文藝創造的基本看法。探源“感”與“興”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從儒家美學的歷史看,“興”的概念的提出在“感”之前。《論語·...
感興說,是中國古代美學關於靈感的論說。感興,指感物所引發的創作靈感。西晉陸機《文賦》最早描述這一現象:“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紀,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但又認為“雖茲物之在我,非餘力之所勒”,...
《感興》為唐朝女詩人李冶(又名李季蘭)所作的一首七律詩。這首詩主要描述了作者月夜不眠相思感懷。《感興》朝雲暮雨鎮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卻憶初聞...
《感興八首》是唐代李白創作的五言詩。從李白的這首詩里,我們看不出影射“感甄”說的跡象,只能看到李白是將《洛神賦》作為一篇描寫人神戀愛的作品來對待的。作品原文 感興八首 【其一】瑤姬天帝女,精彩化朝雲。宛轉入宵夢,無心...
《感興二首》是宋代詩人於石創作的一組五言詩。感興二首 其一 愚公欲移山,精衛欲填海。嗟乎智力窮,山海元不改。春秋更戰國,仁義日荒怠。近趨管晏功,遠受儀秦詒。楊墨騁邪說,申韓禍無罪。孔孟生其間,迂闊誰復采。群囂競...
《齋居感興二十首》是宋朝朱熹所作的一組詩。《 齋 居 感 興 二 十 首 》宋 朱 熹 余 讀 陳 子 昂 《 感 寓 》 詩 , 愛 其 詞 旨 幽 邃 , 音 節 豪 宕 , 非 當 世 詞 人 所 及 。 如 丹 砂 空 青...
《金字經·感興》是元張可久創作的元曲作品。原文 金字經·感興 野唱敲牛角,大功懸虎頭,一劍能成萬戶侯。愁,黃沙白骷髏。成名後,五湖尋多謝舟。註解 虎頭:指虎頭金牌,皇帝授予大臣的令牌。譯文 敲打牛角悲傷地唱著歌,身上懸著...
《感興》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感興 行役忘衰暮,逢春感物華。一來梅嶺外,三見木綿花。山鹿寧游市,江鷗本臥沙。紅塵無了日,白髮未還家。創作背景 淳熙七年(1180年)至淳熙九年(1182年),楊萬里...
《冬日感興十韻》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作品原文 霧雨天昏曀,陂湖地阻深。蔽空鴉作陣,暗路棘成林。有客風埃里,頻年老病侵。夢魂來二豎,相法欠三壬。舊憤開孤劍,新愁感斷砧。唐衢惟痛哭,莊舄正悲吟。...
《點絳唇·感興》是宋代詞人王禹偁(chēng)傳世的唯一詞作。此詞以清麗的筆觸、沉鬱而高曠的格調,即事即目,描繪了江南水鄉的風物景色,並通過描繪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積極用世、渴望有所作為的政治理想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情懷。全詞寓...
《感興其三》是由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詞。作品原文 裂素持作書,將寄萬里懷。眷眷待遠信,竟歲無人來。征鴻務隨陽,又不為我棲。委之在深篋,蠹魚壞其題。何如投水中,流落他人開。不惜他人開,但恐生是非。作者簡介 李白(...
《感興其五》是唐朝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西國有美女,結樓青雲端。蛾眉艷曉月,一笑傾城歡。高節不可奪,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為人所觀。安得配君子,共乘雙飛鸞。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感興,ɡǎn xìnɡ,意思是感物寄興。 ɡǎn xìnɡ 感興(感興)感物寄興。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 鮑魴 有《感興》詩十五首。”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 太白 長於感興,遠於寄衷,本於十五《國風》為近...
感興七首 其六 天弧不解射封狼,戰骨縱橫滿路傍。古戍有狐鳴夜月,高岡無鳳集朝陽。雕戈畫戟空文物,廢井頹垣自雪霜。漫說漢庭思李牧,未聞郎署遣馮唐。感興七首 其七 天上九關森虎豹,人間七澤起龍蛇。塵埃不辨風雲色,雨露全...
《感興》是詩人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有絲不繡平原君,有金不鑄鐘子期。此心抱獨無人會,百年只有青天知。青天冥冥不可詰,舉頭當中有皦日。從來天日不可欺,何用區區守暗室。作者簡介 胡仲弓,字希聖,號葦航,清源(今...
《感興》是元末明初詩人李崇仁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李崇仁(1347-1392),星州(今韓國慶尚北道星州郡)人,字子安,號陶隱,鄭夢周同時期的官員,是高麗末期文學家、詩人。據《高麗史·李崇仁傳》記載,李崇仁於高麗...
感興六首 《感興六首》是賀鑄創作的五言絕句。青鵳噉雀雛,飫飽侮鳶烏。不知皂雕力,拏殺北城狐。
《賞梅感興》是宋朝詩人白玉蟾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千樹梅花明如月,一天月華皎如雪。幽人心似梅花清,梅花亦作如是說。銀色世界生梅花,水晶宮中明月華。醉臥月華嚼梅蕊,滿身清影亂交加。今夕幽人換詩骨,花月即是詩衣缽。明朝花作...
七夕感興 《七夕感興》是明代于謙創作的詩。作品全文 燭燼香銷夜漏遲,人間天上共佳期。女牛有約通銀漢,兒女虛傳送彩絲。月色冷侵丹桂影,露華涼沁碧梧枝。客窗孤枕難成寐,臥聽誰家玉笛吹。
《清明感興》是明代詩人于謙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宦遊無定蹤,飄飄任南北。今年在并州,邂逅過寒食。花枝紅欲燃,草色翠如織。群鳥鳴閒庭,喧啾競朝夕。飛絮隨東風,輕盈粘幾席。而我與春光,相看俱是客。春歸已有期,我歸應未...
《酹江月·淮城感興》是南宋詞人張紹文創作的一首詞。作者來到淮河岸邊的一座小城,登高北望,痛感故都淪沒,中原未復,不禁悲憤滿懷。他認為雖然邊關暫時平靜無事,但戰爭並未結束,失地尚待收復,對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感到不滿,又對...
《池上感興》 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所向似無端,風前吟憑欄。旁人應悶見,片水自閒看。碧底紅鱗鬣,澄邊白羽翰。南山眾木葉,飄著竹聲乾。作者簡介 齊己(約864一約937),唐詩僧。俗姓胡,名得生,...
趙孟鉍《朱子感興詩》,紙本行書,現藏台北“故官博物院”此卷內容為朱熹受初唐詩人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之啟示後,所作的感興詩二十首,元皇慶二年(一三一三),趙孟鉍之以贈友人:虞集曾說:“(趙孟瞟楷法深得《洛神賦》...
《感興一首用韻》是明代詩人釋雪江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江邊雨色曉寒輕,昨夜柴門水乍生。桃葉隔溪猶喚渡,梨花沽酒正聞鶯。何人得似張平子,有客真如阮步兵。富貴浮雲歌一放,玉壺還對美人傾。作者簡介 釋雪江,名明秀...
《揚州感興》是明代詩人金鑾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迢遞古揚州,重來異昔游。春風吹酒幔,日暮上歌樓。夢覺翻疑雨,愁多不待秋。翩翩征雁起,依舊向沙頭。作者簡介 金鑾, 明隴西人,僑居南京,字在衡。習歌詩,得江左...
《春晴感興》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詩詞正文 連旬陰翳曉來晴,水滿圓塘照日明。岸草短長邊過客,江花紅白里啼鶯。野無征戰時堪望,山有樓台暖好行。桑柘依依禾黍綠,可憐歸去是張衡。作者簡介 齊己(約864一約937),...
《閬中感興四首》是清代詩人王士禛創作的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其一 行役忽永久,衣裳白露淒。秋風吹劍外,客鬢老巴西。螢火飛還沒,寒螿咽復啼。不堪蜀道雨,山霧晝常迷。其二 巴樹小搖落,薄寒國中人。江山紛暮節,風露感蕭晨。...
觀登科錄感興 《觀登科錄感興》是明代于謙所作的一首詩。作品全文 聖主垂衣御九重,群賢匯進萬方同。文明啟運天垂象,豪傑乘時氣吐虹。柳汁染衣新樣綠,花枝映面醉顏紅。當年我亦曾遭際,塗抹於今避下風。
在審美感興的發生這一層次,“興趣”體現為“情興”,即感物起情,這是“興趣”說最基本、基礎的內涵。這一內涵體現為對傳統詩學“興”這一命題中的“感物起情”之義的承揚,它揭示了詩歌是“吟詠情性”的這一根本性質。“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