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謬見

“感受謬見”的形成原因有三:其一,文學語言的復義含混給文本留下許多藝術空間和不定點,使文本成為一個開放性的、有待於讀者去填補和再創造的符號體;其二,文學語言的修辭性特點使文本不具有實指意義,而具有一種自我解構、自我顛覆的特徵;其三,接受者在閱讀過程中,面對同一文本,會產生千差萬別的藝術感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受謬見
  • 外文名:Affective Fallacy
  • 原因:3點
  • 提出日:946年
“感受謬見”(Affective Fallacy)是指將詩與其結果相混淆,即混淆詩本身與詩的所作所為,其始是從詩的心理效果推導批評標準,其終則是印象式批評與相對主義(認為真理並非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站得住腳,而是受到人認識水平的局限)。最早由W.K. Wimsatt和Monroe C. Beardsley與1946年提出。後經改進成為客觀批評論(Objective Criticism)的觀點之一,認為不應探討作品的藝術效果,而應專注研究作品的特點、修辭手法,以及產生這種藝術效果所採取的形式等。20世紀70年代這一看法受到了“讀者反映論”(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學者的強烈反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