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老人與海》講述了老漁民桑提亞哥在84天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下。又一次獨自出海捕魚,竟意外地釣到了一條大魚。老人與大魚苦苦搏鬥了幾天終於將其制服,歸航途中為了保護千辛萬苦釣到的這條大魚,老人又數次與鯊魚廝殺搏鬥,用盡了船上一切可以作為武器的東西,等回到岸邊,大魚只剩下了一副骨架。老人的樂觀與堅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屈服於命運的“硬漢子”。
基本介紹
- 書名:愛閱讀•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老人與海
- 譯者:董衡巽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40378663
- 作者:海明威 (Hemingway E.)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123頁
- 開本:16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閱讀指導
老人與海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閱讀連結
閱讀訓練
董衡巽
《老人與海》很早以前就被介紹到國內來了,讀者對它是熟悉的。這次推出的新譯本,譯文更加精確,更接近於《老人與海》的本來面目。
《老人與海》的原胚也是事實,是海明威生活經驗中的“火”。但經過他的想像,這個火發出光來,“光照所及,遠遠超過火點兒的大小”。
一九三六年,海明威在一篇報導中寫道:“有一個老人獨自在加巴尼斯港口外的海面上打魚,他釣到一條馬林魚,那條魚拽著沉重的釣絲把小船拖到很遠的海上。兩天以後,漁民們在朝東方向六十英里的地方找到了這個老人,馬林魚的頭和上半身綁在船邊上,剩下的魚肉還不到一半,有八百磅重。”原來那老人遇到了鯊魚。“鯊魚游到船邊襲擊那條魚,老人一個人在灣流的小船上對付鯊魚,用槳打、戳、刺,累得他筋疲力盡,鯊魚卻把能吃到的地方都吃掉了。”
這個事實就是《老人與海》最基本的故事。海明威醞釀了十幾年,對它進行加工創造。他不僅以海上打魚的豐富知識充實了這個故事,進行細緻具體的形象描寫,而且賦予它一種寓意,形象地說明了——人在同外界勢力的鬥爭中雖然免不了失敗,但仍應該要勇敢地面對失敗。
海明威的短篇經常表現這個主題。不管這種外界勢力是戰爭、自然災害、戰場上的敵人,還是運動場上的對手,他的主人公從不退卻。他們頂著厄運,勇敢向前,甚至視死如歸。他們雖然失敗了,但是這些失敗者卻具有優勝者的風度。這種有名的“硬漢子”精神,在《老人與海》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現。
用桑提亞哥的話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是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毀滅他,但卻打不敗他。”這是對“硬漢子”精神的概括。根據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海明威說:“這是我這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了。”(一九五二年三月四日與七日致華萊士-梅耶的信)
《老人與海》的藝術描寫被公認是精湛的。像一切傑作一樣,這篇小說去盡枝蔓,發掘深入。海明威說:“《老人與海》本來可以長達一千多頁,把村里每個人都寫進去,包括他們如何謀生、怎么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但我試圖把一切不必要向讀者傳達的東西刪去。”(《海明威訪問記》)這是說,一切無關主題的人和事被作者砍得一乾二淨;從另一方面說,一切關係到主題開掘之處,作者絕不吝惜筆墨,馳騁想像,大力描寫。
那么,《老人與海》中的各種形象有沒有象徵意味呢?批評家們多有猜測。海明威是反對的,尤其是反對鯊魚象徵批評家之類的說法。他嘲笑說:“象徵主義是知識分子的新花樣。”他聲稱:“沒有什麼象徵主義的東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魚就是魚。鯊魚全是鯊魚,不比別的鯊魚好,也不比別的鯊魚壞。人們說什麼象徵主義,全是胡說。”他這段話是致美國藝術史家伯納德·貝瑞孫的信(一九五二年九月十三日)中說的。
貝瑞孫回答說:“《老人與海》是一首田同樂曲,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倫式的,不是梅爾維爾式的;好比荷馬的手筆,行文沉著又動人,猶如荷馬的詩。真正的藝術家既不象徵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豈術作品,都散發出象徵和寓言的意味。這一部短小但並不渺小的傑作也是如此。”海明威看了這段話十分滿意,認為“關於象徵主義的問題說得很好,透進了一股新鮮空氣”。他馬上把這段話推薦給出版社,作為宣傳《老人與海》的簡介。
可見,海明威所反對的是牽強附會,而並不反對讀者從《老人與海》中去體會“象徵和寓言的意味”。正如他在《訪問記》中所說:“讀我寫的書是為了讀時的愉快,至於你從中發現了什麼,那是你讀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