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育論》是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崔德華。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愛育論》從人學的視角、教育學的視角和歷史的視角,著重研究愛的界定與本質、愛育的涵義與意義、愛育的基礎、愛育的內容、愛育實現的基本要求和愛育的終極目的等關鍵性問題。力圖從在理論上把愛育與德育區分開來,澄清人們在理論上的模糊認識,幫助人們理解愛、認識愛育,知道愛育是什麼和怎樣進行教育,為愛育實踐提供最初的理論指導,增強愛育實踐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試圖通過本文的研究,引發人們對愛育的重視,激發人們開展愛育工作的緊迫性,從而對愛育及其相關理論展開研究。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愛的解讀
一 愛的定義
(一)從事物的基本屬性來看,愛有兩個基本屬性
(二)從事物的社會樣態來認定,愛既是一種社會意識又是一種社會存在
(三)從事物的起源和發生方面看,愛是人類特有的專利品
(四)從事物的本體和總體性特徵看,愛是以人為中心形成的物質世界中的一種關係性事實
(五)愛的定義的概括
二 愛的本質
(一)愛的本質和愛的定義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不同概念
(二)愛的本質寓於愛的定義之中
(三)愛的本質的揭示
三 愛的性質
(一)愛的無階級性
(二)愛的階級性
(三)愛的人類性
(四)愛的平等性
四 愛的類別
(一)對人的愛
(二)對自然的愛
(三)對社會的愛
第二章 愛育的意蘊
一 愛育的含義
(一)愛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和培育
(二)愛育是一種思想觀念教育和培育
(三)愛育是一種行動教育和培育
二 愛育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第三章 愛育的基礎
一 馬克思主義為愛育提供科學的哲學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性表明,愛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
(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性表明,愛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三)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性表明,愛與人同生共存
(四)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表明,愛產生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
二 人類從未停息對愛的追尋和論述為愛育提供豐富
的歷史文化基礎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愛
(二)宗教的愛.
(三)浪漫主義的愛.
(四)理性主義的愛.
三 人類對愛的需要和渴求為愛育提供基本的生理心理基礎
(一)從愛的生理機制看,愛是對情感反應的移情
……
第四章 愛育的內容
第五章 愛育的實現
結論 愛育和愛的升華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