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痕:一個名門望族後裔的現代生活史》是一部非典型性的私人生活史,卻映射了當代中國那個典型的時代女主人公身為成吉思汗的後裔,卻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移民,隨父母移居澳洲。一次飛機上的邂逅,讓她與一個美國男人發生了許多離奇的愛情故事。這段姻緣讓她飽嘗艱辛。於是,她的生活有了許多與眾不同。《愛痕:一個名門望族後裔的現代生活史》中她的獨特個性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不同文化碰撞間表現得淋漓盡致,她的生命航程從此染上了南北半球、大洋兩岸的斑斕色彩。
基本介紹
- 書名:愛痕:一個名門望族後裔的現代生活史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39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露易絲•白 (Louise Bai)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0914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愛痕:一個名門望族後裔的現代生活史》是女主人公的一家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移民到西方國家的家庭之一。她隨從父母移居澳洲。一次偶遇,她與一個美國人發生了許多離奇的故事,雖然喜結良緣,卻飽嘗千辛萬苦。於是,她的生活與中國普通人有了許多不同之處。她常常往返於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之間。她的獨特本性更表現得淋漓盡致,她的生命航程因此溶入了南北半球、大洋兩岸的斑斕色彩。
作者簡介
作者:(澳大利亞)露易絲·白(Louise Bai)
露易絲·白,生於20世紀50年代一個名門望族——博爾吉濟特家族(這個家族被稱為“黃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後裔),長於60年代北京的一條普通胡同里,70年代當過紡織工人,做過出版社的打字員和文秘,80年代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一批移民,與全家移居澳大利亞,曾出任澳新銀行駐北京辦事處代表,後與美籍義大利人結婚,定居美國。從此往來於中、美、澳。在中國曾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在澳大利亞曾就讀於坎培拉高等技術學院電腦文秘系及坎培拉大學教育系;在美國曾就讀於麻省米德爾塞克斯學院教育系。在美國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From the Shadow of my Life(《負俗人生》)
露易絲·白,生於20世紀50年代一個名門望族——博爾吉濟特家族(這個家族被稱為“黃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後裔),長於60年代北京的一條普通胡同里,70年代當過紡織工人,做過出版社的打字員和文秘,80年代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一批移民,與全家移居澳大利亞,曾出任澳新銀行駐北京辦事處代表,後與美籍義大利人結婚,定居美國。從此往來於中、美、澳。在中國曾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在澳大利亞曾就讀於坎培拉高等技術學院電腦文秘系及坎培拉大學教育系;在美國曾就讀於麻省米德爾塞克斯學院教育系。在美國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From the Shadow of my Life(《負俗人生》)
圖書目錄
序言
聖歌
一天緣奇遇
第一章
第二章
二精神枷鎖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三禍不單行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四當機立斷
第十二章
五刨業艱辛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六故地重遊
第十九章
七好事多磨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八天壤之別
第二十四章
九翁孺之誼
第二十五章
十坎坷之路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十一失落
第三十一章
十二“北大荒”人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十三東山再起
第三十七章
並非尾聲·一個奇蹟的誕生
聖歌
一天緣奇遇
第一章
第二章
二精神枷鎖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三禍不單行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四當機立斷
第十二章
五刨業艱辛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六故地重遊
第十九章
七好事多磨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八天壤之別
第二十四章
九翁孺之誼
第二十五章
十坎坷之路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十一失落
第三十一章
十二“北大荒”人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十三東山再起
第三十七章
並非尾聲·一個奇蹟的誕生
序言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此,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隱去了故事中涉及的一些人名和地名。不過,這並不影響故事的真實性,它仍然能夠客觀地再現那個時代北京一個既普通又特別的家庭中一位女孩坎坷的人生經歷。
我出生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成長在“文化大革命”時代。在那個時代,信仰宗教會被嘲諷。而當我走進西方世界,開始接觸了不同宗教和信仰後,則逐漸成為一個天主教徒,我相信宇宙中存在著一個上帝,上帝無所不能,創造了萬物。
我出生在中國一個沒落的名門望族——博爾濟吉特家族。這個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後裔,賦有悠久的歷史和傳奇色彩。而這一點,卻是直到全家移居澳大利亞後,父親才對我們毫不隱諱地講出來。為此,我大哥還數度回國返鄉,尋根探祖,有了這個“黃金家族”嫡親後裔的溯源實證。這一舉動不但讓我長兄在自己的名字前,鄭重其事地加上了“博爾濟吉特”的姓氏,成為名副其實的家族傳人,還成就了一部由澳大利亞坎培拉中華文化協會出版的《追溯——一個成吉思汗後裔的尋根經歷》專著,成為澳中關係的一段佳話。
從我的祖父輩開始,我的家族開始改為漢姓“白”,諧音“博”,即代表著“博爾濟吉特”姓氏。改漢姓的原因是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這個家族是蒙古人。
我出生在常常被人們稱為“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的年代意思是說趕上了好日子——確實,中國大陸在1949年後經濟恢復和發展迅速,走向繁榮昌盛,中國人民的生活確實越來越好。但那又是一個政治運動頻發的時代,“反右傾”、“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運動,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災難。這些都注定了開朗又倔強、不羈卻仗義的我擁有了一個並不幸福的青少年時代。
我的父親曾是積極向上不斷接受新事物、思想開通的知識分子,但在歷次的“運動”中,變成了一個循規蹈矩、謹小慎微,總是擔驚受怕地“夾著尾巴做人”,默默無聞地過了一輩子。我的母親則是那個年代典型的賢妻良母,她既具有傳統美德又對未來時時抱有幻想,對政治一竅不通、對丈夫忠貞不渝。
與父母的思想和性格相反,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叛逆者”。這種叛逆的性格是從我少年時期因為父親含冤受審、母親被“造反派”傳訊而感到孤獨無助的時候開始產生的;從我下鄉參加勞動、接受“再教育”的階段滋長的;在當時社會殘存的封建意識的壓抑下,個別執法人員主觀臆斷、愚昧無知致使我蒙羞受辱而痛苦中形成的。
坎坷的青少年曆程,使我很小就領悟到世態炎涼,而後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在西方世界的生活。
後來,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一批移民,我隨父母移居澳洲。一次飛機上的邂逅,讓我與一個熱衷於中國文化的美國年輕人發生了離奇的愛情故事。雖然後來兩人終結良緣,這段感情卻讓我飽嘗千辛萬苦。於是,我的生活有了許多與眾不同之處。我頻繁往返於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之間,我的獨特個性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我的生命航程也因此染上了南北半球、大洋兩岸的斑斕色彩。
不管你鐘愛或羨慕我,還是不喜歡甚至厭惡我,這都無關緊要。因為你絕對可以從我那些富有傳奇的經歷中找到樂趣,品味人生。
作者
2005年1月於澳大利亞坎培拉擬稿
2012年3月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定稿
我出生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成長在“文化大革命”時代。在那個時代,信仰宗教會被嘲諷。而當我走進西方世界,開始接觸了不同宗教和信仰後,則逐漸成為一個天主教徒,我相信宇宙中存在著一個上帝,上帝無所不能,創造了萬物。
我出生在中國一個沒落的名門望族——博爾濟吉特家族。這個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後裔,賦有悠久的歷史和傳奇色彩。而這一點,卻是直到全家移居澳大利亞後,父親才對我們毫不隱諱地講出來。為此,我大哥還數度回國返鄉,尋根探祖,有了這個“黃金家族”嫡親後裔的溯源實證。這一舉動不但讓我長兄在自己的名字前,鄭重其事地加上了“博爾濟吉特”的姓氏,成為名副其實的家族傳人,還成就了一部由澳大利亞坎培拉中華文化協會出版的《追溯——一個成吉思汗後裔的尋根經歷》專著,成為澳中關係的一段佳話。
從我的祖父輩開始,我的家族開始改為漢姓“白”,諧音“博”,即代表著“博爾濟吉特”姓氏。改漢姓的原因是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這個家族是蒙古人。
我出生在常常被人們稱為“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的年代意思是說趕上了好日子——確實,中國大陸在1949年後經濟恢復和發展迅速,走向繁榮昌盛,中國人民的生活確實越來越好。但那又是一個政治運動頻發的時代,“反右傾”、“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運動,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災難。這些都注定了開朗又倔強、不羈卻仗義的我擁有了一個並不幸福的青少年時代。
我的父親曾是積極向上不斷接受新事物、思想開通的知識分子,但在歷次的“運動”中,變成了一個循規蹈矩、謹小慎微,總是擔驚受怕地“夾著尾巴做人”,默默無聞地過了一輩子。我的母親則是那個年代典型的賢妻良母,她既具有傳統美德又對未來時時抱有幻想,對政治一竅不通、對丈夫忠貞不渝。
與父母的思想和性格相反,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叛逆者”。這種叛逆的性格是從我少年時期因為父親含冤受審、母親被“造反派”傳訊而感到孤獨無助的時候開始產生的;從我下鄉參加勞動、接受“再教育”的階段滋長的;在當時社會殘存的封建意識的壓抑下,個別執法人員主觀臆斷、愚昧無知致使我蒙羞受辱而痛苦中形成的。
坎坷的青少年曆程,使我很小就領悟到世態炎涼,而後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在西方世界的生活。
後來,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一批移民,我隨父母移居澳洲。一次飛機上的邂逅,讓我與一個熱衷於中國文化的美國年輕人發生了離奇的愛情故事。雖然後來兩人終結良緣,這段感情卻讓我飽嘗千辛萬苦。於是,我的生活有了許多與眾不同之處。我頻繁往返於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之間,我的獨特個性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我的生命航程也因此染上了南北半球、大洋兩岸的斑斕色彩。
不管你鐘愛或羨慕我,還是不喜歡甚至厭惡我,這都無關緊要。因為你絕對可以從我那些富有傳奇的經歷中找到樂趣,品味人生。
作者
2005年1月於澳大利亞坎培拉擬稿
2012年3月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