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聖母大學哲學教授David O.Connor的哲學課原版手稿首度譯作。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愛是光著腳的哲學:古代智慧與現代愛情
- 作者:大衛·奧·康納
- 譯者:練培冬
- ISBN:978-7-5495-5588-8
- 類別:愛情/哲學
- 頁數:290頁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 裝幀:軟精裝
- 開本:889*1240 1/32
- 責編:徐婷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目錄,
內容簡介
本課的探討內容包括柏拉圖哲學經典《會飲篇》《斐德羅篇》、莎士比亞戲劇,亦有托馬斯曼的名作《威尼斯之死》、現代小說家安德魯·德布斯的短篇小說集等,結合數部電影,從古代的哲學智慧維度探討現代愛情。將古希臘神話天真爛漫的想像力、古代哲人對愛情永不停歇的誠摯思考雜糅進現代人對愛情的想像之中,劍走偏鋒地用經典哲學品析當下耳熟能詳的電影、小說、戲劇,分析劇中的人物心理與戀愛關係,對於古希臘哲學思想如何絲絲入扣地影響了現代愛情世界,提出了一些非常獨到的戀愛觀。通過淳樸而新奇的古希臘神話說明愛情的本質,用哲學的尺子丈量現代人愛情的深度。愛情是一道令人孜孜不倦又常常無解的難題,而這本書里有直指終點的鑰匙。
為哲學找到擁抱浪漫的方式,用智慧摘下愛情的神秘面紗。
關於愛情,最有趣的哲學論爭,最具啟發的思辨與想像。
作者簡介
David O.Connor,史丹福大學哲學博士,聖母大學哲學系教授。聖母大學始建於1842年,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是美國32所常春藤聯盟高校的新貴。David O.Connor教授給他的本科生上了27節哲學課,課堂視頻被收錄進世界名校公開課系列中,在全世界範圍內熱播。
編輯推薦
- 與“公正課”、“幸福課”、“死亡課”並列全美頂尖高校最受歡迎的公開課
- 史丹福大學哲學博士David.O.Connor教授原版授課手稿首譯
- (常春藤聯盟)聖母大學本科生必修哲學課
《愛是光著腳的哲學》:
關於愛情,最有趣的哲學論爭,最具啟發的思辨與想像。
為哲學找到擁抱浪漫的方式,用智慧摘下愛情的神秘面紗。
目錄
Ⅰ弱小的人與強大的神
希臘人意識到,神也是反覆無常,甚至可怕的。希臘人壓根沒指望從阿佛洛狄忒那裡獲得慰藉。愛令他們興奮,但這種浪漫卻來自極端快感和極端痛苦的交融。因此,希臘最偉大的浪漫詩人薩福,才創造了“bittersweet”(悲喜交加)一詞來描述性愛之愛。
003 有愛的語言最美麗
005 以神之名談愛
010 在丟失的路上尋找
017 蘇格拉底的兩個冬粉
019 諸神被邀至阿伽松家了嗎
023 狄俄尼索斯和阿佛洛狄忒在美國
027 溜走的神袛總會自己回來
Ⅱ躲避愛情
斐德羅提出了愛情和死亡之間積極的聯繫: “誰願意為你而死? ” —— 提供了明確的答案:“那個愛著你的人”。然而,莎士比亞卻探索了一種陰暗的可能性,一個用相同的答案也可以回答的問題——“誰願意殺了你?”
035 年輕美男們的抱怨與幻想
036 愛吧,管他男女長幼
040 不聽話的神話故事
046 天上的愛與地下的欲
050 愛情如歌亦如藥
057 哪怕雨也沒有如此小巧的手
061 愛上一顆走鋼絲的心
Ⅲ毀滅愛情
馬丁的母親,肯定每天都要忍受這個男孩的不信任以及他憤怒地想要獨立的嘗試,她不無疲憊地回答道,“我為什麼要騙你呢?但是,年幼的馬丁,帶著野蠻和不公平,對她疲憊的母親說:“因為你能。”
069 浪漫的不安
071 奧賽羅,你的名字是地獄
079 路過愛情,視而不見
083 性,謊言和照相機
088 你的欺騙,足以毀滅世界
093 憐憫與殺戮
100 大師是怎樣調情的
106 愛情比真相更好嗎
Ⅳ愛讓我們免於分裂
原初的人類,是依照諸神的形象創造出來的。他們圓形的形狀以及他們運動的方式,都和那些神聖天體的意象一樣。他們直立行走,就像我們現在一樣,但是,如果他們想要快跑的時候,就會伸出所有的手腳,繞成圈,像風滾草一樣向前翻滾。
117 最初的我們是圓的
120 神的孩子曾完美如初
122 人類被神劈成兩半
126 愛讓我們免於分裂
130 愛我所愛,至死不渝
134 生活終有盡頭
Ⅴ生生不息的愛情
想要與另一個人建立親密感的衝動,會讓我們的內心產生畏懼,因為我們被帶到了一處無法控制的地方,那裡看不到 “豐腴困厄、至死不渝”的終點在哪裡。那么,我們該如何充分地敞開心扉,我們該如何戰勝內心的懷疑。
143 愛情的動力
145 生有涯而愛無窮
149 阿里斯托芬VS亞當夏娃
154 伊甸園在美國:《世間所有世間》
Ⅵ愛情涅槃
諸神設宴慶祝阿佛洛狄忒的誕生。一個叫做資源神的男神多飲了幾杯酒,跌跌撞撞地走出去,倒頭昏睡過去。貧乏女神早就等在了晚宴門口,希望從其他神祇那裡行乞。看到資源神睡著了,便跑過去睡在他的旁邊,懷了孕。資源神和貧乏神交融孕育了一個孩子,這就是愛的精靈(厄洛斯)。
163 愛是永不停息的努力
165 愛,不朽吧:涅槃的蘇格拉底
169 愛是光著腳的
172 愛的階梯論
175 狄俄尼索斯的評判
179 酒神的最終篇
183 誰在愛中不負卿
Ⅶ威尼斯的愛與死
愛是一場超凡脫俗的狂歡。而真實情形是,我們的所愛之人讓我們回憶起了天界神祇般的生活。當我們愛上某人時,我們並非認為他是一個神,但我們要感激他,因為正是他,讓我們回憶起神祇的模樣。
191 愛是抵達不朽的階梯
192 靈魂是飛翔的馬車
195 美是自戀者的特權
199 狄俄尼索斯和阿佛洛狄忒在德國
204 在美前轟然倒塌
208 捨棄靈魂,向身體投降
212 柏拉圖式的口是心非
Ⅷ 願景或幻境
兩個年輕的戀人,拉山德和赫米婭,相約逃離城市,奔赴鄉野。這種浪漫的逃離橋段是西方愛情故事的基石。從同時代的故事和電影中,我們隨便就能找到數十上百個相似的例子。有句話說得好,“生活在別處”。
221 樂觀拜訪得太早
222 浪漫總是在彼岸
229 可否合二為一
235 愛的上空總有他鄉烏雲
243 真愛無坦途
249 愛欲皆幻影
253 愛的願景
258 愛的鑰匙千千萬
003 有愛的語言最美麗
005 以神之名談愛
010 在丟失的路上尋找
017 蘇格拉底的兩個冬粉
019 諸神被邀至阿伽松家了嗎
023 狄俄尼索斯和阿佛洛狄忒在美國
027 溜走的神袛總會自己回來
Ⅱ躲避愛情
斐德羅提出了愛情和死亡之間積極的聯繫: “誰願意為你而死? ” —— 提供了明確的答案:“那個愛著你的人”。然而,莎士比亞卻探索了一種陰暗的可能性,一個用相同的答案也可以回答的問題——“誰願意殺了你?”
035 年輕美男們的抱怨與幻想
036 愛吧,管他男女長幼
040 不聽話的神話故事
046 天上的愛與地下的欲
050 愛情如歌亦如藥
057 哪怕雨也沒有如此小巧的手
061 愛上一顆走鋼絲的心
Ⅲ毀滅愛情
馬丁的母親,肯定每天都要忍受這個男孩的不信任以及他憤怒地想要獨立的嘗試,她不無疲憊地回答道,“我為什麼要騙你呢?但是,年幼的馬丁,帶著野蠻和不公平,對她疲憊的母親說:“因為你能。”
069 浪漫的不安
071 奧賽羅,你的名字是地獄
079 路過愛情,視而不見
083 性,謊言和照相機
088 你的欺騙,足以毀滅世界
093 憐憫與殺戮
100 大師是怎樣調情的
106 愛情比真相更好嗎
Ⅳ愛讓我們免於分裂
原初的人類,是依照諸神的形象創造出來的。他們圓形的形狀以及他們運動的方式,都和那些神聖天體的意象一樣。他們直立行走,就像我們現在一樣,但是,如果他們想要快跑的時候,就會伸出所有的手腳,繞成圈,像風滾草一樣向前翻滾。
117 最初的我們是圓的
120 神的孩子曾完美如初
122 人類被神劈成兩半
126 愛讓我們免於分裂
130 愛我所愛,至死不渝
134 生活終有盡頭
Ⅴ生生不息的愛情
想要與另一個人建立親密感的衝動,會讓我們的內心產生畏懼,因為我們被帶到了一處無法控制的地方,那裡看不到 “豐腴困厄、至死不渝”的終點在哪裡。那么,我們該如何充分地敞開心扉,我們該如何戰勝內心的懷疑。
143 愛情的動力
145 生有涯而愛無窮
149 阿里斯托芬VS亞當夏娃
154 伊甸園在美國:《世間所有世間》
Ⅵ愛情涅槃
諸神設宴慶祝阿佛洛狄忒的誕生。一個叫做資源神的男神多飲了幾杯酒,跌跌撞撞地走出去,倒頭昏睡過去。貧乏女神早就等在了晚宴門口,希望從其他神祇那裡行乞。看到資源神睡著了,便跑過去睡在他的旁邊,懷了孕。資源神和貧乏神交融孕育了一個孩子,這就是愛的精靈(厄洛斯)。
163 愛是永不停息的努力
165 愛,不朽吧:涅槃的蘇格拉底
169 愛是光著腳的
172 愛的階梯論
175 狄俄尼索斯的評判
179 酒神的最終篇
183 誰在愛中不負卿
Ⅶ威尼斯的愛與死
愛是一場超凡脫俗的狂歡。而真實情形是,我們的所愛之人讓我們回憶起了天界神祇般的生活。當我們愛上某人時,我們並非認為他是一個神,但我們要感激他,因為正是他,讓我們回憶起神祇的模樣。
191 愛是抵達不朽的階梯
192 靈魂是飛翔的馬車
195 美是自戀者的特權
199 狄俄尼索斯和阿佛洛狄忒在德國
204 在美前轟然倒塌
208 捨棄靈魂,向身體投降
212 柏拉圖式的口是心非
Ⅷ 願景或幻境
兩個年輕的戀人,拉山德和赫米婭,相約逃離城市,奔赴鄉野。這種浪漫的逃離橋段是西方愛情故事的基石。從同時代的故事和電影中,我們隨便就能找到數十上百個相似的例子。有句話說得好,“生活在別處”。
221 樂觀拜訪得太早
222 浪漫總是在彼岸
229 可否合二為一
235 愛的上空總有他鄉烏雲
243 真愛無坦途
249 愛欲皆幻影
253 愛的願景
258 愛的鑰匙千千萬
目錄
新民說 (共69冊), 這套叢書還有 《尋找法律史上的失蹤者》,《大世界 小小人》,《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卷中)》,《魯迅的最後十年》,《論私力救濟》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