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運動與求學

《愛國運動與求學》是胡適所著作品,出自於《胡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愛國運動與求學
  • 作者:胡適
  • 作品出處:胡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當五月七日北京學生包圍章士釗宅,警察拘捕學生的事件發生以後,北京各學校的學生團體即有罷課的提議。有些學校的學生因為北大學生會不曾參加五七的事,竟在北大第一院前辱罵北大學生不愛國。北大學生也有很憤激的,有些人竟貼出布告攻擊北大代理校長蔣夢麟媚章媚外。然而幾日之內,北大學生會舉行總投票表決罷課問題,共投一千一百多票,反對罷課者八百餘票,這件事真使一班留心教育問題的人心裡歡喜。可喜的不在罷課案的被否決,而在(1)投票之多,(2)手續的有秩序,(3)學生態度的鎮靜。我的朋友高夢旦在上海讀了這段新聞,寫了一封長信給我,討論此事,說,這樣做去,便是在求學的範圍以內做救國的事業,可算是在近年學生運動史上開一個新紀元。——只可惜我還沒有回高先生的信,上海五卅的事件已發生了,前二十天的秩序與鎮靜都無法維持了。於是六月三日以後,全國學校遂都罷課了。
這也是很自然的。在這個時候,國事糟到這步田地,外間的刺激這么強:上海的事件未了,漢口的事件又來了,接著廣州、南京的事件又來了。在這個時候,許多中年以上的人尚且忍耐不住,許多六十老翁尚且要出來慷慨激昂地主張宣戰,何況這無數的少年男女學生呢?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安徽績溪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並很快加入《新青年》編輯群體,在文學革命、思想革命中發揮重大作用,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袖之一。他在哲學、文學、史學等諸多學術領域都有開創性貢獻,曾影響一代青年學子。在思想、教育及文化界是公認的知識領袖。抗戰時期,曾任駐美大使,戰後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後,寓居美國,1958年就任台灣“中研院”院長。在政治上,堅持用和平改革的方式,走民主自由之路,對國民黨當局,既有批評,又有辯護。1962年逝世於台北。編者簡介耿雲志,遼寧海城人,1 9 3 8年生。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中國現代文化學會會長、胡適研究會會長等職。長期從事近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著述二十餘種,發表論文和文章200餘篇,有多篇被譯成英文,其研究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所做胡適研究,受到海內外高度關注;所著《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導論》一書,已在海外出版英文版。目前正在組織編寫多卷本的《中國近代思想通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