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數學

愛+恨數學

《愛+恨數學》是2013年7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美]魯本·赫什 、[美]薇拉·約翰-斯坦納,譯者是楊昔陽 。

基本介紹

  • 書名:《愛+恨數學》
  • 作者:魯本•赫什 、 薇拉•約翰-斯坦納
  • 原版名稱:Loving+Hating Mathematics
  • 譯者:楊昔陽
  • ISBN:9787100098656
  • 類別:科普讀物
  • 頁數:426
  • 定價:35.00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3-7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主要內容,出版背景,書籍目錄,部分書摘,名人推薦,作者簡介,

主要內容

揭示那些隱藏著的、塑造了數學,並影響這數學家及學生成長的人性、情感和各種社會因素。以一種生動活潑、平易近人的風格,講述數學上的大事和趣聞,希望以此讓讀者們領略那些發生在數學生活中的強烈的快樂和痛苦。

出版背景

數學往往被為當作一種冰冷的邏輯表達,然而,很少有其他科學能夠像數學這樣,在從業者中引起如此火熱的愛恨情感。數學往往被想像成一片理想的淨土,遠離世俗與人性的繁雜,然而關於數學的故事,卻總是和人性息息相關,甚至比其他故事更能體現人性。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數學起步
與生俱來的數學熱情
青少年時期的數學興趣
數學家的心理特徵
數學家的性格特點
教師的作用
數學競賽
研究生導師
當個數學家,想好了嗎
第二章 數學文化
數學認知和情感
數學之美
數學家的社交生活
數學家逸事
衝突與解決之道
伯克利分校的職位之爭
第三章 以數學慰藉心靈
專注
監獄裡的故事
數學與政治
我的思想放飛自由
第四章 數學成癮:通向死亡的邏輯
早期生活
格洛騰迪克的理論
新幾何之後的格洛騰迪克
精神錯亂
特德·凱辛斯基
安德魯·布洛赫
庫爾特·哥德爾
第五章 友誼與合作
導師情誼
哈代、李特伍德和拉馬努金
柯爾莫哥洛夫和亞歷山大洛夫
朋友與同事
哥德爾和愛因斯坦
數學家的婚姻
朱莉婭·鮑曼和拉斐爾·魯賓遜
女數學家之間的友情
第六章 數學組織
專家與門外漢
布爾巴基
無名團體
哥廷根
科朗研究院
莫斯科大學的黃金年代
猶太人民大學
女性數學家聯合會
第七章 性別問題與年齡問題
女數學家
瑪麗一索菲·熱爾曼
索菲婭·瓦西里耶芙娜·
柯瓦列夫斯卡婭
艾米·阿美來·諾特
現代女性數學家
我們能做什麼?
老年數學家
一份調查報告
赫什的問卷調查結果
調查報告的結論
第八章 數學的教學方式:嚴厲或是友善
羅伯特·李·摩爾和克拉倫斯·
弗朗西斯·史蒂芬斯
摩爾和摩爾教學法
政策的轉變
黑人數學拓荒者
克拉倫斯·史蒂芬斯以及他的
波茨坦教學模式
結論
第九章 又愛又恨的學校數學教育
怨聲載道的學生
課本上的數學與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改革
不同的觀點
大學數學教育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閱讀書目
推薦書目

部分書摘

著名數學教育學家安內莉·拉克斯(AnneliLax,1922~1999)的童年同樣受到二戰的影響。數學成了她“完美的避風港:我不需要任何工具,也不需要去找圖書館或者書本。我只需要找個地方坐著,然後把一個個數學題做出來”。
匈牙利裔的美國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Wigner,1902~1995)在11歲的時候感染了肺結核,於是不得不在奧地利的一家療養院待上幾個星期。研究幾何問題幫他度過了那段痛苦的時期。“坐在摺疊躺椅上,我全神貫注地解決了這么一個幾何問題:構造一個三角形,使得它的三條高線等於給定的長度。這個問題如今對我來說是如此的簡單,以至於我在夢中就能解決。但在當時,我集中精力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解決了它。”L6’維格納和約翰·馮·諾依曼(JohnvonNeumann,1903~1957)都畢業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一所著名的高級中學,他們在那裡一起學習,並結為一生的朋友。“那所中學應該是匈牙利最好的高中,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一門心思撲在數學上,對於語文則不上心。在那所高級中學期間,我發現了數學家稱之為“冪五定律”的規律:任何一個一位數的五次方的個位數仍然等於這個數。比如2的五次方是32,3的五次方是243,等等。一開始我並不知道數學家們把它稱為“冪五定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我發現了這個事實,並且為之欣喜不已。”
史蒂芬‘斯托加茨。(StevenStrogatz)是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和套用數學家,他向我們描述了他對數學的震驚和敬畏之情。那是一次物理實驗後,他驚訝地發現,實驗得到的圖像和代數書本上的函式圖像一模一樣。他那時正在記錄單擺擺線的長度與單擺擺動的時間周期之間的關係。當他把數據描繪在坐標紙上時,他意識到:這些點散落在一條特殊的曲線周圍,這條曲線我一眼就認出了是在代數課上學過的拋物線,噴泉的水滴的運行軌跡也是這樣的形狀。一種發自內心的畏懼油然而生,進而是敬畏之情。就好像……單擺也懂得代數!代數中的拋物線和單擺運動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這種關係切切實實地反映在我的坐標紙上。這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我第一次體會到“自然法則”的威力。突然間我也明白了人們常說的宇宙秩序是什麼意思,沒有學過數學的人不能理解其中的奧秘。那種震撼,我時至今日也無法忘懷。
據我們了解,從小就立志於學數學的人並不多。但無論如何,只要一個人從小喜歡和數字打交道,那么他長大後一定會對數學的某些分支著迷。此外,對於正在經歷苦難的人來說,研究數學可以給他們提供慰藉。青少年時期的數學興趣
大多數著名的數學家在中學階段就顯示出了他們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國際數值分析領域的領導者約翰·托德(JohnTodd,1908~1994)曾經說過,“我是這樣開始我的數學生涯的。在中學,我參加了一個音樂班。但是我的歌唱水平是如此糟糕,以至於老師都害怕我的存在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唱歌,於是我不得不離開!學校里還有其他的班級可以選擇,其中一些就是針對全國統考的學習班。我只好選擇了一個這樣的班級——那是一個二年級的代數班!我就是這樣和數學結下不解之緣的。”
另一個例子來自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教授珍妮。哈里森(JennyHarrison)。年輕時哈里森的主要興趣是自然和音樂,而不是數學,在和本書作者約翰一斯坦納(John—Steiner)的一次訪談中,她談到了她是如何轉行研究數學的。珍妮’哈里森出生於佐治利亞州的亞特蘭大,在課餘時間,她最喜歡去小樹林玩。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影響著哈里森的一生,也影響著她開拓新的數學領域的方法。她談到了在森林裡觀察探索、開拓路徑的快樂,這種特殊的習慣使得她日後對幾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來自哥哥的影響和鼓勵使得她的能力和自信心有所增強,並對一些基礎的物理問題產生了興趣。’
雖然哈里森很早就顯示出了在數學方面的特殊才能(她曾得到全州範圍的數學競賽的第一名),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她年輕時一直在學鋼琴,並相信將來肯定會以音樂為職。但她漸漸發現自己終究是一個害羞的人,始終無法在大庭廣眾下自如地表演。“我知道我不適合從事音樂了,只好合上了鋼琴蓋。後來我被三個有點哲學味道的問題迷住了,它們分別是意識、時間和光的本質。我試圖清楚地解答它們,並選擇數學作為解釋的工具,因為我覺得只有數學才能給我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如今,音樂仍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朱莉婭·魯賓遜。(JuliaRobinson)因為曾在希爾伯特第十問題上做出重要貢獻而聞名於數學界(第十問題指:證明不存在一個公式或者程式,可以判定任意的整係數多項式方程是否具有整數解),她曾寫道:“我最初有關數學的回憶,是在刺眼的太陽下,躲到大仙人掌的陰影中,眯著眼睛排列鵝卵石。我想我對自然數有一種天然的喜愛,對我來說,它們是非常有意義的東西。”

名人推薦

愛數學或者恨數學的人都可以讀一下此書,它為大家還原了最真實的數學。數學是有感情的、充滿想像力的、美麗的、恐怖的、心靈深處的、隱喻性的,甚至是政治的,它可以是任意的一切,但絕對不是枯燥的、純計算的、非錯即對的符號操作,而這些恰恰是數學教育最主要的內容。
——喬治·拉考夫(George Lakoff),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愛+恨數學》是數學家,以及他們的生活、喜好、低潮和瘋狂的諾亞方舟,它展現了我們這個行業的缺點和成就。我特別喜歡那個講述讓人痛恨的學校數學教育的章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學不好數學”。
——大衛·曼福德(David Mumford),前國際數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主席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所著的《混沌》,《愛+恨數學》中的看法和故事是適時的、有趣的,有時甚至是有深度的。為了讓非專業人士看得懂,作者費盡周折,採用非專業術語解釋了很多專業名詞,相信這本書會讓一般讀者和數學愛好者都覺得有趣。
——史蒂芬·克朗茲(Steven G.Krantz),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作者簡介

魯本·赫什,美國的數學家和學者,他的工作是對數學哲學主流的挑戰與補充。他1946年本科畢業於哈佛大學,1962年獲得紐約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1964年後一直執教於新墨西哥大學。他在《科學美國人》上發有四篇文章,在《數學益智》雜誌上發有12篇文章。他的著作《數學實踐》(和他人合作)獲得了1983年的國家圖書獎。其作品有《笛卡兒之夢——從數學看世界》《數學屬於這個世界嗎》等。
薇拉·約翰-斯坦納(Vera John-Steiner) 新墨西哥大學語言學與教育學退休教授。著有《思想的筆記》(Notebooks of the Mind),該書榮獲美國心理學協會頒發的威廉詹姆斯圖書獎(William James Book Awar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