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故事,即《富人之予》,是選自宋代文人蘇軾《艾子雜說》中的文章。
古人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之語,諷刺的是那些不肯親自參加勞動、高高在上的富人。連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這樣的富人又能教育出什麼樣子的孩子呢?讀過下文你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富人之予》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艾子雜說》
- 文學體裁:文章
- 作者:蘇軾
原文,注釋,翻譯,中心思想,啟示,
原文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竭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而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注釋
①克:勝任。
②敏:靈敏,聰明。
③多能:多種本領。
④妄言:亂說,造謠。
⑤愀然改容:神色變得嚴肅。改容,改變面色。
⑥累:積累。
⑦世務:世上的事物。
⑧曷:怎么。
⑨恃:依靠,此指具有。
⑩他:指別的方面的知識。
(11)通:通曉。
(12)但:連詞,只要。
翻譯
齊國有個富人,家裡有很多錢,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很笨,兒子的父親又不教他。一天,艾子對富人說:“您的兒子雖然很好,但(您的兒子)不通事務,他日後怎么能夠持家呢?”富人大怒道:“我的兒子,聰明並且具有各種本領,怎么會不了解世間的各種事務呢?”艾子說:“不需要嘗試別的,只要問你的兒子,米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知道,我承擔造謠的罪名。”父親就叫他的兒子來問他,兒子笑嘻嘻地說:“我怎么會不知道呢?米是從布袋裡取來的。”富人神情變得嚴肅,改變面容說:“你這笨兒子,難道不知道米是從田中來的嗎?”艾子說:“不是他的父親不生他的兒子。”
中心思想
上樑不正下樑歪。
有其父必有其子。
啟示
有子不教,就算家有千金,也難以改變孩子的愚蠢無知。父母應當對下一代的教育負責,使他們成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