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意願調查法
- 外文名: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 別稱:意願調查價值評估法
- 適用範圍:公共品定價
假設前提,問卷組成,理論基礎,類型,適用範圍,
假設前提
意願調查法必須建立在幾個假設前提上:環境要素要具有"可支付性"和"投標競爭"的特徵,被調查者知道自己的個人偏好,有能力對環境物品或服務進行估價,並且願意誠實地說出自己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
因此,意願調查價值評估法的主要缺點是依賴於人們的觀點,而不是以市場行為作為依據,存在許多偏差。
但意願調查法經過不斷地完善,現在在西方國家是進行環境物品價值評估時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
Carson等意願調查法的積極支持者認為意願調查法的研究結果是與經濟理論相一致的.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曾組織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肯尼斯·約瑟夫·阿羅(Kenneth Arrow)和羅伯特·索洛(Robert Solow)領導的專家組,對意願調查法在測試自然資源的非使用價值或存在價值方面的可行性進行了評估,專家組報告認為:意願調查法可以作為存在價值有限認可的參考.
調查問卷是意願調查法使用的評價工具,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設計來減小偏差.Mitchell等總結出一個意願調查
問卷組成
:
(1)詳述被評估物品以及背景資料;
(2)詢問被調查者對所評估物品的支付意願;
(3)對被調查者的社會經濟特徵的調查.
Fischoff等認為,一個完整的調查問卷必須包括三部分的內容:環境物品,支付工具和評價背景。Arrow等建議,在問卷最後請被調查者填寫他們對問卷的理解程度,以此來評價問卷設計的有效性。我國作為開發中國家缺乏對消費者進行市場調查的傳統,公眾可能難於理解這一方式,意願調查法本身的局限性往往表現得更明顯,這就需要研究者藉助調查問卷這個工具,向被調查者進行解釋說明,引導被調查者陳述他們的支付意願或受償意願。
理論基礎
假設在所有商品服務中,消費者有一個偏好集,即消費者對這些商品在邏輯上有一個穩定的偏好序列。如這個消費偏好序列用效用函式U(Qi)表示,最高的效用水平表示最偏好的消費集。如果消費者偏好Q1甚於Q2,那么,U(Q1) > U(Q2),效用水平的變化用消費者剩餘來衡量,消費者剩餘是效用的貨幣度量。在適當的約束條件(貨幣收入M和市場商品價格P以及環境質量Q0)下,環境質量變化時,消費者的支付意願(WTP)和接受補償意願(WTAC)是建立在理性選擇基礎上的,因此是對偏好穩定一致的估計。
類型
意願調查價值評估法所採用的評估方法大致可以分為3類:
①直接詢問調查對象的支付或接受賠償的意願;
③通過對有關專家進行調查的方式來評定環境資產的價值。
主要有投標博奕法、比較博奕法和無費用選擇法。
1.投標博奕法
投標博奕法(bidding game approach)要求調查對象根據假設的情況,說出他對不同水平的環境物品或服務的支付意願或接受賠償意願。投標博奕法被廣泛地套用於對公共物品的價值評估方面。投標博奕方法又可分為單次投標博奕和收斂投標博奕。
單次投標博奕
在單次投標博奕中,調查者首先要向被調查者解釋要估價的環境物品或服務的特徵及其變動的影響(例如,砍伐或保護熱帶森林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或者湖水污染所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保護這些環境物品或服務(或者說解決環境問題)的具體辦法,然後詢問被調查者,為了改善保護該熱帶森林或水體不受污染他最多願意支付多少錢(即最大的支付意願),或者反過來詢問被調查者,他最少需要多少錢才願意接受該森林被砍伐或水體污染的事實(即最小接受賠償意願)。
收斂(重複)投標博奕
在收斂投標中,被調查者不必自行說出一個確定的支付意願或接受賠償意願的數額,而是被問及是否願意對某一物品或服務支付給定的金額,根據被調查者的回答,不斷改變這一數額,直至得到最大支付意願或最小的接受賠償意願。例如,要詢問被調查者,如果森林將被砍伐,他是否願意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用於保護該森林(如,10元),如果被調查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再提高金額(如,11元),直到被調查者作出否定的回答為止(如,20元)。然後調查者再降低金額,以便找出被調查者願意付出的精確數額。同樣,可以詢問被調查者是否願意在接受一定數額的賠償情況下,接受森林砍伐或水體污染的事實,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繼續降低該金額直到被調查者作出否定的回答為止。然後,再提高該金額,找出被調查者願意接受的賠償數額。
2.比較博奕法
比較博奕法(trade-off game)又稱權衡博奕法,它要求被調查者在不同的物品與相應數量的貨幣之間進行選擇。通常給出一定數額的貨幣和一定的環境商品或服務的不同組合。該組合中的貨幣值,實際上代表了一定量的環境物品或服務的價格。給定被調查者一組環境物品或服務以及相應價格的初始值,然後詢問被調查者願意選擇哪一項。被調查者要對二者進行取捨。根據被調查者的反應,不斷提高(或降低)價格水平,直至被調查者認為選擇二者中的任意一個為止。此時,被調查者所選擇的價格就表示他對給定量的環境物品或服務的支付意願。此後,再給出另一組組合經過幾輪詢問,根據被調查者對不同環境質量水平的選擇情況,進行分析,就可以估算出他對邊際環境質量變化的支付意願。
3.無費用選擇法
無費用選擇法(costless choice)通過詢問個人在不同的物品或服務之間的選擇來估算環境物品或服務的價值。該法模擬市場上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選擇方式,給被調查者兩個或多個方案,每一個方案都不用被調查者付錢,從這個意義上說,對被調查者而言,是無費用的。
分析中需要注意的問題[1]
第一,樣本數目。一般要求樣本數要足夠多,以便能反映出被調查區域的人群的情況。
第二,對偏差較大的答案(或答卷)的處理。通常情況下要把那些特別極端的答案從有效問卷中剔除,因為這些出價可能是不真實的或是對問題的錯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