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意義行為論
- 類別:哲學術語
- 倡導:行為主義心理學
意義行為論是語言哲學的意義理論之一。沃森、斯金納等人倡導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皮爾斯、杜威等人將它移植到哲學、羅素、奎因等人又移植到語言哲學。反對用意識中的觀念來說明詞的意義。而力求用公共地可觀察的行為來加以說明、即反對把主...
行為含義 行為概念 行為是個體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種族延續,適應不斷變化的複雜環境所做出的各種反應,包括身體活動和心理活動。無論是人類的行為,還是一般動物的行為,無論是身體活動,還是心理活動,行為都是個體適應環境的活動。達爾文曾經對動物行為做了極為深刻的研究。他在分析動物趨利避害的行為時,把動物行為...
然而,大多心理學家採取了他們稱為方法論的行為主義(methodological behaviorism)的立場,他們承認"行為"是唯一的、或最簡單的用以觀察心理的方法,但認為它可能只是表現了精神狀態運作後的結果。支持這樣立場的知名行為主義者,包括了自稱為新行為主義的克拉克·L·赫爾(Clark L. Hull),以及稍後發展了認知主義的...
人的行為驅動一個博弈棋子,擺放在AB不同的位置,這是一個博弈人心靈、觀察並作用在歷史眾多粒子關係的決定。總之,它是心理的相互作用下的外部的活動,也就是人這個生物體行為外顯活動,並且具有方向性。它由論點、論據、思辨和判斷所引起並闡明的理論。簡介 《博弈聖經》中的粒子行為論段落 生命的本質、運行的...
作者認為,心理學應研究人類的整體性行為。這種行為包含著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緊密的相互作用;它具有生物的適應性;行為的中介變數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應該用操作性的定義加以確定。在方法論上,作者嚴格遵守機械主義的、還原主義的和行為主義的客觀原則,反對給予所觀察的行為以任何主觀的解釋。赫爾在書中還主張嚴格遵守一種...
侵犯行為理論是指尋求動物和人類侵犯行為規律的理論。主要有生態學理論、精神分析理論、控制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和挫折理論。生態學理論認為,動物的行為(包括侵犯行為)是在內在本能控制下發生的。洛倫茨認為侵犯是存在於動物和人類中直接指向同類成員的鬥爭本能,能使個體或種群得以生存。如人口劇增,其結果顯而易見,...
言語行為論是一種語言哲學學說。英國奧斯丁提出,美國塞爾等人加以發展。奧斯丁認為,語言是人的一種特異的行為方式,人們在實際交往過程中離不開說話和寫字這類言語行為。語言分析哲學的中心課題應該是研究這種言語行為的本質和內部邏輯構造。言語行為是意義和人類交流的最小單位,有三種類型: 語意行為,即使用詞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