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的呼喚》是2002年心靈工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維克多.法蘭可。
基本介紹
- 作者:維克多.法蘭可
- 譯者:鄭納無
- ISBN:9789868024809
- 頁數:236
- 定價:NT$ 220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時間:20020415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自傳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一九六○年代在台灣成長的人,很少沒讀過《意義的追尋》這本著作。許多人的深度啟蒙都是從這本書開始的。
《意義的追尋》說的是人在極限環境下的苦難,以及從受苦裡如何藉著意義的尋找,而將自己超拔出來,去重新愛人。這本書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了今天,它在美國已發行了七十三版,逾九百萬冊,至少有二十多種語文的譯本。
而這本書的作者即是維克多.法蘭可醫師,一個二十世紀的奇蹟。一九○五年,他出生於維也納,與佛洛依德的家只有一街之遙,在學術上,他是「精神分析第三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即由佛洛依德、經由阿德勒,而後脫離阿德勒,自創的新學派。他以「意義治療」為其核心,而其分析之法則被認為是「存在分析法」(Existential Analysis)。
但法蘭可醫師對這個世界的真正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學術,而是和他的學術不能區分的「他」這個人。法蘭可醫師乃是猶太人,納粹時期他們全家都陸續地進了惡名昭彰的奧茲維茲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殘存。這是何等的傷害與痛苦,但他不但讓自己超越了這種絕大多數人都熬受不起的苦難,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讓他的「意義治療」有了更大的縱深與生命制高點。納粹集中營的邪惡與殘酷,乃是對人性的最大蹂躪,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豐富的、有關受苦、創傷以及對人性樂觀、虛無、犬儒的見證,而只有法蘭可從這種絕境般的情景里,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因而虛無當道的時代。法蘭可醫師以他的整個生命,化成了對人性與愛的重新呼喚。
也正因此,一九九七年九月二日,當他逝世後,潘美娜.蓉洋(Pamela J. Runyon)對他有如此的頌揚:
「英雄稀有,他們靜靜地出現發光,在世界上留下印記。當他們逝去,做為整體的人性,已變得再也不一樣了。」
法蘭可醫師逝世即將五年,在這個時候,他的自傳得以中譯、出版,讓晚進的我們重新認識這位二十世紀瑰寶級的人物,真是難得的機緣。這本自傳和一般編年體式的自傳或傳記不同,它按照生平和經驗而分類追憶,有的談家世、有的回憶集中營經歷,有的則談他的學術淵源以及其他種種體驗,在他那溫暖、不斷閃爍著智慧與偉大襟懷的吉光片羽里,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有一個足堪為靈魂老師的長者,對著我們的心靈發出呼喚。法蘭可醫師並未死亡,他繼續活在現在與未來中。他並不是當年在集中營里被編號為一一九一○四的待決囚徒,而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聖者。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值得存在的理由。他一生為人的存在尋找意義,也寄望每個人都能找到更好的意義,因此,他也等於是人類靈魂的守夜人。他曾說過如此值得我們不斷默誦的話:
「這個世界正處於一種不好的狀態之中,除非我們每個人做出更大的努力,否則世上每一件事都將變得更壞。因此,讓我們對兩件事長保警戒,其一:由於有了奧茲維茲集中營,我們必須知道人的為惡無所不能。其二:由於有了廣島原爆,我們知道正瀕臨什麼樣的危險。」
由於對法蘭可醫師這個人夙昔的尊敬與嚮往,因而我對他這本自傳也以虔敬的心對待,並對他這個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感動:
原來,他對生命以及去體驗生命,竟然充滿著如此大量的熱情。他從小即喜好攀岩,一直攀到八十歲。他到了六十七歲都還去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飛機駕照。對生命的這種熱情也同樣顯露在他的治學以及為醫上。對生命有著不懈怠的熱情,或許就是他那奇蹟般一生的奧祕。
作者介紹
維克多.法蘭可醫師,一個二十世紀的奇蹟。一九○五年,他出生於維也納,與佛洛依德的家只有一街之遙,在學術上,他是「精神分析第三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即由佛洛依德、經由阿德勒,而後脫離阿德勒,自創的新學派。他以「意義治療」為其核心,而其分析之法則被認為是「存在分析法」(Existential Analysis)。
但法蘭可醫師對這個世界的真正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學術,而是和他的學術不能區分的「他」這個人。法蘭可醫師乃是猶太人,納粹時期他們全家都陸續地進了惡名昭彰的奧茲維茲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殘存。這是何等的傷害與痛苦,但他不但讓自己超越了這種絕大多數人都熬受不起的苦難,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讓他的「意義治療」有了更大的縱深與生命制高點。納粹集中營的邪惡與殘酷,乃是對人性的最大蹂躪,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豐富的、有關受苦、創傷以及對人性樂觀、虛無、犬儒的見證,而只有法蘭可從這種絕境般的情景里,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因而虛無當道的時代。法蘭可醫師以他的整個生命,化成了對人性與愛的重新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