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宗洵

惲宗洵

惲宗洵(?年-?年),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儒學者。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舉人。 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第二甲第三十名進士出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惲宗洵
  • 職位: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
  • 描述:清朝政治人物
  • 時期:康熙五十九年
人物經歷,主要著作,家庭關聯,史料記載,

人物經歷

官安徽安慶府府學教授。
圖片圖片

主要著作

故居 〈毗陵伍氏胥城宗譜序〉
圖片圖片

家庭關聯

父:惲鶴生,康熙四十七年舉人,江蘇金壇縣教諭。
弟:惲宗和,副貢生,江蘇豐縣教諭。
豐縣
豐縣隸屬江蘇省徐州市,古稱鳳城,相傳遠古時期曾經有鳳凰落於此地而名;更因是漢高祖劉邦故鄉,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美譽。豐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處,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全縣總面積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長約59.2公里,東西寬約46.6公里,下轄14個鎮1林場,總人口115萬,主城區常住人口26萬,城區建成面積38平方公里。
郵編:221700 代碼:320321區號:0516
拼音:Fēng Xiàn,Feng Xian
豐縣位於江蘇省西北部。總面積1446平方千米。總人口116.5萬人(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轄14個鎮:王溝鎮、鳳城鎮、首羨鎮、順河鎮、常店鎮、歡口鎮、師寨鎮、華山鎮、梁寨鎮、范樓鎮、孫樓鎮、宋樓鎮、大沙河鎮、趙莊鎮;大沙河林場。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
惲宗洵
地處黃泛沖積平原,地勢平緩。大沙河、復新河縱貫南北,流入微山湖。屬暖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784毫米,年均氣溫13.3℃。有鹽、鉀、長石、煤、天然氣、石油等礦產資源。國家商品糧、優質棉基地和江蘇省最大果品基地,全國青山羊生產基地和江蘇省肉牛出口基地。名勝古蹟主要有漢皇祖陵廟、永寧寺、果都大觀園、文廟、鳳鳴寶塔、古城河等。
古稱秦台、鳳城,秦末置豐縣,漢屬豫州沛國。隋屬彭城郡,唐、宋、元、明、清均為豐縣。1949年屬山東省,1953年劃歸江蘇省。
1997年,面積1444平方千米,人口100萬人。轄10鎮15鄉:城關鎮、王溝鎮、歡口鎮、趙莊鎮、華山鎮、宋樓鎮、大沙河鎮、梁寨鎮、范樓鎮、順河鎮、沙莊鄉、首羨鄉、和集鄉、師寨鄉、常店鄉、史小橋鄉、馬樓鄉、張五樓鄉、單樓鄉、孫樓鄉、劉王樓鄉、套樓鄉、黃樓鄉、金陵鄉、李寨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撤銷李寨鎮,併入大沙河鎮;撤銷金陵鎮,併入范樓鎮;撤銷套樓鎮,併入華山鎮;撤銷和集鄉,併入首羨鎮;銷沙莊鄉,併入歡口鎮;撤銷史小橋鄉,併入師寨鎮;撤銷單樓鄉,併入王溝鎮;撤銷劉王樓鄉,併入宋樓鎮;撤銷黃樓鄉,併入梁寨鎮;撤銷馬樓鄉,併入常店鎮;撤銷張五樓鄉,併入鳳城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全縣轄14個鎮:鳳城鎮、大沙河鎮、范樓鎮、華山鎮、首羨鎮、歡口鎮、師寨鎮、王溝鎮、宋樓鎮、梁寨鎮、常店鎮、趙莊鎮、孫樓鎮、順河鎮。
惲宗洵

史料記載

光緒《武進陽湖縣合志》卷二十六·人物誌五·文學傳·頁三十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