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縣誌

惠陽縣地處粵東南,東江中下游。位於北緯22°27ˊ至23°25ˊ,東經114°7ˊ6″至114°47ˊ。東北接惠東、紫金,西鄰東莞,西南連深圳,北與博羅依江相擁,南臨大亞灣與香港隔海相望。南北最長直線距離107.3公里,東西最寬直線距離67.8公里,全縣總面積2178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淡水鎮,在縣境南部,北抵惠州38公里,南至深圳58公里,從海路通香港47海里,西至廣州190公里。境內陸地海岸線長55.4公里,內海面積488平方公里。內有島嶼礁石200多座。全縣人口503810(1994年),另有華僑港澳台同胞328774人。惠陽歷來有“繁大之邦、要衝之會,群山棋布,雙江合流”之說,素有“粵東咽喉”,“嶺南門戶”之稱。

基本介紹

  • 書名:惠陽縣誌
  • 作者:惠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頁數:1629頁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 - 03
  • 裝幀:硬精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380千字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歷史文化,著名人物,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東晉後主禎明二年(公元588年):屬梁化郡歸樂善縣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屬循州(惠州的古稱)歸善縣
五代南漢置禎州,宋避仁宗諱改惠州。1913年改惠陽縣。因州得名。取恩惠之意。
宋代(1076年) 設淡水鹽場,管理鹽務事宜。場址設在今平海鎮內(一說在今惠陽市淡水,後移於平海)。
建歸善縣初無縣城,移至城東白鶴峰(今惠陽衛生學校處),南漢遷至惠州府城,明朝初由河南岸(今惠城區河南岸鎮)遷回白鶴峰,明永樂年間又遷回府城。明萬曆六年(1578)遷入惠州橋東(稱為縣城)東平,將民城變成縣城。建國初,縣城設在淡水鎮,1950年4月縣城遷回惠州鎮。1990年3月縣城再次遷回淡水鎮。
1994年5月6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4]68號)撤銷惠陽縣,設立惠陽市。
2003年3月6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36號):撤銷縣級惠陽市,設惠州市惠陽區。惠陽區轄原縣級惠陽市的淡水、永湖、良井、平潭、沙田、霞涌、澳頭、秋長、新圩、鎮隆等10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淡水鎮金惠大道。原惠陽市所轄的陳江、潼湖、潼橋、瀝林、水口、馬安、橫瀝、矮陂、蘆洲、大嵐等10個鎮劃歸惠州市惠城區管轄。
2000年,惠陽市轄20個鎮。總人口862822人,各鎮人口: 淡水鎮 187022 沙田鎮 15255 秋長鎮 56311 新圩鎮 78832 鎮隆鎮 47204 陳江鎮 79027 瀝林鎮 40744 潼湖鎮 30180 永湖鎮 25103 良井鎮 27721 平潭鎮 32944 馬安鎮 27496 水口鎮 64536 橫瀝鎮 19469 矮陂鎮 17424 大嵐鎮 5949 蘆洲鎮 9274 蘆嵐鎮 7450 澳頭鎮 36196 霞涌鎮 16290 西區虛擬街道 18390 潼湖華僑農場虛擬鎮 2000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惠陽市轄20個鎮(淡水 馬安 永湖 水口 橫瀝 矮陂 良井 平潭 沙田 霞涌 澳頭 秋長 新圩 鎮隆 瀝林 潼湖 陳江 蘆洲 蘆嵐 大嵐),250個村委會、45個居委會。
2003年,轄10個鎮(淡水、永湖、良井、平潭、沙田、霞涌、澳頭、秋長、新圩、鎮隆)。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轄4個街道(淡水、霞涌、澳頭、秋長)、6個鎮(永湖 良井 平潭 沙田 新圩 鎮隆)。
2006年4月28日,惠陽區淡水鎮、秋長鎮兩鎮舉行撤鎮設街道辦事處掛牌儀式。
惠陽地區
其實惠陽地區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廣東省政府的派出機構,不是一級地方政府。因為其駐地設在當時的惠州府城設惠州橋西,惠陽縣縣城則位於惠州橋東所以稱謂惠陽地區,它的功能是代表省政府行使職權,是省政府派出機構。惠陽地區不稱作政府而是稱作行政公署,其代表省政府管理的各縣市都由省直管,各縣市之間的關係為平行關係。惠州市是原惠陽縣的中心鎮,是原惠陽縣的下級,1958年惠州鎮從升格為縣級惠州市與惠陽縣的關係是平行關係。1989年惠州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與縣級惠陽市的關係是代管關係。
所屬縣市是:惠州市,博羅縣,惠陽縣(今惠州市惠陽區),東莞市,寶安(深圳市),紫金縣,河源縣(今河源市以及東源縣),龍川縣,海陸豐(今為汕尾市),連平州,和平縣。

地理環境

惠陽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旅遊資源,山、水、海、島、泉、寺、文、史、跡等特徵明顯,優質高嶺土、石灰石、石英砂等礦產資源,蘊量尤多。盛產稻穀、花生、甘蔗、大豆、蔬菜、水果、禽畜等農產品,以及海螺、石斑、龍蝦、膏蟹等50餘種海產品,“鎮隆荔枝”。“馬安西瓜”、“矮陂梅菜”等均馳名海內外。

行政區劃

全(縣)區轄4個街道(淡水、霞涌、澳頭、秋長)、6個鎮(永湖 良井 平潭 沙田 新圩 鎮隆)。其中,澳頭街道、霞涌街道,以及大亞灣西區辦事處由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人口民族

現在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惠陽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緊緊抓住各種發展機遇,不斷調整發展思路,最佳化經濟結構,推動了經濟健康快速發展。2003年底,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7.1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財政總收入4.45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68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9%;固定資產投資16.8億元,增長16.1%;外貿出口總額13.07億美元,增長11%;農民人均收入4370元,增長5%。在2003年第三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評價中,惠陽由2001年第二屆的第45位上升為第40位。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堅持實施“外向帶動”戰略,採取“築‘巢’引商、以商引商”、“走出去、請進來”及舉辦各類招商活動等辦法,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推動了外向型工業蓬勃發展,達到了“讓外商發財,促惠陽發展”的目的。2003年8月舉辦了規模空前的惠陽區首屆投資環境推介會,大力宣傳、推介了惠陽優越的投資環境和今後的發展戰略,展現了撤市設區後惠陽的新形象、新風貌。共簽約項目契約或協定55個,總投資9.26億美元,其中外資項目42個,投資金額6.4億美元;內資項目13個,投資金額2.86億美元。2002年,全區契約利用外資2.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使全區現有外資企業達697家,其中“三資”企業205家,“三來一補”492家;工業總產值141.17億元,其中外向型企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園區經濟初具規模,目前已建成工業園區12個,規劃面積23.2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8.8平方公里,落戶企業87家,累計投資2.1億美元,2002年完成工業產值84.8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59%。一批如聯想集團、中建電訊、東亞電子、中獅電子等技術含量高的骨幹企業得到充分的發展,2002年聯想、中建科技園分別實現工業產值42.4億元和10.3億元,比增36.2%和24.7%;新圩東亞集團總投資9000萬美元,占地3萬平方米,主要生產電子音箱,音箱產量占全球的23%,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實現產值工業22億元,發揮了促進惠陽區工業尤其是高新科技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積極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深入開展糧食創高產活動,大力推廣良種良法,確保了糧食穩產、高產;採用股份制、集約化等方式,建辦起優質谷、荔枝、蔬菜、西瓜、速生豐產林等“三高”農業生產基地113個,面積8.1萬畝;組建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55個,其中農業龍頭企業4家,促進了農、林、牧、副、漁各業向產業化的方向發展,農業商品率達75%。2002年農業總產值10.1億元,其中“三高”農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60%以上。
第三產業繁榮活躍。全區有各類市場52個,總面積20.4萬平方米,形成了農村集貿市場、綜合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相結合市場網路。其中投資1.8億元、占地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的中山商貿廣場是目前粵東南商貿設施之最;平潭蔬菜批發市場蔬菜日成交量1.25萬噸。有酒店、賓館45家,其中三星級賓館5家。各種市場要素不斷完善和活躍,尤其是個體私營企業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獲得了迅速發展,全區目前有民營企業1226家,註冊資金14億元,其中註冊資金超千萬元的27家,進入惠州市“私營企業100強”的13家;個體工商戶9168家,註冊資金9102萬元,從業人員2.1萬人,去年上繳稅收8926萬元,占全區稅收的27.1%。2002年,全區消費品零售總額23.1億元,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4元。

社會事業

惠陽位於大亞灣的惠州港為國家一級口岸,對外籍船舶開放;惠澳提路貫穿境內直達惠州港,是京九鐵路南端最便捷的出海口;深汕、惠深、廣惠高速公路穿越境內,惠澳大道、惠淡公路將惠陽區與惠城區連成一片,全區公路通車裡程646.6公里,公路密度為70.6公里/百平方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全區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14.4萬門,已開通程控電話11.6萬門,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電話普及率達28.4%,國際網際網路連線所有城鎮,郵政營業基本實現電子化。全區擁有輸變電站12座,其中500千伏輸變電站1座,110千伏輸變電站9座;有日供水40萬噸供水系統。供電供水充盈,完全能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全區有派出所22個,民警1016人。建立和健全各項防範機制,創建了安全文明小區,全面推進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了社會的穩定。建立了投資服務中心,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供水、供電、通信、稅費、用地等優惠措施,實行了“一個視窗”收費和辦理投資手續“一棟樓、一站式”辦妥制度,不斷提高了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為企業提供優越的發展環境。

歷史文化

惠陽文化底蘊豐厚,融紅色文化、華僑文化和客家文化於一體,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僑鄉,先後湧現出了“鐵筆御史”鄧承修、“北伐名將”葉挺、“吉隆坡王”葉亞來等賢人志士,擁有廣東省第二大的客家圍屋——崇林世居、國家4A級旅遊景區葉挺將軍紀念園等一批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鄧承修(1841~1892)淡水人。官至鴻臚寺正卿等職。1889年寓居故鄉時創崇雅書院(今惠陽崇雅中學前身,書院舊址仍在中學校內。)
廖仲愷(1887~1925)陳江鎮鴨仔步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國民黨左派領袖。1903年結識孫中山。成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積極追隨者,協助孫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
曾生(1910~1995)惠陽(今深圳坪山)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領導人。原中國共產黨香港海員工委組織部部長、書記。
葉挺(1896~1946)秋長鎮周田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中國現代著名的軍事家。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率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為先遣隊討伐軍閥吳佩孚,在湖北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中屢建戰功,被譽為“北伐名將”。
葉亞來(1837~1885)又稱葉德來,秋長鎮周田村人。葉德來是他擔任甲必丹(當地最高掌權人)時用的名字,也有人稱他葉來。在由爭奪錫礦利益引起的雪蘭莪內戰中,葉亞來三次光復吉隆坡。1873年至1880年間,葉亞來任吉隆坡地區行政首長,掌管吉隆坡政令,有“吉隆坡王”之稱。
鄧仲元(1886~1922)原籍嘉應(今梅州),7歲隨父居惠陽淡水。原粵軍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任粵軍參謀長時,多次緝獲鴉片,其中一次緝獲200多擔。孫中山明令追贈陸軍上將。《梅州市梅縣區志》有傳。

風景名勝

一、古井
惠陽有一古井,在淡水鎮西南方的盧屋山腳下,相傳始建於宋代。井平面呈不規則形,沙底,井欄用石構築,長約8米,寬6米,深約1.8米。井水冬暖夏涼,清澈見底,源源不絕,四 季常溢。因水清且淡,故名“淡水古井”。今之淡水鎮亦因此而得名。
相傳某年大旱,一農夫戽水灌田。中午驕陽似火,其妻往田裡送粥。途遇一蓬頭垢面、步履艱難的老翁向她討粥充飢。見他可憐,遂舀粥給他。老翁喝完粥後,遞給婦人一節竹筒,轉 身而去。農夫飢腸轆轆,正等粥喝,不料其妻只送來一節竹筒。聽了妻子的敘述後,農夫大怒,將竹筒擲出數丈遠,罵道:“此廢物耳,何用之有 ”忽然,竹筒落下的地方,水聲嘩 然,泉水自竹筒源源不斷地湧出。農夫這才知道老翁是仙人。人們因此在這裡築成此井。
二、古墓
惠陽現存古墓1座。在馬安鎮新樂村。據考古專家鑑定,此墓建於晉代。墓占地寬廣,構築雄偉。
三、古建築
1、烽火台
在霞涌鎮東南1.5公里的煙墩嶺上,面臨大亞灣。相傳建於明嘉靖年間,台用花崗岩構築,呈圓台形,高2米,底面直徑4米,頂面直徑3米,出煙口直徑1米。
2、清泉寺
霞涌鎮北一山溝間。今貌為磚木構築,平面寬10.8米,深18米。傳說寺後曾有清泉繞寺而流,終年不絕,故名。相傳該寺建於明末。原寺內有尼姑,建國後還俗。“文化大革命” 期間該寺被毀。20世紀80年代,霞涌有善男信女若干,集資重建此寺。
3、上排城堡
在永湖鎮上排村西1里處。平面呈長方形,長61米,寬41米,高4.8米,牆厚1.3米。四角築長方形角樓,均為風化石壘砌。城牆隔3.6米處上下均有一孔,上孔內呈方形,外呈長方 形,下孔圓形,可作監視、射箭之用。東、南面各設一拱頂城門,青石條砌築,高3.8米,寬2米,兩側設有欄桿。城外西、南、北距城30米處有一護城河環繞,河寬20米,深10米,城 南有一吊橋,現已失落。據最早在當地定居的黃姓族人相傳,其祖先於清順治年間來此開基時,已有該堡。
4、文筆塔
在矮陂鎮蔗布村。建於清代。相傳自康熙之後,蔗布人中舉者接二連三,文運大開,鄉人為彰其跡,建塔紀念,故名。塔平面六角形,3層樓閣式青磚構築,高14米。分3層,每層高 4.13。塔基邊長2.3米,牆厚1米。北面開一門,高1.9米,寬1米,門柱用麻石條建造。塔身用磚疊澀出檐,檐角上翹。2、3層每面上部各闢1個小窗。塔頂為六角攢尖,上施覆 缽、琉璃寶珠組成塔剎。現塔腔原構已毀。
5、崇林世居
在鎮隆鎮大山下村。始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屬客家圍堡式建築,平面長方形,通面寬155米,通進深134米。正面分設3個大門,中門石砌,高3米,寬2米,上有“崇林世居” 石匾。左右兩門距中門各47米。門前有一口池塘。圍牆四隅建有角樓,樓平面方形,邊長10米,高13米。中門後面有一牌坊,上刻“為善最樂”四字。堡內主祠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建 築為硬山頂。中門兩邊牆上嵌有兩方石碑,大小一致,高0.78米,寬0.5米,一為惠州知府關於調解爭水事端的宣諭;一為大山下村葉姓族人自訂的鄉規。
6、文昌廟
在淡水鎮豬行街。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平面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築為硬山頂,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琉璃瓦剪邊。前殿面額15米,進深6米。 中有天井,寬6米,深5米,後殿高9米,面闊3間12米,進深3間12米。現存尚好。
7、魁星閣
在新圩鎮約場墟內。平面呈長方形,寬10米,長13米,高11米,共3層。中間層東牆嵌有三方石碑,碑文闡述建閣原由、時間、經過及籌款數額。清嘉慶十八年(1813)興工,光緒十 五年(1889)完工。
8、盤古宮
在新圩鎮約場毗鄰東莞的白雲嶂(海拔1060米,惠陽最高峰)上,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平面呈長方形,寬22米,深13米,高11米。分二進,進間有天井,第 一進為長方形廳堂;第二進橫排3廳,每廳都有神座。右廳神座為盤古王、玉皇、藥王;左廳為盤古姑、馮蓮祖、張新姐;中廳為盤古婆。該宮毀修多次,原貌已失。民國17年(1928 )重修。“文革”期間罹毀。1980~1981年,一些善男信女籌資重建。
9、祖廟
在淡水鎮祖廟街。始建年代不詳,清初重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通面寬13米,通進深15米。主體建築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正殿屋脊裝飾有 雙龍戲珠陶塑。相傳祖廟是詹、李、戴三姓人家的墓地,後為避免糾紛建成此廟,有“祖廟在家第一雄”之稱。
10、碧瀲樓
秋長鎮周田老圍村,三進、三門、四角樓,沿中線展開對稱型構築。通面寬135米,通進深120米,每進相距15米。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匾額為進士江逢辰 題寫。據葉德來族人稱,該樓乃葉德來捐銀所建。
四、遺蹟
1、湛懷德墓遺址
在瀝林鎮瀝林村西面的鵝嶺山上。“文化大革命”期間,村人毀墓取磚用於修水利,今僅留遺址。墓長6米,寬4米,碑高2.8米。湛懷德,明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湛若水之祖。生 平事跡無考。
2、葉夢龍墓遺址
在良井鎮樓閣鄉牛草湖村北面的一座山腰上。墓分左右兩室,各長4米,寬2米,高1.2米。墓前100米處有一石龜,長1.2米。相傳數千年前,從石龜至墓室有兩行石人石馬相對排列 。民國34年(1946),村人盜掘此墓。今僅存遺址。
3、霞涌寶塔遺址
在霞涌西南1000米處的海島上。底平面直徑5.5米,高40米,分5層。相傳該塔可“鎮邪”。塔建於明初,毀於1958年。今只留遺址。
4、潼文塔遺址
在潼湖鎮中心的寶塔山上。建於清初,“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今僅存遺址。塔基直徑5米,原塔高18米。相傳塔附近為多雷區,人畜常遭雷擊。建塔後,因塔可避雷,雷害減少。 今軍墾農場在塔基上建一亭,亭上豎避雷針,雷害甚少。
5、永平村窯址
在潼湖鎮永平村東約2公里的石場路邊,距東江約80米。因挖築路基,暴露出5座圓拱形饅頭窯。各窯相距1~2米,窯室高1.3~1.5米,寬1.1~1.2米。窯壁用黃色粗砂粘土築成, 厚5厘米。在地面和窯穴中殘存不少陶罐殘片。採集的器物只有四耳罐一種,胎呈深灰色,陶質堅硬,卷唇短頸、平肩、鼓腹,整體造型顯得體肥身矮,腹上部貼附四耳,器身有明顯 的輪制凸棱弦紋,施淡褐色釉。從器物的造型及製法來看,該窯屬唐代遺址。
6、蜆口角遺址
在潼湖鎮廣和墟潼湖衛生院前的一衝積台地上。遺址高於東江水面約3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東西長80~100米,南北寬約40米,屬貝丘遺址類型,堆積厚約0.4米。採集的器物有 打制石斧、石錛,磨製石斧、夾砂細繩紋陶片和夾砂陶器座。磨製石器主要在刃部磨光,個別為通體加磨,器身留有較明顯的打琢痕跡。器物的特徵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目前所發現的新石 器時代中期遺址接近,故該遺址年代距今約4000~6000年。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惠陽縣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分布和史前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7、焚船角與殺人崖
民國27年(1938)10月,日寇占領三門島,將過往三門島的船隻截住,拖到媽灣西面燒毀;把船上的人們趕到媽灣一崖上殺死。燒船之處,今名“焚船角”。殺人之處,今名“殺人崖 ”。
五、名人舊居
1、鄧承修故居
隅園:位於淡水鎮豬行街,總面積382平方米,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四周是圍牆。大門上石
刻“隅園”二字。廳房因多次修補,原貌已失。
壺園:位於淡水鎮拔子園。占地420平方米。四周是圍牆,大門上石刻“壺園”二字。建築面積340平方米。
鄧承修生平事跡,見第三十八篇《人物傳·鄧承修》。
2、鄧仲元故居
在淡水鎮豬行街。建於清代。二進四合院式布局。面闊31米,進深21米,高6.5米,主體建築為硬山頂。
鄧仲元生平事跡,見第三十八篇《人物傳·鄧仲元》。
在秋長鎮周田會水樓村。建於清代。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主體建築為硬山頂。通面闊15米,通進深16米,高5米。有4房2廳1廚房1天井。大門向東,門前有一草坪,長36米, 寬20米,現建有1圍牆。居室內按原貌陳列著葉挺及其親人使用過的家具、農具等文物。故居左側約10米處有1涼亭,平面方形,歇山頂,葉挺少年時常在此讀書,今取名為“讀書 亭”。1989年公布該故居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葉挺生平事跡,見第三十八篇《人物傳·葉挺》。
六、革命舊址 烈士紀念碑
1、惠陽縣第二區行政委員會舊址
在淡水鎮祖廟街12號(今為縣衛生學校校舍)。民國27年(1938)12月初,日寇因收縮戰線撤出淡水,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攻入淡水,擊斃偽警長羅賢和漢奸吳帶,隨後在鎮內進行 清匪和維持治安。12月10日在祖廟召開有500餘人參加的民眾大會,成立惠陽縣第二區行政委員會,嚴奎榮(尚民)為主任。民國28年5月,第二區行政委員會撤銷。舊址建 於民國初期,平面布局呈長方形,房3間,磚木構築,面積約150平方米。
2、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部舊址
在秋長鎮周田村育英樓。民國27年(1938)10月,日寇攻入淡水、惠州。11月30日,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在育英樓成立,曾生任總隊長。舊址建於民國初年,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內有兩層樓閣,面闊31米,進深22米,高8米,建築為懸山頂。
3、路東國事座談會舊址
在新圩鎮約場村魁星閣。民國34年(1945)3月29~4月1日,東江解放區路東地區各界人士國事座談會在魁星閣召開。與會者350多人,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主持會議。該會是華南 第一個國事座談會,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舊址魁星閣,始建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光緒十五年(1889)重建,為3層樓閣式硬山頂建築,平面長方形,面寬10米,進深13米,高 11米。閣內有《重建約場魁星閣碑紀》3通。
4、路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在永湖鎮麻溪燕貽國小。民國34年(1945)4月23~29日,路東解放區抗日民主政府在燕貽國小成立。該政府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人民代表會議。代表會議選舉產生參議會和行政委員會 ,參議會設議長(彭東海)1人,副議長(張兆昌、張持平)2人,議員49人;行政委員會設主席(葉鋒)1人,副主席(肖蔭青、李恩)2人,秘書及委員9人。路東行政委員會下轄6個行政區, 1個特別區,33個鄉政府。舊址燕貽國小建於20世紀30年代,面積7畝多。3座瓦房,後1座,前左1座,前右1座,內有2個天井。今原貌已失。
5、路東農民抗敵同志總會舊址
在秋長鎮象山中學。民國34年(1945)7月上旬,路東農民抗敵同志總會在象山中學成立。選舉葉特香為總會長。舊址象山中學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面積約400平方米,三進 磚瓦建築,內有2走廊,3個天井。今原貌已失。
6、新橋戰鬥舊址
在澳頭鎮南邊灶村西北新橋。民國27年(1938)10月12日,日軍數千人分3路在大亞灣登入,向惠州推進。其先頭部隊至新橋處,遭到國民黨守軍一個連的阻擊。日軍雖屢次衝擊,仍 不能通過。戰鬥進行至天亮,在日軍飛機、大炮的輪番轟炸下,守軍大部分為國捐軀。遺址新橋,為石築3孔拱橋,今仍存當年戰鬥的彈孔。
7、廖仲愷先生紀念碑
在陳江鎮窯前村。乃廖仲愷夫人何香凝於民國14年(1925)秋回惠陽縣時所立。高3.3米,寬3.39米,厚1.08米,圭形頂。四周有8根各高0.5米的石柱圍護,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 ,碑中鑲嵌著用泥頁岩楷書陰刻的《廖仲愷先生傳略》。碑高1.92米,寬1.56米。
廖仲愷生平事跡,見第三十八篇《人物傳·廖仲愷》。
8、淡水革命烈士紀念碑
在淡水鎮西南曬布嶺。1957年12月惠陽縣人民政府立。碑座正方形,邊長2米,碑頂錐形。碑總高10米。碑文背刻166名烈士名字,其中大多是東江縱隊第七、第八支隊的壯士。
9、大嶺下革命烈士紀念碑
在新圩鎮大嶺下村。1978年新圩公社立。碑座正方形,邊長2.2米。碑頂一五角星。碑總高5.5米。碑文刻13名革命烈士名字。
10、蘆洲革命烈士紀念碑
1979年蘆洲公社為紀念民國36年(1947)1月28日在富美村被敵人殺害的4名革命烈士而立。在蘆洲圩東北面山坡上。碑座正方形,座基邊長2米,碑身邊長1.8米。碑總高5.2米。碑 文刻4名烈士名字。
11、牛郎徑稅務革命烈士紀念碑
20世紀80年代,惠陽縣稅務局立。位於秋長鎮牛郎徑惠淡公路邊。高約5米,碑身寬1米,正方形。碑座圓形。周長28米,碑底1.4米。
12、灘頭村革命烈士紀念碑
1988年9月30日,秋長鎮蓮塘面管理區灘頭村為紀念13位抗日烈士立。位於灘頭村風門坳。碑呈正方體,碑底1.9米,碑頂1.3米。碑身分4節,首節寬1.9米,高1米;次節寬1.7 米,高2米;第三節寬1.5米,高3米;頂節寬1.3米,高2米。共高8米。碑座圓形,周長2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