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8年,惠水縣文旅遊局向貴州省州發改部門爭取到《貴州省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8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畫》項目資金347萬元,用於惠水仙人橋洞葬周邊管理保護基礎設施建設。
遺址特點
惠水仙人橋洞葬,即石頭寨洞棺葬,位於惠水縣擺金鎮長新村石頭寨一溶洞內,溶洞為河谷間喀斯特峰叢穿洞,分別為上洞和下洞。當地老百姓稱上洞為棺材洞,下洞因洞頂山體似天然橋樑,老百姓稱仙人橋。仙人洞為東西向,洞口高約50米,寬約25米,洞頂岩層厚約10米,洞深約100米。緊靠洞口的河谷兩岸石壁陡峭,沫陽河自洞下暗河流出。洞內崖壁如屏,北壁約30米高處,岩層向內凹陷,形成長約80米,寬約8米,高約20米的石台。總的棺材數量約為650餘具。
惠水仙人橋洞葬規模宏大,用井字形棺架固定,直接置於地面,地不平處用石塊稍加壘砌。因場地受限,棺木層層累疊,少則一兩層,多則六七層。根據洞內的自然地形,棺木分四個區域放置。棺木結構均為板式木棺,均未髹漆。且用井字形木架固定,層層累置。棺木大多以整塊木料按“兩牆兩擋一底一蓋”的形制扣合而成,且多使用較厚的板材,少數用弧形的半圓形木材。牆、擋結合部位有使用穿榫和拉槽鑲嵌兩種組合方式,棺蓋則基本是在整塊木料上按棺體的上部形狀開鑿凹槽,然後在遺體裝進去後進行扣合。棺木的形制基本是長方體,兩頭的寬度一致,也有上大下小和頭部寬於腳部呈梯形的。最為醒目的是在棺木前、後各加一塊寬於棺身的厚擋板,以穿榫的形式利用延長出來的兩側牆板做成榫頭,在擋板上穿兩眼扣合上去,形狀有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有說此為表示男女的區別,男性為橢圓形,女性為長方形。
棺內隨葬品多系死者穿戴之物,如衣、巾、鞋、枕等。洞棺葬屬於不加掩埋、不行厚葬的簡略葬式,其俗少有隨葬品。所見者多為簡單的生活用品,如陶罐、木盆、竹簍等。結合棺木形制、現場採集遺物以及後人的追憶,仙人橋洞葬的年代下限約在清末,其上限至明代或更早。系當地趙姓苗族(“打鐵苗”)所遺。
文物遺存
惠水仙人橋洞葬有一些被叫作“棺畫”的神秘圖案。大量馬的抽象圖案被描繪在棺木上,有著特別的含義。這類圖案在頭、腳端擋板和側面牆板上均有分布,以繪於側面者為多。造型較為抽象,僅繪出側面剪影。多用一根彎曲的線條表示馬身,下劃四根短線表示四肢。個別繪出馬耳。繪製技法與貴州多處岩畫中所見的馬相同,據此知其為馬。又有人騎於其上者,其為馬遂可定。個別以雙線繪製馬身。
研究價值
惠水仙人橋洞葬保留了貴州古代苗瑤民族的主要葬俗形式,對於研究苗瑤民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惠水仙人橋洞葬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擺金鎮長新村石頭寨一溶洞內。
交通信息
自駕:自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惠水仙人橋洞葬,路程約48.6千米,用時約1小時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