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亭(攸縣銀坑惜字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銀坑惜字亭,亦稱化字爐,遺址位於銀坑的銀坑村璜鋪組。面朝奔流不息的金水河,背倚莽莽蒼蒼的虎形山。周邊農舍櫛比鱗次,聚居著大姚陳氏族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惜字亭
  • 舊址:湖南株洲市攸縣
簡介,史料,

簡介

左十丈許,立《旌表義士陳兆昺》牌坊。《大姚陳氏族譜》載:陳光昺生於乾隆甲辰(1787)年,卒於道光丁未(1846)年,屢捐銀兩、田租於建橋、修路、賑災等。尤當縣育嬰堂因經濟拮据瀕臨關閉之際,捐田六十畝,銀一千多兩,幾乎傾其所有。時任攸邑知縣孔憲典感於陳氏之功德,具文秉報於上,經層層轉呈,奏於皇上,提請旌表。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聖旨批覆:賞銀三十兩,建好施樂善牌坊,彰其功德。牌坊所建之虎形山,屬璜坑潁川堂陳氏產權,曾引發一場訟案。鑒於《聖旨》之至高無上,璜坑陳氏敗訴。璜坑陳氏素以詩書傳家,在邑內頗具名望,敗訴後族中耆老合議,於牌坊之右建惜字亭,以示與璜鋪陳氏抗衡。

史料

惜字亭建於何年已經失考,據當地多家族譜所記史料推算,大約在清道光甲辰至庚戌年間(1844~1850)。世代居於亭畔的陳雪葵、陳開元、陳三省等老人描述,亭設五層,呈六角形,高六米許。基座花崗岩砌造。基座以上,桐油拌石灰膠合雕有奇禽怪獸的青石板立豎。每層均造有荷花瓣狀亭檐。瓣之尖,突雉尾狀翹角,角上掛銅質風鈴。風雨之中,叮噹作響,似向世人警示。亭頂豎三劍。劍長丈余,直指蒼穹。
惜字亭竣工罷,擬在爐門旁刻聯,於族內徵集聯語。陳氏家族人材濟濟,然巾幗不讓鬚眉。時有一陳氏女子,年僅十五,大家閨秀,撰一聯:“銀鉤鐵畫傳柳體,坑儒焚書嘆秦專。”聯首藏名‘銀坑’,別出心裁,韻味無窮,為眾人折服,即刊於爐門。陳氏女後嫁皇圖嶺鎮上彭家,民國五年(1916)去世。
舊時尊字為神。民諺:“今生不敬字紙,來世即成瞎子。”凡有字之紙片,若剪、撕、丟、扔,或沾污,或寫字殘缺,均視為罪孽。璜坑陳氏公祠,長年僱人走村串戶,收集字紙。亦有行善積德者充當義工,四下撿飄零之字紙,投爐焚化。
惜字亭精美堅固,歷一百多年完好如初,與《旌表義士陳兆昺》牌坊相映成趣,在攸邑傳聞甚廣。1966年秋,一場破“四舊”之風暴席捲全國,造反派勒令璜鋪生產隊立即拆毀惜字亭。“司令”曾某率一群人,攜帶鐵錘、鋼釺、十字鎬,來砸牌坊,受阻未果,便搬來數十桶黑漆,遍澆牌坊,以出其心頭之氣。之後一不做二不休,率眾來到惜字亭,立即將其砸倒。精美之石塊,七零八落,被人先後搬走,或用作架水圳之橋,或用作洗衣、做磚之台板。現已蕩然無存,不知去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