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差異是在不同情境中,即使同一種行為習性也可能表現各異。“歸巢性”或稱“識途性”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一般,動物在受到危險時,會立即折回,具有沿原來出入路線返回的行為習性。El本的環境心理學家認為,人類也具有同樣的習性,並稱這種本能為“歸巢本能”或“識途性”。同時,還把這一習性泛化,認為“當不明確目的地所在地點時,人們一般摸索著到達目的地,而返回時,又追尋來路返回,這是人們的經驗”。但是,這一“以動物受到危險時”的本能為依據的習性,很可能被人的社會化過程和學習行為所修改,並隨不同情境而發生質的變化。
比如,現代人,尤其是年青人,在商業街、商場、博覽會、主題公園、一般公園等情境中,為了尋求更為豐富和複雜的信息,往往更偏愛“不走回頭路”。即使不明確要去的目的地,仍不大可能沿原路返回,因為現代人控制環境的手段更多,能力更強,而現代物質一社會環境又提供了更多的定向和定位的輔助手段。因此,“識途性”這一行為習性更多地表現在災變事件等特殊情境之中。